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巩固提升“抓强整树”丨战鹰突击队:“固根基、亮硬招、出新招”铸就硬核战斗力
首页> 法治频道 > 正文

巩固提升“抓强整树”丨战鹰突击队:“固根基、亮硬招、出新招”铸就硬核战斗力

来源:平安青城2024-10-17 17:06

  【档案】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战鹰突击队于2016年由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命名并授旗成立,其前身为防暴支队特勤二大队、特警支队一大队,后更名为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一大队(战鹰突击队)。主要承担呼和浩特市范围内暴力恐怖犯罪和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突发事件处置以及重大活动安保、抢险救灾等任务,是呼和浩特市首支常年处于备战状态的反恐处突特战力量。大队成立以来,先后有8人荣立个人一等功、15人荣立个人二等功、40人荣立个人三等功,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2人分别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公安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2人被评为青城卫士、1人被评为感动北疆最美警察。大队党支部全体党员荣获个人嘉奖及以上荣誉占大队总人数96%。2011年、2021年、2023年分别被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22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党委评为全区公安机关“最强党支部”,2023年被公安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集体,2024年被内蒙古自治区组织部评为“自治区坚强堡垒模范党支部”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9次。

  2023年9月2日,呼和浩特市某工地发生重大刑事案件,战鹰突击队奉命赶赴现场抓捕嫌疑人。在26万平方米的工地上,战鹰突击队民警克服耗材堆叠、沟壑密布的不利因素,经地毯式搜索,于次日凌晨成功抓捕嫌疑人。

  这只是战鹰突击队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的一个缩影。

  为打造一支公安特警铁军,战鹰突击队围绕公安特警业务工作,始终坚持“以实战需求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训练思路,组织优秀教官团队受教,常态化开展体能强化、突击攻坚、危机谈判、水上救援、狙击步枪、应用射击、破拆技战术、最小作战单元等10余类基础科目训练,不断提升公安特警新质战斗力。

  固“根基”党建引领,建强模范堡垒支部

  “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激昂的宣誓声在内蒙古展览馆内回荡,久久不能散去。2024年7月1日,在内蒙古展览馆,战鹰突击队迎着朝阳,面对鲜红的党旗,紧握右拳诵读入党誓词。这入党誓词,是一名共产党员终身的誓词,也是终身的标尺,这一刻庄严而又神圣。

  战鹰突击队始终坚持以党建带队建,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标准,争创公安特色“战鹰突击队”党建品牌。一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做忠诚于党、听党指挥的人民卫士。二是坚持规范组织生活。大队党支部坚持用好党组织会议和集中学习这两件“传家宝”,把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必修课”,确保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严格执行“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认真组织开展主题教育,适时开展主题党日、政治生日等活动,不断推进党组织活动方式创新,切实夯实基层党建基础。三是坚持全面从严治警。始终以严的主基调、实的硬措施把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建立“电话随访”“警属联系”“逐级包联”制度,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向“8 小时”外延伸,把“三个绝对”“四个铁一般”的公安特警队伍建设得更加过硬。四是坚持强化从优待警。大队党支部逢重大节日、重要节点,以慰问品、慰问金等形式将党组织关怀传递给民辅警,激发队伍生机活力,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五是坚持发挥模范作用。与社区、玉泉区南二环路消防救援站等单位党组织共建共育,先后举办红色教育、防电诈宣传教育、反恐怖安全培训、创城宣传等活动。与敬老院、学校、企业等单位开展“警暖老人心,寒冬送温暖”“安全网警企共筑”“实战培训助力安保服务”“萌娃入警营”等特色活动,开辟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新途径,更为亲民。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创新开展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党建活动形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行动紧密结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党员学习渠道,提升学习效果。开展特色主题党日活动,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和责任感。同时,加强与群众的紧密联系,倾听群众声音,以党建引领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党建工作真正成为推动事业发展、凝聚人心力量的强大引擎。”战鹰突击队大队长赵永胜说。

  2024年8月30日上午,按照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党委党建工作部署,以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一大队(战鹰突击队)党支部荣获自治区坚强模范堡垒“模范”支部为契机,为深入推进星级化亮晒比,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分级分类指导,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坚强堡垒“模范”支部暨党建品牌创建分级分类指导示范会在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一大队召开。

  一大队党支部围绕创建“自治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的成功经验发言,参会人员对一大队党支部开展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工作及党建品牌创建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并与一大队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民警进行深入交流。表示下一步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共建共学,不断提升党建工作与公安业务工作融合度,持续以党建带队建、以党务促警务,全面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亮“硬招”危难时刻,惊心动魄解救人质

  2020年1月,犯罪嫌疑人周某因家庭矛盾,持自制手枪劫持2名人质,情绪激动,扬言要引爆爆炸物杀害人质。按指挥员部署,战鹰突击队民警在案发现场对面高楼制高点设两处狙击位,侦查并伺机处置。

  17时左右,周某因妻女未到,挟持人质驾车逃离,扬言杀死其他亲属。战鹰突击队民警驾车追踪,准备择机处置。

  周某与警方对峙许久,饥渴交迫之际向战鹰突击队教导员李山尊索要食物和水。战鹰突击队教导员李山尊接近嫌疑车辆时,发现嫌疑人坐在左后座,右后座车窗已降,周某右手持枪指向一名人质头部,身上与人质串联爆炸装置,左手持起爆装置,爆炸装置一旦引爆后果不堪设想。战机转瞬即逝,李山尊判断周某胸腹前无爆炸物,瞅准时机击毙嫌疑人。

  此时,嫌疑人虽被击毙,但爆炸物仍与人质相连,人质情绪激动欲离开车内。处置队员安抚人质情绪并仔细观察,发现剪开人质衣服不会引爆,李山尊小心分离爆炸装置,成功解救2名人质。

  经现场勘验,人质身上的爆炸物,一旦引爆,对车内人质及民警生命安全威胁极大。

  “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但再来一次,我仍会坚决执行命令。危急时刻,我上!这是我作为人民警察的使命和担当!”战鹰突击队教导员李山尊说。

  这只是战鹰突击队成功处置的一起案例。近年来,战鹰突击队先后成功处置了“2020·1·12”“2023·10·06”“2024·4·28”“2024·6·18”等10余起个人极端案(事)件,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2023·7·02”武川山洪失联群众搜救中,战鹰突击队民警冒着山洪随时再发的危险,历时30小时,搜索近百公里,圆满完成任务。在日常巡逻防控、各类勤务中,战鹰突击队民警接处群众求助类警情300余次,扎实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强首府”工程、保障呼和浩特高质量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出“新招”紧贴实战,创新发展科学实训

  “警察!不许动,把刀放下!否则开枪!无关人员躲避!”靶场上,战鹰突击队队员们正在开展警情处置规范用枪训练。在城市人员密集环境中,为抢占先机、最大限度降低风险,队员们苦练“一击制胜”的本领。手枪、冲锋枪在他们手中熟练切换,为准确命中目标,每一个动作都经过了上万次的练习,快速完成射击指向,出枪即瞄准,出枪可击发!

  近年来,战鹰突击队涌现出了魏东东、周瑞锋、孙婉桐、国鑫、甄浩、王志鹏、谭笑天、张文韬等一批优秀业务骨干。他们与教官相互配合,在实战射击科目训练中,手把手“硬核”提升了队员的临战用枪能力。

  “我们始终按照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为了实战、贴近实战,紧密围绕支队实训练兵要求,全面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专项训练。”战鹰突击队副大队长李东阳说。

  一直以来,战鹰突击队围绕公安特警业务工作,始终坚持“以实战需求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训练思路,组织优秀教官团队受教,常态化开展体能强化、突击攻坚、危机谈判、水上救援、狙击步枪、应用射击、破拆技战术、最小作战单元等10余类基础科目训练。一是注重能力提升。结合社会治安形势,开展各类应急处突演练200余次,全员综合应急处突能力显著提升。二是注重人才培养。培养出警务实战高中初级教官15名,教官团队梯队建设逐步提升,在全国全区全市警务实战比武中斩获诸多荣誉。三是注重厅市共建。与天津特警总队“金鹰突击队”、永康市公安局特警大队、浙江警察学院、武警特警学院等地建立学习交流机制。为内蒙古自治区高院、呼铁集团等 5 家单位开展培训送教120 余次、培训人数2000余人,联警联建打出品牌,施教送教全面维稳形成格局。四是注重创新发展。依托自建“狙击射击工作室”“破拆突入技战术工作室”,培养狙击手9名,4名破拆手对各类办公、居住、娱乐场所的常见及异形锁体、防盗门能够实现快速开锁、破拆,在关键时刻发挥突破作用。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战鹰突击队作为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专业队伍,始终不忘初心、责任在肩,以蓬勃向上、克难求进的精神状态,只争朝夕、全力跨越的豪迈干劲,披荆斩棘、雷厉风行的顽强作风,坚决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为完成好“两件大事”保驾护航,为护航呼和浩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力量。

  文字|王鑫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通辽:两千万亩玉米春耕正当时

  • 河北卢龙:发展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