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警惕!“银狐”木马病毒再次出现新变种并更新传播手法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警惕!“银狐”木马病毒再次出现新变种并更新传播手法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12-20 13:30

  中新网12月20日电 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网站消息,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布《关于针对我国用户的“银狐”木马病毒再次出现新变种并更新传播手法的预警报告》。

  一、相关病毒传播案例

  近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依托国家计算机病毒协同分析平台(https://virus.cverc.org.cn)在我国境内再次捕获发现针对我国用户的“银狐”木马病毒的最新变种。在本次传播过程中,攻击者继续通过构造财务、税务违规稽查通知等主题的钓鱼信息和收藏链接,通过微信群直接传播包含该木马病毒的加密压缩包文件,如图1所示。

图1 钓鱼信息及压缩包文件。图源: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网站

  图1中名为“笔记”等字样的收藏链接指向文件名为“违规-记录(1).rar”等压缩包文件,用户按照钓鱼信息给出的解压密码解压压缩包文件后,会看到以“开票-目录.exe”、“违规-告示.exe”等命名的可执行程序文件,这些可执行程序实际为“银狐”远控木马家族于12月更新传播的最新变种程序。如果用户运行相关恶意程序文件,将被攻击者实施远程控制、窃密等恶意操作,并可能被犯罪分子利用充当进一步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跳板”。

  二、病毒感染特征

  1. 钓鱼信息特征

  本次发现攻击者使用的钓鱼信息仍然以伪造官方通知为主。结合年末特点,攻击者刻意强调“12月”、“稽查”、“违规”等关键词,借此使潜在受害者增加紧迫感从而放松警惕。在钓鱼信息之后,攻击者继续发送附带所谓的相关工作文件的钓鱼链接。

  2. 文件特征

  1)文件名

  对于本次发现的新一批变种,犯罪分子继续将木马病毒程序的文件名设置为与财税、金融管理等相关工作具有密切联系的名称,以引诱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点击下载运行,如:“开票-目录”、“违规-记录”、“违规-告示”等。此次发现的新变种仍然只针对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的传统PC环境,犯罪分子也会在钓鱼信息中使用“请使用电脑版”等话术进行有针对性的诱导提示。

  2)文件格式

  本次发现的新变种以RAR、ZIP等压缩格式(内含EXE可执行程序)为主,与之前变种不同的是,此次攻击者为压缩包设置了解压密码,并在钓鱼信息中进行提示告知,以逃避社交媒体软件和部分安全软件的检测,使其具有更强的传播能力。

  3)文件HASH

  34101194d27df8bc823e339d590e18f2

  网络安全管理员可通过国家计算机病毒协同分析平台(https://virus.cverc.org.cn)获得相关病毒样本的详细信息,如下:

  https://virus.cverc.org.cn/#/entirety/file/searchResult?hash=34101194d27df8bc823e339d590e18f2

  3.进程特征

  木马病毒被安装运行后,会在操作系统中创建新进程,进程名与文件名相同,并从回联服务器下载其他恶意代码直接在内存中加载执行。

  4.网络通信特征

  回联地址为:156.***.***.90,端口号为:1217

  命令控制服务器(C2)域名为:mm7ja.*****. cn,端口号为:6666

  网络安全管理员可根据上述特征配置防火墙策略,对异常通信行为进行拦截。其中与C2地址的通信过程中,攻击者会收集受害主机的操作系统信息、网络配置信息、USB设备信息、屏幕截图、键盘记录、剪切板内容等敏感数据。

  5.其他特征

  本次发现的新变种还具有主动攻击安全软件的功能,试图通过模拟用户鼠标键盘操作关闭防病毒软件。

  三、防范措施

  临近年末,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再次提示广大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网络用户提高针对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不要轻易被犯罪分子的钓鱼话术所诱导。结合本次发现的银狐木马病毒新变种传播活动的相关特点,建议广大用户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不要轻信微信群、QQ群或其他社交媒体软件中传播的所谓政府机关和公共管理机构发布的通知及相关工作文件和官方程序(或相应下载链接),应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

  2.带密码的加密压缩包并不代表内容安全,针对类似此次传播的“银狐”木马病毒加密压缩包文件的新特点,用户可将解压后的可疑文件先行上传至国家计算机病毒协同分析平台(https://virus.cverc.org.cn)进行安全性检测,并保持防病毒软件实时监控功能开启,将电脑操作系统和防病毒软件更新到最新版本。

  3.一旦发现电脑操作系统的安全功能和防病毒软件在非自主操作情况下被异常关闭,应立即主动切断网络连接,对重要数据进行迁移和备份,并对相关设备进行停用直至通过系统重装或还原、完全的安全检测和安全加固后方可继续使用。

  4.一旦发现微信、QQ或其他社交媒体软件发生被盗现象,应向亲友和所在单位同事告知相关情况,并通过相对安全的设备和网络环境修改登录密码,对自己常用的计算机和移动通信设备进行杀毒和安全检查,如反复出现账号被盗情况,应在备份重要数据的前提下,考虑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和防病毒软件并更新到最新版本。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年画里的中国”

  • 欢乐冰雪季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些可降解植入的‘骨头’,都是微细粉末颗粒通过3D打印制造出来的。”熊仕显介绍,该研究院拥有澳大利亚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余艾冰,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以及帅词俊、赵宝军、陈斌等国家级人才。
2024-12-23 10:22
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草案二审稿”)12月21日上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二审稿规定,“科学技术人员和教师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
2024-12-23 10:22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黄万波日前介绍,经过1985年至2024年的五轮系统发掘,研究人员已从巫山龙骨坡遗址采集到118种哺乳动物化石和超过2000件石制品。最近的古地磁测年结果表明,这些化石和石制品形成时间为距今200万至250万年,其中超过一半的哺乳动物化石为上新世至早更新世的属种。
2024-12-23 03:55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4-12-23 03:55
还没到腊月,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吴家店镇包畈村村民陈亚舫已开始忙着订年猪。
2024-12-23 03:55
生命起源及早期演化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大未解之谜。
2024-12-23 03:55
两根“玻璃针”机器手,快速翻转细胞,准确无误地找到细胞切入点,精准提取细胞核后,再注入体细胞核……前后不过86秒,一个完整的细胞胚胎就已“孕育”完成,随后开启“克隆之旅”。
2024-12-20 09:51
当你看到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最重要的事就是确保自己要登上这趟列车。
2024-12-20 16:14
12月18日上午,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带领师生团队倾力打造的“人机共生:未来艺术的共创”画展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开幕。
2024-12-20 15:00
我国科学家获取人类首份月球背面古磁场信息,填补月球磁场中晚期演化的数据空白。
2024-12-20 12:57
近日,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4)》(以下简称《蓝皮书》)在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上正式发布。
2024-12-20 09:11
在位于地下700米的液体灌装间里,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经理、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宣布“启动灌注”。紧接着,工作人员按下按钮,水经过层层过滤变成超纯水,并以每小时100吨的流量注入探测器水池中。
2024-12-19 09:27
由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Engineering)评选的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18日在京发布,CAR-T细胞疗法、嫦娥六号、低轨通信卫星星座、柔性显示、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智能工厂、无人驾驶汽车、手术机器人、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超大型风力发电装备入选。
2024-12-19 09:27
近日,《自然》杂志在线发布了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十八国科学家团队联合署名的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以下简称“π-HuB”计划)白皮书。
2024-12-19 09:26
持续且旺盛的研发创新活动是国际科创中心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动力来源。
2024-12-19 09:26
日前,在天津市蓟州区有人拍摄到天空中一道神秘的绿光,并将其形象地称为“天上一根‘葱’”。一些网友甚至认为发射绿光的设备是“天外来物”。然而,经过核实,这道绿光是由气溶胶激光雷达发出的激光。
2024-12-19 09:22
12月16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核柴一号”正式发布。记者从中国广核集团获悉,“核柴一号”多项核心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首次完全具备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自主设计及制造的能力。
2024-12-18 09:41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的研究称,在宇宙约6亿年时形成的小质量星系“萤火虫闪烁”的详细观测,能为早期星系的形成提供新见解。该研究成果基于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的数据,增进了人们对银河系演化的理解。
2024-12-18 09:31
近日,《自然》杂志在线发布了由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18国科学家团队联合署名的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以下简称“‘π-HuB’计划”)白皮书。这是《自然》杂志首次发布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的全球性大科学计划白皮书。
2024-12-18 09:2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课题组在研究雾霾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上取得重要进展,发现燃煤排放产生的颗粒物是华北雾霾的主要物源之一。
2024-12-18 09: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