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刹住“狂飙”的电动自行车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刹住“狂飙”的电动自行车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5-01-07 09:54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胤衡 记者 陈晓

  如今,在各大城市,电动自行车车流量越来越大、车速越来越快。随之而来,加强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如何刹住“狂飙”的电动自行车,更好地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成为城市治理面临的一道现实考题。

  红灯亮起,几十辆电动自行车拥挤在非机动车道上,交通志愿者不断吹着哨,手里举着小旗,努力维持秩序,但仍拦不住一些心急的骑行人闯过红灯,扬长而去。

  这是1月5日傍晚,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和农展馆南路交汇口看到的一幕。有的电动自行车车速极快,从等红灯的行人旁贴身疾驰而过。50多岁的韩女士抱怨道,现在不少外卖电动车冲上了人行道,几次从她身边快速驶过,吓得她现在在人行道上要贴边走。

  如今,每到上下班时间,电动自行车风驰电掣,如潮水一般汇聚成车流,成为各大城市的一景。

  电动自行车车流量越来越大、车速越来越快,一些电动自行车通过改装提高速度,甚至高达70-80公里/时。如何刹住“狂飙”的电动自行车?如何更好地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对此展开采访。

  “先上牌,后解速”打开限速闸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电动自行车维修行业中存在的“先上牌,后解速”现象,某种程度上打开了电动车限速闸门,致使一些电动自行车在上牌后通过改装提高速度,甚至高达70-80公里/时。

  2024年12月底,记者在北京市朝阳区走访时看到,多家电动自行车店铺门口或柜台前贴出告示:为了您的安全,电动自行车不能解限速、不能改装。

  但当有顾客进店询问时,有店家却给出不一样的答案。一家店铺的员工告诉记者,现在店内售卖的都是限速25公里/时的电动车,与此前售卖的旧款车型最大不同在于“锂电池多了编码”。

  电动自行车的车速曾有新旧不同国家标准。

  1999年出台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中规定,符合电动自行车标准的最高车速应不超过20公里/时;电动自行车的车身重量应不大于40千克;电动自行车的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应不大于240瓦。

  2019年4月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被称为“新国标”,对最高车速、整车质量、电机功率等指标进行适当放宽,其中,最高车速由20公里/时调整为25公里/时,含电池在内的整车质量由40千克调整为55千克,电机功率由240瓦调整为400瓦,提高了出行效率。

  2024年10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发布《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产品准入及行业规范管理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2024年11月1日起,4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及修改单正式实施,作为电动自行车强制性产品认证依据标准。公安交管部门对2024年11月1日后销售的、不具有有效认证证书的电动自行车不予办理登记上牌。

  这名店铺员工声称,“编码没有实际作用”,同时暗示,“虽然店里不能解限速,但去外面修车摊通过简单的改装,就能让车速达到30公里/时”。

  殊不知,上述说法对不了解情况的车主会起到误导作用。事实上,电池编码提高了非法改装的技术门槛。根据《公告》中提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之一、《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电池组应具有唯一性编码,需要具备互认协同充电功能,以降低充电装置不匹配给电池组充电带来的风险。

  在一家修车摊,记者遇到一名外卖骑手,他的电动自行车能跑到50公里/时。

  他告诉记者,“新国标”之后,现在有的车型即使解限速也只能跑到30-40公里/时,因此,“很多人不买新车,而是买改装之后、不带电池的二手车,有的车最快能跑到70-80公里/时”。为了换电更方便,他选择租用换电柜内的电池,一个月的租金约为300元。

  他认为,尽管一些改装电动自行车的速度“比小汽车还快”,“但买这类车是有风险的,很可能花1000多元买回来的电动车,开两天就坏了”。他来修车摊,是为了解决电动自行车后轮打滑问题,“买到的是辆坏车,只能自认倒霉”。

  改装车潜藏诸多安全隐患

  记者联系上一名专门销售改装车的商家,在电话中,该商家声称自己是“正规公司,电机和控制器能质保一年”。

  记者在朝阳区某地两幢大楼之间的空地上找到售卖电动车的他,这里没有挂牌也没有“店面”。这位商家向记者极力推荐一款售价为1700元、最高时速50公里/时的改装车,该车型不仅能刷手机开锁,还装配上了蓝牙音箱,车后面挂着北京市电动自行车号牌。

  他说:“我们公司已经给这些改装车上了牌,车到手后你去租个电池就能直接开了。”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表示,“新国标”中电机功率上限为400瓦,结合55公斤的车重上限,意味着车辆能够搭载更大容量的电池,实际上为车辆提供了更快速度的硬件条件,这样的配置增加了电动自行车改装的可能性,市民对更快速度的需求催生了电动自行车改装市场。值得警惕的是,改装的电动自行车潜藏着诸多安全隐患。

  电动车超速改装、骑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等违规行为,成为交通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

  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全市非机动车事故中电动自行车的事故比2022年上升12%,超速行驶、醉酒驾驶电动自行车、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占前三位,其中超速的比例最高。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2023年的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上海市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事故中,非机动车承担同等以上(含)责任的占比近60%。

  杨新苗说,电动自行车事故频发为加强电动车监管敲响了警钟。

  “超标车”在事故中或承担更多责任

  “对电动自行车改装行为需要相关部门合力从源头上加以规范和治理。”杨新苗说。

  北京市昌平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国际”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25公里/时,主要是考虑到如果车速过快,会增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骑行人做出相应避险动作的时间较短,刹车距离相应变长,很容易与其他交通工具或行人发生碰撞,导致出现侧滑摔倒等失控现象,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因此,将电动自行车行驶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确保安全的重要前提。

  这位负责人表示,“超标车”一旦造成交通事故,由于其部分关键技术指标超出电动自行车标准的规定,且动力性能明显高于其他非机动车,驾驶人在事故责任认定以及后续赔偿等方面或许会承担更多责任。

  据媒体报道,2022年10月,在江苏省泰兴市,一辆正在充电的电动自行车突然发生爆炸,年仅18岁的车主王某遇难。

  这辆电动车是王某通过某网络平台购买的。2022年10月15日凌晨2时许,这辆电动车爆炸引发火灾,导致王某受伤,后经救治无效死亡。

  事后,王某家人对卖家和维修店店主共7人提起诉讼,要求7名被告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引起广泛关注的是,这辆电动自行车系违法拼装、改装车辆,一开始由被告赖某所购,由被告冯某所拼装,前后经过了6位卖家,最后转卖至王某处。

  泰兴市人民法院审理认为,7名被告应认识到私自改装电动车、买卖改装电动车可能造成严重安全隐患,但仍对电动车进行多处明显改装或买卖,上述被告对造成案涉电动车自燃均存在过错,且无法证明案涉电动车自燃的具体侵权人,则上述被告均应承担连带责任。

  法院认为,该车主明知是拼装车仍购买使用,应对事故的发生及其损害结果承担相应责任。综上,法院判定7名被告承担40%的责任,车主自行承担60%的责任。

  “新国标”面临再次修订。

  2024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公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为防范非法改装行为,明确电动自行车控制器、蓄电池、充电器应具有互认协同功能,从技术上增加篡改难度;优化电动机额定功率和最高转速的测试方法,从技术上确保最高设计车速无法超过25公里/时。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世界机器人大会周末人气旺

  • “动车医生”战高温斗酷暑 为暑运保驾护航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