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合肥10月29日电 (记者 孙满桃)作为一名掌握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的公安法医,@法医秦明 加入网络普法大军,利用小众、神秘的法医知识去评论网络热点、辟除网络谣言,在互联网时代既讨了“巧”,也借了力,吸引了更多关注。
2024年全国网络普法行收官站今日在安徽合肥启动。活动现场,@法医秦明 结合自身经历,讲述法治故事,普及法律知识,分享“互联网+普法”的好经验好做法。
同时,@法医秦明 呼吁同行、粉丝们一起携手,为科普+普法、纯净网络、弘扬正能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秦明,是安徽省公安厅的一名法医。目前,“法医秦明”同名微博帐号、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B站号、快手号、小红书号等平台,全网粉丝逾千万。
秦明说,他投身普法工作,是因为安徽本地的一起伤害案件。受害者被伤害后,因为涉及容貌毁损,依法应该在伤后6个月进行法医学伤情鉴定。但是,大多数网民因对法律规定不了解、不理解,以此对鉴定时间问题产生了质疑,并掀起了舆论热潮。一时间,谣言四起,严重影响了政府公信力。
“当时,我利用刚刚开通的微博,普及了有关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标准和方法,取得了一部分网友的理解。这一件事,极大地鼓舞了我在普法之路上走下去的信念。”秦明说。
在长期使用自媒体的过程中,秦明发现,大部分能够引爆网络的,都是有关人身伤、亡的案事件。而在人身伤、亡案事件中,核心问题通常来源于法医工作。很多热点事件因为群众不理解法医学专业知识和工作程序而产生了疑惑和质疑。
他认为,利用一名法医的身份去普及法律、科普知识对于塑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有积极作用。
“虽然在一些舆论热点案事件发生后,针对性地科普普法可以有效解决一部分网民的困惑,但是一旦有别有用心之人‘带节奏’、‘造谣’,部分网民就会先入为主,对警方通报、专家解读都难以接受和相信。”
因此,秦明认为,这就需要把法律精神、办案思维、法医常识事先就深埋在网民心中,为网民们提前打一针“谣言疫苗”,提高其谣言免疫力。
秦明表示,他将继续在各个媒体平台开辟战线,打造标签鲜明的网络帐号,用科普+普法的方式吸引爱科学、懂事理的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