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最美基层民警”蔡文君:深耕基层 为民解忧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人物 > 正文

“最美基层民警”蔡文君:深耕基层 为民解忧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5-01-17 10:53

  最美基层民警

  “最美基层民警”蔡文君:深耕基层 为民解忧

  蔡文君,现任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中央门派出所教导员,他把3.38平方公里辖区当家,把15.8万辖区居民当亲人。他几乎天天警服在身,24小时“群众热线”不打烊,让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辖区、矛盾就地化解不上交。

  自2003年入警以来,蔡文群深耕基层,为民解忧。他和所长的手机号公布在派出所大厅墙上,24小时开机。他帮辖区群众解决烦心事、揪心事,默默守护着万家灯火。

  “要当和群众靠得最近的警察”

  “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门口一直是条土路,出行很不方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后来,一位社区民警为我们跑前跑后,协调施工队浇上了柏油路,邻居们为表达感激之情凑钱做了一面锦旗送他。”蔡文君自那时就在心里坚定“要当警察,要当和群众靠得最近的警察!”

  正是这份朴素的爱民情怀,让他入警后不仅成了社区警务的“行家里手”,更是辖区居民的“贴心朋友”。

  “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不推不躲、善于为民解忧。”鼓楼分局政委李少勋说。

  过去的南京新模范马路9号是辖区基层治理的“硬骨头”。破旧的大礼堂曾出租给3个二房东,被分割成132间群租房,253人承租。一批外来务工、生活困难的低收入群体在这里居住。

  随着年久失修,大礼堂房龄老化、隔间逼仄、线路错杂、火灾隐患等问题日益凸显。

  “历史遗留问题不能永远遗留!”2018年9月,刚到中央门派出所任副所长的蔡文君便对接消防、城管、安监和社区等部门,光是整治方案他就拟定了20余稿。

  住户们白天大多外出上班,他就利用晚上、周末逐门逐户讲解政策、听取诉求。

  “这里紧邻市中心,租房价格还便宜,我们搬走还能到哪儿落脚?”有住户说。他又积极协调产权单位和街道给予租房补贴,对于少数不配合的租户,反复上门做工作。

  其间,蔡文君出差时腿部骨折,他打着石膏、拄着拐杖为此事在社区奔走。

  整治工作持续近两个月,在最后一户群租房被贴上封条时,上百名小区居民前来见证。他们自发地向站在一旁的“铁拐蔡”报以热烈掌声,“真忘不了您的付出,群众都能看见。”

  经过改造,原本如蜂巢般的大礼堂成了社区养老中心。如今,这里每天人来人往、干净亮堂,来吃饭的大爷大妈还时常会念叨起那位“忙个不停的蔡所长”。

  “解不开他们的心结,我心里难受”

  中央门派出所所长郎奕杰比蔡文君晚几年到所里。来之前,郎奕杰早就听说这个“老蔡”加班厉害,等来上班了才知道真不假。

  一到晚上,蔡文君办公室门口总挤满了人,一群人在里面,还有两三拨人在门口等着。

  “开始我还纳闷,几次碰上才知道,他晚上在这里‘开门诊’呢。”郎奕杰统计过,一年里有340多天蔡文君要忙到晚上11点后才离开。

  蔡文君“诊疗”的都是辖区里的矛盾纠纷。他总结的“蔡氏调解法”:绝不推诿、换位思考、有理有情,让复杂矛盾的化解以柔软的方式走进群众心坎儿里。

  在蔡文君眼里,与群众打交道,是“处”出来的,不是“管”出来的。

  辖区居民李儒才因与原单位纠纷,经常向上“找说法”。蔡文君第一次联系李儒才时,刚报上名字就被挂了电话。

  蔡文君并不气馁。在了解到李儒才家庭困难后,蔡文君主动帮忙解决李儒才临时租房、看病买药等困难。在关系逐渐融洽后,他又多次上门劝解,有时一聊就是四五个小时,慢慢为老人化解“心结”,磨掉了那些为赌气而提出的不合理诉求。

  在蔡文君的奔走下,李儒才还争取到原单位的困难补助金,这让老人彻底放下多年的“执拗”。

  “你们认我,我肯定负责到底!”

  “你们认我,这件事我一定管到底。”中央门派出所中队长陈力常常听到蔡文君和群众这样表态。

  前两年,辖区里一家连锁装修公司突然倒闭,公司负责人跑路那天,装修公司挤了将近300多人。考虑到这起警情极有可能演变为群体纠纷,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的蔡文君当即搬了张桌子、拿着大喇叭站上去,“216023——大家记住这是我的警号,我的手机号也给你们。你们放心,我是人民警察、共产党员,你们认我,我肯定会负责到底!”

  蔡文君当天就赶往位于郑州的装修公司总部。一开始,公司并不想认这笔账。蔡文君说道:“跑路的虽然是加盟商,但影响的却是整个品牌的声誉,你们这次可以不认,试问以后还有客户敢上门吗?”

  除了与公司负责人商谈,蔡文君还积极争取到南京、郑州两地政府支持。不到10天,总公司开始陆续对受损群体进行偿付,总清偿额近500万元。

  蔡文君还把奖金都拿出来,在鼓楼区民政局成立了“蔡警官困难群众基金”,先后为450人次解决燃眉之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理响中国】从一部手机看“世界工厂”创新蝶变

  • 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亮相第七届天津直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报告称,2024年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创下历史最大增幅,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5-10-17 09:51
10月17日,《科学》发表了庾强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5-10-17 09:46
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的消息,今年夏粮旺季收购已于9月底结束,累计收购小麦10795万吨。
2025-10-17 09:42
监测显示,15日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出现7至8级大风,局地阵风10级;新疆、内蒙古中东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最高气温下降6℃至10℃,局地12℃以上。
2025-10-17 09:41
10月14日,随着满深502-H3井钻头穿透8380米地层,这口历经岩层卡阻、垮塌风险与高含硫考验的超深井成功完钻,成为塔里木油田“十四五”期间第223口8000米级超深井。
2025-10-17 09:38
高分辨光谱成像芯片“玉衡”,实现了亚埃米级光谱分辨率、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国产九价HPV疫苗的首针接种,而这背后,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撑。
2025-10-16 10:06
10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绿舟国防园已万事俱备,只待“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2025-10-16 09:48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正式发布,其带宽突破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迎来超高速信号“中国标尺”。
2025-10-16 09:44
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执行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牵引,深化美丽中国建设推进落实机制,分级分类推进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