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死者从不吃苹果,凶案现场却出现苹果核 上海宝山警方数字追凶破获二十三年前命案
首页> 法治频道> 案件快递 > 正文

死者从不吃苹果,凶案现场却出现苹果核 上海宝山警方数字追凶破获二十三年前命案

来源:法治日报2024-08-30 09:26

  本报记者 余东明 张海燕

  23年前,上海市宝山区某小区出租屋内突发命案。警方赶到现场,映入眼帘的是头部被砍伤的死者、沾血的不锈钢菜刀、撕毁的通讯录、泡入脸盆的手机,以及一颗吃剩的苹果核。

  囿于当时的技术手段,案件迟迟未破,但现场遗留的生物信息被永久保存。直至今年2月,案件迎来转机,迷雾被渐渐拨开。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刑侦支队在市局刑侦总队的指导下,持续追踪,于近日破获了这起23年前的命案积案。

  命案发生疑似熟人作案

  2001年12月31日傍晚,宝山警方接群众报警称,其朋友在宝山某小区出租屋内被人杀害。警方勘查现场时发现,死者黄女士殁年32岁,头部被砍伤,推测死亡时间为当天中午,现场有一把沾血的不锈钢菜刀,民警判断该出租屋为第一案发现场。

  现场除了凶手留下的凶器,警方还发现了撕毁的通讯录、泡入脸盆的手机和一颗吃剩的苹果核等。警方从报警人处得知,死者生前人际交友复杂,通讯录上会记录一些经常来往的朋友联系方式。同时,报警人还给警方提供了一条线索,死者平时从不吃苹果,但有削苹果招待客人的习惯。经检测,现场遗留了两种生物痕迹,除死者本人外,另一种生物痕迹很可能属于凶手。根据以上线索,警方把侦查重点放在了熟人作案上。

  一方面,警方通过血型比对和不在场证明排除了报警人作案嫌疑。另一方面,警方从通信公司查询到了死者手机的最后一次呼号记录,并锁定到此拨号来自案发地附近一家烟杂店的公用电话。

  据烟杂店员工回忆,当天中午有一名年近40岁,身材瘦小,着深色夹克衫,且带有江苏南通一带口音的男子来拨打过电话。刑侦专家根据体貌特征绘制了一份模拟画像。民警带着这份画像对案发小区39幢居民楼和周边5公里范围进行了撒网式走访,但毫无收获。

  制服衣领指引破案方向

  由于画像辨认迟迟没有进展,侦查员认为嫌疑人可能不是附近居民,因此把侦查方向转移到了嫌疑人职业上。侦查员从模拟画像上的夹克衫衣领入手,大量收集了当时社会上主流的制服样品,结合宝山地区特点,推测这名嫌疑人的职业可能性:出租车司机、冶金工人或建筑工人。

  侦查员历时3个月,带着嫌疑人画像走访了1400余名出租车司机;对案发地周边冶金企业约1000名南通一带口音的员工进行了全量走访;对毗邻案发地的一处在建工地内的100余名南通一带口音的务工人员进行了逐一摸排。在此基础上,警方在近6个月时间内,梳理了案发地周边的居住登记和旅馆登记信息,但均没有找到侦破线索。

  此后20年间,宝山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每年都要组织侦查员进行复盘研究,并在当年侦查覆盖面的基础上,对相关单位离职、退休员工及家属等进行扩线侦查,多次组织民警在江、浙、沪、皖等地持续调查。随着时间推移,凝聚着一代代刑警们无数个日夜心血的案卷越来越厚,也为有朝一日破获案件积累着一块又一块“拼图”。

  技术攻坚终破尘封旧案

  近年来,宝山警方将科学技术、数据应用与侦查工作融合,对系统中的生物样本不间断、滚动式比对,将纸质化的积案材料建立数字化“一案一档”,创新图像技术侦查破案,对海量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关联、碰撞,持续开展线索核查比对,不断提升信息研判精确制导作用。

  2022年年底,宝山警方运用最新技术对当年案发现场提取的物证进行化验分析后,坚定了系江苏南通地区人员作案的判断。根据这一重要线索,宝山公安分局刑侦支队重案队迅速组建5人侦查组前往江苏南通进行调查,但令人遗憾的是,侦查组在跨度14个月的20余次出差办案中,始终未找到嫌疑人。

  命案不破,侦查不息。今年2月,案件终于迎来了转机。江苏警方在侦查一起盗窃案件时,发现有生物信息与宝山命案的嫌疑人高度相似,宝山警方立即赶赴当地。就在侦查员辗转开展大量走访排查工作时,一名村干部在辨认模拟画像后向警方反映:此人很像已故村民沈某。经比对户籍底档信息,民警发现,沈某照片与画像有极高的相似度,案发时36岁,且身材特征与嫌疑人也十分吻合,但现已死亡。

  为了进一步核实沈某身份,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专家与宝山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刑科所组成技术攻坚小组,确认了沈某的生物信息与当年案发时遗留在现场的生物痕迹完全吻合,且具有排他性。

  在此基础上,民警结合电子案卷底档,继续对当年熟悉沈某情况的亲友、工友进行走访核实和回访。据沈某亲戚和邻里回忆,沈某曾于2000年起到上海务工做装修,几乎从不回老家。2002年年初,沈某突然回村后,变得谨小慎微,再也不出远门,对上海务工的经历更是只字不提,直到2015年因病去世。同时,警方也在当地找到了当年与沈某一同在沪务工的工友,据回忆,沈某当年长期在宝山城区某街心花园招揽零散装修活,与死者平时活动的地点一致。

  经进一步科学比对,犯罪嫌疑人确为已死亡的沈某。至此,尘封23载的命案真相大白,警方也将这一消息告知死者家属和历年经办案件的侦查员们。

  据悉,今年以来,上海警方先后侦破命案积案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其中跨度20年以上命案4起,最长案发时间达33年。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九成

  • 小小快板手 传承老技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中国第一辆蒸汽机车就诞生在我的家乡唐山。我为之骄傲。为此,大学学习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的我,毕业后,就一头扎进轨道交通检测设备研发领域。
2025-11-20 04:25
常有人说,发动机是火箭的“心脏”。而我从事的工作是,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燃烧系统高精密产品的生产加工,所以大家都叫我“火箭心脏钻刻师”。
2025-11-20 04:25
四川全口径外送电量已超1.9万亿千瓦时。这一规模相当于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全年用电量之和,标志着四川落实“西电东送”能源战略取得丰硕成果,
2025-11-20 04:25
大国重器又传好消息!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装置建成运行仅两个月,就取得首个物理成果——测量太阳中微子振荡参数,结果比此前实验的最好精度提升了1.5~1.8倍。
2025-11-20 04:35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