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起事件尘埃落定,反思还应继续
首页> 法治频道> 法眼观察 > 正文

这起事件尘埃落定,反思还应继续

来源:光明网2024-09-04 19:55

  近日,山东青岛“王某驾车逆行辱骂殴打他人”事件,引发各方关注。

  我们梳理了事件发生和发酵节点:

  2024年8月28日13时许,王某(女,38岁,崂山区人)驾车行至崂山区青山村观景台附近时逆向行驶,因正常行驶的林某某(男,26岁,崂山区人)未对其让行,故下车对林某某进行辱骂及殴打。

  视频在网上传播,很快引起网民关注。

  2024年8月29日晚,青岛市公安局崂山分局发布通报回应此事称,王某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对王某处以行政拘留10日,罚款1000元的处罚。

  8月30日,被打男子林某某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王某及王某家人未向其道歉,也未对其进行赔偿。他已向警方表明不和解态度,要求对王某做出相应处理。

  这一事件舆情持续发酵,大量网民质疑处罚过轻、为被打者鸣不平,认为打人者应被追究“寻衅滋事罪”。

  8月30日,有网友留言称打人女子系崂山区城市管理局城市运行服务中心副主任。随后,中青网、大皖新闻记者从崂山区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员处获悉,该消息为假消息。极目新闻记者则从崂山区公安机关、崂山区城管局证实,该司机并非区城管局副主任。

  8月31日,针对“女司机是青山社区某饭店老板”的传言,极目新闻记者从崂山区公安机关一知情人士处获悉,女司机王某是青山社区村民,而传言中的饭店老板是和女司机王某重名的无辜人士。

  8月31日,针对“处罚结果是否太轻了”“男司机还手是否属于正当防卫”等网友关注的焦点问题,央广网、北京日报通过采访律师,详细解释责任的追究和判定标准。

  9月1日,针对"司机开的是套牌车"的消息,新闻夜航记者从青岛崂山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民警处获得回应:目前还没有证据(证实套牌),逆行已处罚200元记3分。

  9月2日,针对“王某实行‘家中拘留’,可以在警方监视下出行”的传言,红星新闻记者从青岛崂山区返岭派出所处得到证实,网传视频内容并不属实,传谣者王某已被正式拘留。

  在质疑声中,9月3日,青岛公安第二次对相关情况进行通报,这份通报列明“对王某(打人司机)合并执行行政拘留十日,罚款一千元”的法律依据,称该案件系行车纠纷引发,不符合法律关于寻衅滋事行为的构成要件。通报回应网传的“王某肇事逃逸、交通违法未查处”“王某‘居家拘留’”等情况,并描述“王某书写《道歉书》向林某润(被打者)致歉”“林某润在《鉴定意见通知书》上签写‘我对鉴定意见无异议’”等情节。

  通报发布后,微博话题“青岛警方通报王某驾车逆行殴打他人案”快速登上热搜榜首位,阅读量超过2亿。至此,此案尘埃落定,但舆论场的讨论仍在继续。

  本案例给我们几点思考:

  一、打人事件为什么会引发全网围观,乃至于成为一堂法治讨论课?正如北京日报文章指出的,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犹如一面镜子,反射出大家对于公平正义的朴素渴望。

  二、从相关地方和部门来讲,两次通报还原较多事件细节,对网友质疑的焦点问题及时作出回应,并对部分不实信息进行辟谣,这成为有效应对突发热点事件的关键。期待相关地方和部门高度重视社情民意,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及时、有针对性地作出回应。

  三、本次事件中,多家主流媒体及时报道事件进展、采访法律专家科普法律常识、多方核实辟谣不实信息,与官方通报相互补充,进一步回应了公众关切。例如,央视社会与法微博请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解读回应“为何王某逆行打人不构成寻衅滋事”“被打到底能不能还手”。

  今天凌晨,北京日报围绕“面对不法侵害,我们究竟该如何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发表评论,从法律角度剖析案件,指出制止不法侵害,并不鼓励就地等着挨打,可以采用躲避、阻挡、推开等防卫措施,在可以努力避免冲突的情况下,不妨使用手机记录对方施暴过程并及时报警,以避免受到进一步伤害。

  主流媒体在应对突发热点事件中的作用毋庸置疑,而事件发生地媒体更应该在新闻报道、舆论引导中发挥独特作用。但从一些地方的情况看,受制于各种因素,常常难有作为。如何进一步完善突发热点事件应对机制,更好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增强舆情应对的及时性、有效性,值得总结和反思。

  四、主流媒体要在加强正面宣传的基础上,把关注和引导网上热点作为义不容辞的工作责任,作为彰显主导能力、倡导主流价值的工作机遇,对网上热点既不能视而不见、无动于衷,更不能哗众取宠、推波助澜。要发挥权威品牌、专业人才、采编机制等优势,通过及时、客观、权威的报道,澄清事实真相、回应公众关切、疏导社会情绪。

  来源:中国记协

  作者:彭婕妮 任金蕊 林芝瑶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