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儿童骑行上路,车比人大隐患重重 “青少年骑行热”乱象调查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儿童骑行上路,车比人大隐患重重 “青少年骑行热”乱象调查

来源:法治日报2024-08-29 10:13

漫画/李晓军

  本报记者 赵 丽

  本报实习生 林铭溱

  有孩子在绿灯亮起那一刻立即加速冲出骑行道,在人流与车流间横冲直撞,把家长甩到了“九霄云外”;也有孩子骑着尺寸比自己小小的身板大出不少的自行车,摇摇晃晃、吃力地蹬着前行;还有孩子和身旁的伙伴玩起了“竞速”……

  这是《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在北京晚高峰时段的十字路口观察到的一幕。

  近年来,骑行运动热度不断攀升,骑行爱好者队伍日渐壮大,其中不乏青少年的身影。然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不允许上路骑行。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实践中,上路骑行的年龄“红线”在一些人和机构眼中形同虚设。不少家长带着不满12周岁的孩子约伴上路骑行甚至跨省长途骑行。此外,一些骑行社团、户外组织等机构专门开设“亲子骑行营”,还有成人骑行营对儿童“来者不拒”。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有低龄儿童参与的骑行活动,并没有配备充分的安全保障装备。

  对此,资深骑行者和业内专家指出,12周岁以下儿童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心智上均不具备上路骑行的能力,监护人或家长不能将他们等同于成年人对待,“会骑车不等于就能骑车上路”。在“青少年骑行热”之下,需要引导青少年养成足够的安全骑行意识,同时应当选购合适的装备、在合适的地点科学安全锻炼。家长和孩子都应当保持理智平和的心态,对规则及骑行运动保有敬畏心。

  低龄儿童骑行上路

  少有佩戴安全装备

  8月中旬,记者在北京市西城区西便门桥至广安门桥区域进行了近一周的观察,时间点主要集中在晚上八点左右和周末的下午时段。

  一个工作日的晚上7时许,仍是下班晚高峰,马路上车流混杂着人流,十字路口被堵得水泄不通。伴随阵阵不耐催促的汽笛声和嘈杂的人声,不时有骑行者从空隙间穿梭而过。在其中,记者看到了一个“小不点儿”——一个小男孩在临近路口的路边停了下来,骑的山地车比他个头还大。因为车座太高,他刹车时向前趔趄了一下,脚勉强够到地撑了一下才稳住身体。男孩父亲骑了一辆普通自行车跟在后面。

  “这么小的孩子,骑山地车上路太危险了吧。”在二人休整间隙,记者上前询问。孩子父亲称,孩子今年10岁,“车是觉得帅闹着要买的。在路上我们家长跟着,别骑太快就行”。

  稍事休息后,这对父子又踏上了骑行之路,孩子骑着明显比自己还大的车,站起来猛蹬了几下,迅速蹿了出去,很快消失在记者视线中。

  在记者观察的几个十字路口,以20分钟为限,有数名低龄儿童在家长的带领下骑着自行车上路。在这些低龄儿童中,没有人穿着骑行服,几天下来记者只看到一名儿童佩戴了头盔。

  记者观察发现,特别是周末,有不少青少年在马路上骑共享单车,或和家长一起或独自骑行。这些孩子普遍看上去较年幼。有的孩子由于身高不够,骑行时还需要站起来蹬几下;有的孩子骑车时脚够不到地面,停车时需要整个人从车上跳下来;有的孩子车技并不熟练,颤颤巍巍地前行,骑几米的距离车把七扭八歪的。跟在一旁的家长,看到孩子没骑稳时,有的会直接骑到共享单车侧后方,扶着车座给孩子助力,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已经挡住了后面的骑行者,甚至已经串行到了机动车道。

  这些骑行儿童中,不少人有在机动车道骑行或闯红灯的交通违法行为。

  观察过程中,记者还看到组团的低龄骑行者,有的是各自家长带领,有的是四五个孩子由一两名成人骑行者带领。

  来自上海的骑行运动博主一瓦告诉记者,随着骑行运动在近年来热度的攀升,在上海部分热门骑行路段有骑行者“低龄化”的趋势。“我了解到有一些自发的骑友群聊,还会相约带着孩子一起骑行。”

  记者检索社交媒体注意到,在全国各个地区,均有这样的“骑行群”存在,群聊里的家长大多是骑行爱好者,在周末、假期时会带着孩子一同组队上路骑行。

  “很多家长出于自己的爱好带着年幼的孩子骑行上路,但实际上,低龄儿童骑行的危险系数是很高的。”定居浙江杭州的24年资深骑行者齐海亮告诉记者,城市路况相对复杂,而骑行运动要求骑行者对于交通规则、路况有较高的把握能力以及快速反应能力,这是低龄儿童难以做到的。

  齐海亮说,他常能看到低龄儿童骑行的危险动作。“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开车,有个妈妈带着小女孩骑车,绿灯亮了之后女孩控制不好车把一直晃悠,一下就拐到我车前了。如果不是我及时刹车,肯定就撞上了。”

  并非所有孩子都能如此幸运“逃过一劫”。一瓦告诉记者,她在上海热门骑行路段苗江路骑行时,就曾经目睹一场意外。“那是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夜骑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年幼的小男孩。因为那段路比较黑,夜骑视线也不好,那个孩子和拉货的三轮车撞上了,车和人都倒在地上。”最后,警方和医护人员到场处理了这起意外。

  骑行团只限制身高

  活动安全保障不足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城市骑行,部分家长会利用暑期带着孩子进行长途骑行甚至公路骑行。有家长带着自己11岁的孩子,驮着行李从上海一路骑行至北京。途中,父子二人骑过不少国道,经历了“雨骑”,也经历了车轮爆胎的意外。

  “在城市里骑车可能容易发生‘小磕小碰’,但如果在国道上,大车多、车速快的情况下,一旦发生意外就是严重事故。”齐海亮曾经带着女儿“六一”进行长达一年的环中国骑行,他坦言,即使在自己有20余年的骑行经验、女儿已满12周岁且有较好的反应能力,同时有安全保障车跟随的情况下,他们还是难免碰上意外情况。“当时我们骑车爬坡,坡上有水,有一辆轿车超车时后轮打滑,把‘六一’撞到了沟里。车摔坏了,人住院一个礼拜。”

  除了家长自发带着孩子骑行,记者还发现,在暑假期间,一些旅行社、骑行俱乐部等开办了“亲子骑行营”。这些“骑行营”招募亲子组合,或由儿童“独立”参与骑游,在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公众号等多个渠道都能看到相关招募信息。

  在招募信息中,记者注意到了一则“儿童骑行营”的宣传——“驭风骑行,做一个追风少年,挥洒肆意的年华”。该骑行营对于报名儿童的年龄并无限制,“身高1.2米以上,熟练骑自行车”则可独立参加。

  记者浏览上述骑行营客服发送的往期活动视频发现,参加该骑行营活动的均为低龄儿童,且骑行路线包括崎岖的沙路、仅有单条车道的乡野道路及夜间闹市公路,甚至在下雨天仍然坚持骑行。其间,跟队的仅有一两个骑行领队,没有任何安全保障车辆。

  有部分成人骑行营亦标注了“可亲子”。记者随机查看了一个户外机构组织的“青海湖骑行360KM”项目。活动介绍显示,该项目在高原进行骑行,是“无保姆式服务的半自助游”。项目共有5日行程,骑行包含公路路段,其中日骑行最长距离为110KM。

  当记者问及是否可以带孩子同行时,客服仅简单回复“身高够一米二,有经验的那没问题”,但对于报名儿童的年龄以及怎么算“有经验”,并没有进一步说明。

  在长白山某骑行驿站组织的骑行活动中,记者查看文字介绍发现,单项骑行活动包含了镇内骑行、村庄骑行、森林骑行等,这类活动的报名费用并不包含相应的意外险,亦不提供安全保障车服务。当记者询问客服“小朋友是否可以报名”时,客服并未确认小孩的任何信息就回复“可以报名”。

  “小孩是一定不能跟着成人的骑行团一起骑的。”齐海亮说,在成人骑行团中,大部分骑行者骑的是公路车,而公路车的轮胎较细,且把横更短,对于儿童来说更加难以操控。同时,公路车对于路况要求较高,在跟队过程中哪怕“压到两厘米的小石子”,对于孩子来说都是难以控制的。

  “公路车冲起来非常快,而且户外的团队骑行有时追求‘破风效果’,速度会飙到很高,且骑手之间会跟得非常近,一旦摔车或突然刹车,后果不堪设想。”齐海亮说。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打造儿童骑行公园

  前不久,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贾光乡发生了一起令人扼腕的交通事故。一名11岁小男孩跟着父亲以及自行车队在双向公路上骑行,结果在接近中线时不小心摔倒进入对面车道。男孩被对面车道上正在行驶的一辆小汽车辗轧身亡。

  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去年发布的一组数据表明,暑期少年儿童单独或结伴出行的情况增加,骑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的事故风险也有上升。近年来不满12周岁的孩子骑自行车(包括共享单车)发生交通事故的占骑行事故总量的7.5%;2022年自主驾车死亡的儿童中,骑自行车的占总死亡人数的3.8%。

  根据近些年对行业的观察,齐海亮发现,骑行对于大多数青少年来说具有“竞速”的魅力。“现在很多小孩骑车是有攀比心的,他们对于交通安全没有成熟的认知,但对于速度却有追求。尤其是公路车让不少青少年觉得‘帅’‘炫酷’,但它能达到极快的速度,对于没有足够把控意识和能力的孩子来说非常危险”。

  一瓦认为,会骑车不等于能骑车上路。在“青少年骑行热”之下,一些安全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青少年儿童的骑行安全需要多方共同保障。“有一些青少年可能看到专业的新型车手或是博主觉得很帅,所以跟风去骑。一些家长也觉得骑行能够锻炼身体,放任青少年上路。表面上看这些孩子们好像会骑车,但实际上必要的安全意识和措施并没有跟上。”

  北京市律师协会交通管理与运输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黄海波介绍,由于12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发育尚未成熟,如平衡能力、反应速度等无法达到骑自行车的最低要求,因此,相关规定明确,12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不得在道路上骑自行车。这一规定不仅是对少年儿童自身安全的保护,也是对其他交通参与者负责。由于少年儿童骑行技术不熟练,缺乏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因此,家长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对少年儿童骑行安全的教育和监管,确保他们遵守交通规则,远离危险。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赵岐龙告诉记者,根据民法典第1198条规定了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的安全保障义务。由于不满12周岁儿童不符合骑行条件,如果骑行活动的组织者明知其不符合骑行条件,还让不满12周岁儿童参与具有一定危险的骑行活动,造成骑行者损害的,组织者应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首先要明确的是12周岁以下的儿童是不允许骑行上路的,另一个是即使到了可以上路的年龄,也要匹配一系列安全教育和措施。”一瓦说,骑行活动应当由特定的专业组织进行准备,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活动,应当提前做好道路科学规划。同时,一些保障装备也必不可少,例如头盔、定位装置、对讲机、补给物品等。

  一瓦还提到,家长和孩子最好能够在骑车前接受一些基础的启蒙培训,而非贸然购入公路车等有驾驭难度的车辆骑行。“在购车时,不论家长还是车店老板,都应当帮助儿童选购合适尺寸的车,选择专业的头盔、手套以及骑行服,同时装好前灯、尾灯。如果夜骑的话,还建议穿好反光背心或佩戴反光标志,这样可以有效地规避一些风险。”

  受访的业内人士和专家一致认为,针对“低龄儿童骑行上路”的问题,在法律限制低龄儿童骑车上路之外,更应该在增强儿童的骑行安全意识上下功夫,比如可以借鉴一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打造更多更适合儿童认知的骑行公园。公园内除了能提供安全的骑行道路外,还可以模拟城市交通环境,比如红绿灯、斑马线、路口等设置,让孩子们在练习骑行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并掌握必要的骑行安全常识。

  “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广大骑行爱好者都应当理智对待骑行,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更不要挑战规则。”一瓦说,要对骑行运动保持敬畏心。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二号与空间站完成对接

  • 我国在建最北高铁全线铺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从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获悉,截至11月21日,我国最长原油管道——西部原油管道实现安全平稳运行18年,累计输送原油超2亿吨。
2025-11-24 03:15
作为中国和南非两国合作推动科普教育的重要实践,中国科学技术馆与南非Sci-Bono科学中心合作建设的“倾听科学空间”2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逾百嘉宾和观众到场体验。
2025-11-24 03:15
为AI4S领域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产业落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行业生态构建。
2025-11-24 03:15
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从科技、文化、社会等维度,综合勾勒出2025年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科技前沿动态、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融合的整体态势和核心方向。
2025-11-21 15:11
枫清科技与麒麟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AI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信创产业生态的完善与发展。
2025-11-21 13:13
走进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种子冷库,零下20摄氏度的寒气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编号的收纳容器中,是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各类野生植物种子。
2025-11-21 09:5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