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国首部古树名木保护专门法规出台 如何守护这些“有生命的文物”?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我国首部古树名木保护专门法规出台 如何守护这些“有生命的文物”?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2025-01-06 10:31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这是我国首部古树名木保护专门法规,将为古树名木保护事业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会议强调,要坚持保护第一,抓紧制定修订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标准、规范等配套制度体系,把分级分类保护、日常养护、采伐移植管理等规定落实落细。要合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有序开展生态旅游、科学研究等活动,做好养护救治科技攻关和科普宣传,严厉打击毒害古树、非法采伐等违法行为,引导全社会增强保护意识、形成保护合力。

  陕西是古树名木大省,现存古树名木72.73万棵,其中散生1.14万棵、古树群271个71.59万棵。全国5棵树龄5000年以上古树名木均在陕西,分别为“黄帝手植柏(轩辕柏)”“保生柏”“老君柏”“仓颉手植柏”“洛南古柏”。近年来,陕西对黄帝手植柏等5棵5000年以上的古树实行“一树一策”保护,科学实施保护措施。通过划定保护范围,改造地面铺装,加强树体支撑,安装摄像头、消防栓等设施设备,全面强化5棵古树防火、防雷、防风、防病虫害和防破坏能力。2024年,陕西省黄陵县被纳入全国首批4个古树名木保护试点县(区)。

  同样纳入试点县(区)的,还有浙江省柯桥区。当地现有百年以上古树2.17万株,拥有古树群226个、2个全国最美“古树群”,2013年,“会稽山古香榧群”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柯桥区先后开展三次普查与一次补充调查,摸清全区的古树名木分布及数量,为2.17万株古树及后备古树配置“身份二维码”,累计复壮古树278株,救治衰弱古树61株。率先建设了多光谱监测站,综合分析古树生长势、生长环境等5类指标,实现了深度“控”、闭环“管”、精细“育”的机制。

  湖南双牌县阳明山下,有一个村,叫桐子坳村,因古银杏群落闻名全国。桐子坳村内有银杏树3000多棵,百年以上树龄的130棵,年龄最古老的有1600多年。曾经,这里是湖南有名的贫困村,2015年以来,当地逐渐认识到古树名木等良好生态资源本身就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坚持古树名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古树名木资源禀赋,挖掘古银杏群历史文化价值,在村里发展旅游业。如今,每逢秋末冬初,全村银杏绿叶转为金黄,慕名而至的游访者多时每天达到数千人,村民卖银杏果、办农家乐,“银杏经济”成为偏僻村寨村民主要收入。2023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4亿元,全面实现了乡村振兴。

  科技创新,正在为古树名木保护事业提供重要支撑。近年来,国家林草局先后成立了古树名木保护与繁育、古树健康与古树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专门研究机构,我国科学家在古树名木资源调查、树龄鉴定、健康评估、抢救复壮、资源扩繁等领域取得突破,成功扦插繁殖了黄帝手植柏、老子手植银杏和汉武帝挂甲柏子代苗,攻克了古树名木内部缺陷应力波无损检测技术,形成了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综合复壮措施,发布了古树普查、鉴定、复壮等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国家林草局表示,将集中攻克古树名木长寿基因与衰退机制、复壮过程中的生理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以及古树名木树龄无损鉴定设备研发、濒危古树抢救复壮、扩繁和遗传改良等关键技术难题,尽快制定古树名木分级保护、日常养护的技术规范,广泛开展衰弱濒危古树名木养护救治,创新形式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关心古树名木、爱护古树名木的良好社会氛围。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草案)》的出台,将从国家制度层面对古树名木的调查与公布、行政管理、日常养护、移植保护等进行规范,是古树名木保护法治化进程取得的重大进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林草局表示,未来,随着保护制度不断完善、科技支撑持续加强、执法监管更加严格,全社会共同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必将日益浓厚,这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活化石”也将永续传承,为建设美丽中国增添更多绿色底蕴。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默茨经两轮投票当选德国总理

  • 加拿大总理访美与特朗普“礼貌交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2025-05-06 09:35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2025-05-06 09:28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2025-05-05 14:11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越来越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2025-05-05 13:59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