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记者 陈畅
在首都国际机场T2航站楼,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身着中国移民管理警察制服,手执验讫章,用微笑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章起章落间,维护着国家的主权与安全,承载着人民的重托与期望,他们就是来自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的移民管理警察。
今年以来,我国已宣布与多国互免或单免签证政策,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随着我国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政策,将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并进一步扩大停留活动区域,北京口岸的入境游持续火热。在这一政策带动下,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执勤四大队执勤三队积极响应,组建“春语”多语种服务小组,选派精通外语的民警靠前服务,为旅客现场答疑,帮助他们快速通关。
来自伊朗、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等中亚、西亚、非洲国家的航班多在首都机场T2航站楼降落。这些国家的旅客大多不会讲英语,这对办理入境旅客的移民管理警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春语”多语种服务组成员编纂了一张集俄语、韩语、法语、德语、英语五种语言在内的多语种入境询问手册,在面对不通英语的入境旅客时难度便小了许多。
哈萨克斯坦老人探亲记
2025年1月6日,冬日的第一缕晨光穿透薄雾,照亮了繁忙的首都国际机场。从阿拉木图飞往北京的KC267航班准时降落,一百多名来自中亚地区的旅客,迈着疲惫而兴奋的步伐,来到T2航站楼入境大厅。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年迈的哈萨克斯坦老人库拉诺夫,手持一本崭新的护照,眼神中满是迷茫。这时,女民警艾喜玲走到老人身旁,面带微笑用流利的俄语轻声询问:“您好,需要帮助吗?”老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是满满的感激。在艾喜玲的帮助下,第一次出国来中国探亲的老人顺利通关,与家人团聚。
祝韩国大妈旅途愉快
2024年12月24日上午9点,入境大厅里,一名年轻的韩国导游满脸通红,把随身背包翻得乱七八糟,始终找不到团体签证,没有签证,她所带领的韩国旅游团将无法入境中国。
这个旅游团的成员大部分是50岁以上的韩国大妈,几十名旅客看见出了状况,也跟着急躁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个不停,本就手忙脚乱的导游更加满头大汗。
"걱정 하지말고 다 기차 잘 생각하세요! 단체 비자를 들고 있는 최근의 그 순간은 언제 이에요? "(“大家先别急,总会有解决办法的,咱们再好好回忆一下。上次见这份团体签证是什么时候?”)
大学主修韩语专业的民警原琳发现状况后,及时用流利的韩语安抚这些大妈,同时舒缓导游的心情,帮助她理清思路。
在原琳的帮助下,导游忽然记起,从韩国仁川机场出境时她手中还拿着团体签证,之后便再也没见到。
"김포공항 어떤 지방에 비자를 빠뜰린거 같아요. 제가 항공사 연락하고 그쪽 공항에서 찾아해 보세요."(“那一定是随手放在机场的什么地方了,这样,我帮你联系航空公司一起找找。”)
经过大韩航空公司地面服务人员的寻找,果然在仁川机场找到了这份团体签证。得知签证找到了,导游和大妈们放松了心情,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将签证带过来?难不成要等导游飞过去再飞回来?
原琳又帮她们想到了办法,她立刻查看航显,找到了最近一班从仁川飞往北京的航班,通过航空公司联系机组人员,让他们帮忙把签证带了过来。
“太专业,太有耐心了!”仅仅用了两个多小时,这件事情便完美解决,韩国导游向原琳竖起了大拇指。
入境时,韩国大妈们喜笑颜开。
一封来自海外华侨的感谢信
2024年11月30日,外国人入境卡片填写台前。
“谁的手机丢了?”民警徐蓓蓓用流利的英语询问,旅客纷纷转头看,却无人回应。
“失主会不会已经离开了”徐蓓蓓心想,于是她赶紧联系机场各个航空公司,幸运的是失主邹先生刚刚在航空公司柜台寻找过丢失的手机。
邹先生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与徐蓓蓓会合,在对信息核对无误后,手机完璧归赵。
“真的是太感谢您了!手机丢了可以再买,但里面有大量的贵重资料,如果不是徐警官帮我找到,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旅客邹先生非常激动,一定要送给徐蓓蓓礼物,被徐蓓蓓坚决谢绝了。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了,没想到三天后。
“旅客给我们写信了!”
“快给大伙儿念念!”
“尊敬的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领导你好,今天我就要离开亲爱的祖国返回美国了,我很高兴又见到贵队的徐蓓蓓女警官。”
原来是邹先生写来的感谢信,他在信中表示,自己经常组织海外华人华侨团体参加各种爱国活动,这次回国的经历让他感觉非常感动和亲切,代表了祖国的精神面貌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他一定会把这种正能量在海外华人华侨社团、海外媒体中大力宣扬,团结海内外华人华侨热爱祖国,维护祖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新时代!
“中国,真棒!”
“这儿有个阿尔及利亚人不会说英语,入境卡也没有填完整,交流不了可怎么办呢?”AH3060航班旅客到达后,刚刚入警不久的李明遇到了困难。
“让我来试试!”法语专业毕业的民警崔竹青自告奋勇,尝试着用法语与这名旅客交流。
“Pourriez-vous parler français ?”(“您会说法语吗?”)
“Oui, oui, bien sûr!”(“是的是的”)
阿尔及利亚旅客艾哈迈德瞪大了眼睛,迫不及待地说起自己的经历。原来,第一次来中国旅游的他,出发前找好了一名翻译人员,但由于手机没有信号,因而暂时联系不上。核实完信息后,艾哈迈德在崔竹青的指导下顺利办理入境手续。接过护照,他笑着说:“中国,真棒!”
“阿尔及利亚人也说法语吗?”李明带着惊讶说出了自己的疑惑,“当然啦,非洲是全球最重要的法语区域。”“原来是这样,又涨知识了。”
话音刚落,从HY505航班走来一位乌兹别克斯坦籍旅客,无论问他什么,他都在用俄语回答。俄语专业出身的艾喜玲一路小跑,匆忙从远处赶来,用流利的俄语帮助旅客解决问题。这样的情形,每个勤务班都是常态。
移民管理警察是国门的守护者,是文化的传播者,更是和平的使者。为了更好地完成勤务工作,原琳自学了法语,崔竹青自学了俄语。“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只有掌握更多的语言,才能更好地为旅客服务。”在多语种服务小组的帮助下,无数旅客顺利通关,带着对中国的美好印象踏上旅途。
北京边检总站执勤四大队执勤三队“春语”多语种服务组,结合多语言优势,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书写新时代的中国名片。在每一次挥手告别中,他们都将祝福与希望传递给远方;在每一次严格检查中,他们都坚守着职责与忠诚,用青春和汗水浇灌这片热土,用智慧和勇气守护万家灯火,“移”路生花,绽放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