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从日出桌子山到月落都思图河,“平安、法治鄂托克”建设在千里草原上绽放异彩。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拘留所牢固树立以教育促转变、以教育促管理、以教育促安全的工作理念,主动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拘学同步、拘教一体、拘调融合”工作模式,推动拘留所从“看守拘押型”向“教育化解型”转变,“法治文明拘所”建设初具规模、成效显著。
强力推进“设施设备”硬件改造,实现由“森严壁垒”向“智慧开放”转变
旗局党委投入资金完善拘留所硬件条件,实现拘区环境提档升级,配齐了心电图仪、AED急救设备等医疗器材和必备药物,制定完善了一系列医疗卫生工作制度,有效提高了医疗健康服务水平,实现了“小病不出所、大病及时治”的目标,近年来没有出现一起出所就医案例,切实为被拘留人员的生命安全撑起“保护伞”。
同时,改造视频监控点位,更换异常行为预警摄像头,大幅提升排查问题隐患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结合电教系统开设“电教直播间”,精心制作法制讲堂、传统中华文化、心理疏导等教育片,每日通过拘室内交互终端内外屏定时滚动播放,教育成效显著。完善了监管信息平台,规范重点执法工作网上监管,及时维护被拘留人员基础信息。
秉承打造“阳光拘所”的工作理念,结合监管职能优势,鄂托克旗拘留所打造了特色警示教育展厅,主动向社会开放。今年以来,全旗各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到所参观学习30余次,接待640余人;面向社会开放20余次,参观人员达400余人。深入开展执法监督活动,邀请特邀执法监督员到所监督指导3次,收集意见建议7条,并全部整改落实,有效推动法治文明拘所创建更接地气、更符民意。
强力推进“拘学同步、拘教一体”教育机制,实现由“看守拘押”向“教育感化”转变
鄂托克旗拘留所以教育感化被拘留人员为目的,采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模式和内容,充分突出拘留所执法管理工作的社会教育矫治功效。
建立“首课授规+背包入监”的入所教育机制,树牢规矩意识。坚持“将拘留所建成一所特殊‘学校’”的理念,让民警化身为“育人”的老师,组织民警进行业务知识、执法能力、警务实战培训68人次,开展业务考试2次,切实做到“三懂五会”,为全面开展教育转化工作起好步、开好头。制定“三个一”工作法,即“一课、一册、一书包”,以上好入所第一课为抓手,让思想教育、法律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全面提升教育转化工作质效。
构建“法治教育+主题教育”的教育培训机制,筑牢思想防线。坚持“惩教并举、教育为先”的原则,以法制教育为主,亲情感化道德教育为辅,真正把“拘留期”变成“普法期”、“转化期”。以多种主题教育为辅,开展红色教育进拘所,宣讲革命老区先辈的“朴诚勇毅”奉献精神,启发被拘留人思想觉悟;开办“传统文化讲堂、道德讲堂”,普及传统文化,触动被拘留人情感认识;以法治教育为主题,每周开展一次与被拘留人员行为相关法律内容的专题学习和教育,结合突出违法行为以案释法,引导被拘留人知法守法,有效实现从单纯的拘押管理向人文教育矫治转变。此外,邀请检察院、法院、司法、律师协会等部门专业人员对被拘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培训13次,切实帮助被拘留人员增强法律意识观念,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和习惯。
搭建“阵地教育+靶向疏导”的心理教育机制,促进教育感化。在院内建立被拘留人员教育感化长廊,设置“初生、成长、社会、家庭、入监、改变、回归”7大模块,一个模块一幅画面一段直抵心灵的语言,通过组织参观,唤醒被拘留人员内心深处的良知,唤醒他们对家人的责任感,从而树立健康向上的思想意识。在拘区走廊、大厅等处建立了墙面教育阵地,设立名言警句、忏悔录、学习园地等栏目,及时制作更新展板,真正做到了“墙面能育人、角落能感悟”。在拘留所放风场建立悔过教育阵地,将被拘留人员亲自书写的忏悔书、学习心得、感想感悟等分版块张贴上墙,用一个个“身边人”的真情流露、虔诚悔过,从思想深处推动每个被拘留人员改过自新。在出所道路上建立离所教育阵地,建立了道德碑、警示碑、承诺碑,让每名被拘留人员踏出监所大门前再次受到警醒、警示,进一步筑牢他们的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扶正他们今后的人生路。
强力推进“拘调融合”协作机制,实现由“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
把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作为拘留所立足教育矫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效降低被拘留人员再次违法的一项重要工作。
以枫桥经验为引领,建立“一筛二谈三联动”工作法。严格执行被拘留人员谈话制度,切实做到“四必谈”,因势利导做好心里疏导。一筛指通过入所初次谈话对重点人员或者有矛盾纠纷人员初步筛查分类;二谈指对筛查分类出需要矛盾化解人员,进行深入谈话了解,通过走访摸排确定矛盾化解工作思路并建立相应台账;三联动指由拘留所牵头与“普法联盟”协作单位(旗检察院、旗人民法院、旗司法局、旗信访局、律师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对在矛盾化解过程协调联动,共同完成矛盾化解工作,打出调解工作组合拳,推动原有所内化解矛盾“独角戏”模式向社会各职能部门参与的“大合唱”转变,极大地提高了化解工作质效。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设立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室。所内研究制定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方案》,成立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室,搭建调解绿色通道,适时联系矛盾双方、办案单位、涉事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律师、法制监督员等到所,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融合,极大提升了调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考虑到鄂托克旗地广人稀,办案部门、律师、群众、牧民在调解过程中来往不便利的现实情况,在矛盾化解室增设远程调解设备,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今年以来,通过远程视屏系统解答被拘留人员“疑难杂症”17起,有效防止了“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发生,为社会治安稳定注入监管力量。
以“联席会商”为契机,助力矛盾化解显成效。将拘留所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格局,通过“普法联盟”协作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主动与承办单位互通每起案件的详细情况和矛盾纠纷焦点等重要信息,并针对性制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方案,最大限度调解矛盾纠纷、化解矛盾隐患。同时通过讲法、说理相结合,被拘留人员法律意识全面提升,出所后能够主动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双赢”的新局面。
下一步,鄂托克旗拘留所将继续坚持“教育感化挽救”基本方针,以建设“法治文明拘所”为统领,以思想教育为核心、以优化管理为抓手、以社会共治为保障、以绝对安全为底线,充分发挥监管场所的法治宣讲阵地、警示教育阵地、人文关怀阵地作用,推进监管工作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绩!(王浩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