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低价“囤房”须让消费者与酒店双赢
首页> 法治频道> 法眼观察 > 正文

低价“囤房”须让消费者与酒店双赢

来源:法治日报2025-01-15 10:00

  □ 陈音江

  临近春节,很多人都在为假期出游预订酒店。近期,一种无需立即付款、不占用现金、过期自动取消、核销后产生账单的“先囤后付”酒店预售模式引起了市场关注。消费者通过这种模式,不用付款就可以提前低价“囤”好酒店,即使不使用也没有退订风险。酒店通过这种模式,也可以提前锁定客人,提高房间入住率。不过,这种看似双赢的酒店预售模式,在现实中却遭到不少消费者的质疑。

  原因在于消费者通过这种模式预“囤”酒店之后,原本以为可以随时预约入住,但等到实际预约兑现时,却发现存在各种限制条件。比如,节假日期间根本预约不上,即使能预约也需要加价,而加价之后则跟正常价格相差不大,有的甚至比临时购买的价格还高;还有的预订套餐根本使用不了,需要退订后再重新高价购买。这些问题严重挫伤了消费者对低价“囤”酒店的热情,甚至还产生了上当受骗的感觉。

  实际上,酒店消费本身具有很强的时间价值特征,淡旺季、平常与假日的客流都会存在明显差异,价格也会出现较大波动。酒店推出“先囤后付”预售模式,是为了在淡季或房间销售情况不理想的时候,也能获得一定的订单和基本收入,不至于让房间空着浪费。但像春节假期等旺季,酒店根本不愁房间订不出去,无疑会优先保证高价值的预订,而不会把房间预约给那些低价“囤房”的消费者,这也是消费者在节假日很难预约“囤房”订单或者需要临时加价的原因,客观上也反映了消费者需求与酒店利益之间的矛盾。

  在线旅游平台或酒店开展正常的营销活动原本无可厚非,但前提是不能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不能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具体而言,不是说在线旅游平台或酒店不能推出“先囤后付”模式,也不是酒店在销售旺季必须把房间预约给低价“囤房”的消费者,而是在推出“先囤后付”促销活动时,要把促销规则真实、全面、准确地告知消费者,让消费者在作出购买决策的时候,就清楚知道“囤”酒店主要适合淡季出游或时间比较自由的消费者,不能只突出“0元囤酒店”“超低价格”“过期自动取消”等对消费者有利的信息,而对一些限制使用条件或对消费者不利的信息却故意模糊或弱化处理,导致消费者误以为只要购买了“先囤后付”套餐,就可以随时预约消费,但到真正使用时,却发现不是无法预约,就是临时加价。这样的做法显然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旅游法等法律规定,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因此,要让“先囤后付”模式取得双赢的效果,首先酒店在推出这一模式时,一定要依法制定公平合理的促销规则,并把与消费者有重要利害关系的信息,在显著位置以加大字号、加深颜色等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同时,要畅通售后服务渠道,方便消费者遇到问题时能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在线旅游平台也要对类似促销规则加强审核,如果发现平台内商家存在违法违规或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要及时采取制止措施,避免给更多消费者造成权益损害,否则也要依法承担相应责任。此外,平台也要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协助消费者依法维权。

  其次,消费者在选择类似旅游酒店产品时,要选择正规平台和正规商家,事先了解清楚交易规则,根据自身需求理性消费,不要轻信商家的低价宣传。如果权益受到损害,消费者可以及时收集好相关证据,与经营者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起诉等方式依法维权。

  最后,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也要加强对行业的日常监管,并对消费者投诉和舆情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开展调查核实,一旦查实存在违法违规或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要坚决依法依规查处并公开曝光,引导和督促相关酒店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从而进一步激发旅游消费热情,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作者系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自然博物馆“脊椎动物的崛起”展厅开放

  • 直播: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深空产业论坛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举办,标志着深空探测产业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合肥高新区着力发展未来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01-14 10:03
2025年,人工智能究竟将如何发展?哪些领域会诞生新的消费场景?我们又可以如何拥抱变化?
2025-01-14 09:56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
2025-01-14 09:42
13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开展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成功攻克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吨,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的经济利用。
2025-01-14 09:41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主要是为针对商业航天发射任务而研制,它可以兼顾海上和陆上发射。
2025-01-14 09:39
国产化“中农科·龙腾”饲料配方工业软件近日在北京发布。饲料研究所研发团队利用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研发出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水产饲料营养数据库和反刍动物饲料营养数据库。
2025-01-13 09:40
业内人士提醒,开窗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增加室外的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可以快速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2025-01-13 09: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正朝着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的方向稳步前进,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5-01-13 09:39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将加力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条块结合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13 09:21
不只是青年骨干,学术荣誉体系设计了从讲席教授、杰出讲席教授、资深讲席教授到荣誉讲席教授的荣誉晋升和激励机制,让有所成就的科技人才不甘于躺在“功劳簿”上。
2025-01-13 09:13
发布和定期更新全面、准确、透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是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
2025-01-13 09:12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9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春飞携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斯蒂芬·福利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5-01-10 09: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