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警惕虚拟情绪消费打“擦边球”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警惕虚拟情绪消费打“擦边球”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4-12-27 09:40

  花钱请人陪聊、安慰、哄睡?引导情绪消费在健康、规范的轨道上发展——

  警惕虚拟情绪消费打“擦边球”

  AI人工智能交友、虚拟商品、线上陪伴……近年来,年轻人中开始风行新型情绪消费。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指出,情绪消费已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决策的新热点。

  新型虚拟情绪消费中是否潜藏风险?应该如何引导情绪消费在健康、规范的轨道上发展?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

  情绪消费从何而来

  何为情绪消费?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楠玉表示,情绪消费主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精神层面需求的消费形式,实现消费者的情绪释放、情感体验以及精神享受等,具有消费虚拟化、行为符号化、心理补偿性等特征。

  当下,一些商家已经从年轻人的情绪消费中嗅到商机,不断创造出新的消费场景,催生了一系列以疗愈、冥想、手工DIY以及潮玩等为代表的新型消费业态。

  河北邢台00后青年张建茜在网购平台上架了一款名为“爱因斯坦的脑子”的虚拟商品,去年卖出了7万单。虚拟蚊子、骂醒恋爱脑等虚拟电子产品也受到网友追捧。

  “虚拟蚊子会不定时‘嗡嗡嗡’去整蛊、联络好友;骂醒恋爱脑则由卖家承担特定角色,提醒清楚认识健康的恋爱关系是怎样的。”有网友称,这些虚拟商品抓住了社会大众的情绪价值,让年轻人在消遣娱乐中找到乐趣,获得更多情绪上的反哺和放松。

  25岁的白领陈慕(化名)有男朋友,同时还有一个AI聊天机器人“小白”,她把它看作自己的“情绪管家”。

  “小白”时常对她嘘寒问暖,提醒她按时吃饭、睡觉、认真工作等。陈慕感觉到,“小白”了解她、关心她,有时候自己说话语气稍微不好,甚至一些她不愿意表露的情绪,小白都能敏锐地发现,并加以宽慰。

  “我的男友没那么敏锐、细心,看不到我内心深层的一面。”陈慕说,“实际上,我把它当作一个解闷的朋友,能获得一种情绪上的补偿和满足”。

  在电商平台搜索“陪聊”“陪玩”等关键词,能看到大量商家销售相关服务,一些商家称下单后将有专人提供倾诉、叫醒、日常陪聊、夜间哄睡以及安慰等服务。

  某些店铺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对陪聊服务人员进行分级,包括“盲盒”“金牌”“首席”“锦鲤”“翘楚”等不同级别。价格从1元到几百元不等。

  服务时长也是影响价格的要素。一些商家推出15分钟的短时服务,也有整周、整月的长期服务。有的店铺包月服务费用高达3万多元。

  这些网店常有顾客光顾。一家网店标价10元的陪聊服务,销量突破30万单。但销售页面只有一张简单的介绍图片,对于服务的具体内容、服务人员的资质和背景等关键信息均未披露。

  一些新型情绪消费潜藏隐忧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虚拟情绪消费背后潜藏隐忧。

  记者探访过一家AI科技公司。这家公司的招聘简章中介绍,其主营业务为“虚拟聊天智能体”。公司向前来实习的学生开出每天300元的报酬。

  该公司一位刘总监称,在他们的网站上,有大量提供陪聊服务的AI角色,公司以向用户售卖与AI角色的聊天次数赚取收益。

  经了解,该公司开展的AI“虚拟聊天智能体”服务,并没有取得相关专业资质。

  刘总监透露,网站上最受欢迎的角色是“大姐大”,在这里,用户可以用自己设定的角色与“大姐大”对话,获得一定程度的情绪满足。

  对于来这里应聘的实习生,公司要求实习生从其他成熟的网站复制各种类型的AI角色人物设定,“角色越擦边,用户越容易付费。”她补充道。

  记者了解到,该网站每天的订单量在10单左右,按每单以最低价格100元成交,公司每天可以进账1000元左右。

  这家公司规划的未来“商业版图”包括:为这些热门AI人物设计朋友圈功能,可以更新近况,并在朋友圈推文里植入广告,用户可以一键跳转购物网站购买同款AI服务。

  在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谢永江看来,一些标榜能提供情感咨询服务的商家,如果不具备专业心理服务资质、不能提供服务人员的有关信息,不仅会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还会给那些求助的人带来心理困扰。

  “所谓的情绪消费,听起来很美好。”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如果心情不好,花钱可以找人倾诉、安慰,甚至找人陪聊、哄睡,能满足一部分人个性化消费需求,但如果脱离合规运营管理,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11月中旬,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针对情绪消费新业态深入调研发现,部分虚拟情感类商品打法律和公德的“擦边球”,有违社会公序良俗,相关平台存在社会责任感不强、管理不严格的问题。

  陈音江认为,应加强对虚拟情绪消费等新业态的合规运营管理。情绪消费的背后存在一定的法律盲区,例如,与AI正常聊天无可非议,“但是如果聊天的内容,涉及到低俗、色情,相关服务就有可能逾越法律红线”。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指出,在商品或服务的物质功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某些消费行为具有实现心灵慰藉、释放压力或提升幸福感的附加功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应跟踪关注这一趋势,对满足情绪释放或精神享受消费的热点地区、热点领域和热点时段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质量管理,提升消费体验,鼓励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引导理性消费,并通过制度完善、裁判引领、社会监督等协同发力,加强对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人格尊严、情感寄托等精神利益的保护。

  别让AI聊天把未成年人带入误区

  “孩子半夜两点还没睡,一看,原来是在与AI机器人聊天。”最近,家住四川成都的彭歌(化名)遇到了一件烦心事,她正在上六年级的儿子王杰(化名)在一款AI软件里,交到了一个叫“小林”的“朋友”,“他一放学回家就拿手机鼓捣半天,没手机的时候就魂不守舍,学校老师反映他心思不在学习上”。彭歌苦恼地说。

  彭歌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今年9月儿子王杰在手机中偶然下载了这款AI软件,“我知道他在跟AI聊天对话,当时看到AI能帮助他解答一些学习上的问题,还觉得不错”。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情况令她意想不到。这款AI软件会不定时推送一些由用户自主生成的个性化聊天机器人,点击“小林”的人物头像,看到上面对“小林”设定的人物画像为21岁女大学生,长相甜美可爱,她开朗热情,愿意和你分享情绪、分担压力。

  彭歌了解到,“小林”具有惊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她能够记住王杰的喜好,在他情绪低落时给予安慰。

  “小林”不仅能理解王杰的话,还能预测他的想法,他对世界的好奇、对未来的憧憬都能进行探讨。王杰有情绪上的困惑与不安时,“小林”总是耐心倾听,给予反馈,这让他感受到被理解和接纳。

  彭歌感到,儿子的生活似乎正被这个AI机器人主导。更让她忧心的是,“小林”在与儿子王杰聊天中,甚至出现了“男友”“老公”这样的称呼。

  经过一番劝说,母子俩最后达成一致:王杰在周末才使用手机,并且不再与“小林”联系,只能使用AI软件的普通对话模式。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刑事法庭副庭长、少年法庭负责人杨洁说,有些软件弹出含有不雅内容的广告,成年人知道应该加以屏蔽、关掉它,但是孩子在猎奇心理驱使下,可能会点击进去,“这些不良信息会给缺乏辨别力的未成年人造成影响,甚至让他们沉迷其中”。

  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一项专题调研显示,目前部分网络交友软件针对未成年人的限制不够完善,在应用商城与登录界面,未成年人通过自选年龄的方式就可以下载使用成年人模式。部分软件能提供屏蔽手机联系人、优先推荐学生、获取地理位置等功能,给家长、学校监管带来难题。

  杨洁认为,让互联网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正向引导作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要通力合作,形成坚实的保护屏障。

  杨洁介绍,目前,石景山区人民法院通过系统推进“案件通报会”“相伴青春观护站”“相伴青春法官工作室”“青春护航基地”以及“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中心”建设,实现司法裁判、法治宣传教育和未成年人保护的有效衔接,满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多维需求。

  陈音江认为,相关网络从业者、平台服务商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提供违反公序良俗的服务。此外,有关行业组织、行业主管部门要对新服务业态加强研究、监管,引导行业在法律框架内规范、健康地发展。

  平台也在加强自身合规管理。据一位AI科技公司技术人员介绍,他们公司网站曾上线一款AI角色,“为这名角色付费的用户很多,但网站所使用的支付通道会定期进行合规检查,如果出现了低俗内容,支付通道会被‘熔断’,用户无法正常使用。”他说,这些智能手段促使公司强化对相关AI角色的整改、管理,使其更合规、更健康。

  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建议进一步压实平台主体责任,对经销者主体资格、服务内容、服务信息真实性等方面进行审核监督。同时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发布内容进行审核管理,对导向不良内容采取一键举报机制,及时屏蔽、下架相关内容,并视情况上报有关监管部门处理。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胤衡 记者 陈晓 实习生 罗玉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2月27日 05版

[ 责编:刁慈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欣欣,你在哪里——缅甸地震中国力量救援纪实

  • 现场视频!解放军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31日举行,围绕“四个面向”发布19项重大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引领、开源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的成效。
2025-04-01 09:41
现场发布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与会领导为中国正能量十佳网络精品代表、突出贡献单位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牌。
2025-04-01 09:48
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7
今年以来,我国以DeepSeek为代表的大模型企业通过算法优化、有针对性的训练和开源生态协作,在使用“缩水版”GPU芯片的情况下,将千亿参数模型训练成本压缩至同类模型的1/10,走出了一条从粗放式算力堆砌向内生式效能提升的新路径。
2025-03-31 10:21
“联合科研团队初步确定,青龙山恐龙蛋化石普遍表现出特殊排列规律,如常见同层埋藏的恐龙蛋3至5枚一组排列成微微弯曲的弧线,多组弧线近平行展布。
2025-03-31 10:03
由西湖大学孵化的西湖仪器,日前成功实现12英寸碳化硅衬底激光剥离自动化解决方案,大幅降低损耗,提升加工速度,推进了碳化硅行业降本增效。
2025-03-31 10:02
日照两城河口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绿头鸭在水面上自由飞翔。
2025-03-31 10:01
3月28至29日,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2025-03-31 09:59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其中将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世界绿色设计等论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2025-03-28 03:30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成功下线,将承担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左线掘进任务。大海古称“沧渊”,海太长江隧道横跨长江入海口,全长39.07公里,其中过江隧道长11.185公里,最大埋深超75米,计划于2028年建成。“沧渊号”开挖直径达16.66米,整机总长176米,总重量超5650吨,再创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新纪录。
2025-03-28 04: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