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考上事业编的41名考生为何被清退?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考上事业编的41名考生为何被清退?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4-08-28 10:41

  近日,41名事业编制人员入职4个多月后,被河南省汝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强制清退。事件持续引发关注。8月17日,汝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情况通报》称,汝州疾控在此次招聘中违反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规定,结果予以作废,相关责任人受到了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

  被汝州疾控强制清退一周后,7月8日,李佳银行卡收到共计近1万元转账——分6笔转入,每笔1500余元。她合计了一下,这是单位拖欠的6个月工资。

  时间退回9年前,2015年秋天,大学毕业后,李佳通过投递简历,进入汝州疾控工作,成为一名编制外合同工。2022年8月,汝州疾控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财政全额预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李佳希望能“转正”获得编制,便报了名。

  因新冠疫情,笔试一直推迟到2023年春节后。此后,又经过面试、体检、政审等一系列环节,直到今年2月,“拟聘用人员名单”才正式在汝州市人才交流中心网站公示,李佳的名字在这一名单之中。

  原本以为顺利“挤”进汝州疾控的编制队伍,没承想,仅4个月后,今年6月中旬,李佳接到单位领导口头通知,“考试成绩作废,以后不用来上班了”,并要求她签订“自愿离职协议书”。

  李佳拒绝签字,仍旧照常上班。7月1日,单位没有了李佳的位置,“坐在我原来位置上的人,说自己是私营医院来的,她不了解具体情况”。李佳解释,她之前在汝州疾控门诊负责疫苗的管理、分发和登记等工作。因为门诊任务比较多,和她同岗位的五六人被清退后,单位只能临时“借人”来帮忙。

  工作这些年,李佳的月薪涨了几十元。她回忆,2018年前后,“单位从营利机构转为公益机构”,开始拖欠工资,“总是欠着六七个月的”。如果能够“入编”,工资会翻一番,达到3000多元。只是,如今她不仅没有实现涨工资的愿望,连合同工的工作也丢掉了。

  前述“拟聘用人员名单”共有41人,目前在汝州市人才交流中心网站仍可以查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得知,其中包括28名汝州疾控的原编外人员和13名社会人员,他们目前全部被汝州疾控强制清退。

  杨鹏是13名社会人员之一。早在6月7日,他就收到了口头清退的通知,当时给出的理由是“领导违规招聘,考试成绩作废”。6月17日,单位签到表已经没有了他的名字。

  这是杨鹏2021年专科毕业后的第一份正式工作,负责传染病防控,包括哨点监测、上报预警等。在他的印象中,汝州疾控“之前不怎么招人”,所以他很珍惜这次机会,报名后一直在认真备考。临近考试,为了查漏补缺,他还花费3000多元,报名了一个专攻事业单位考试的培训班。

  今年2月公示期结束后,杨鹏终于接到入职通知。随后,经过一周的培训,他便被分配去了相关岗位,正式开始工作。而被清退之前,汝州疾控始终未与他签订合同,也没有发过工资。

  未签过合同、没发过工资的说法,得到了李佳的证实。李佳说,这是她第一次考上编制,入职之后,“也和在其他单位上班的人打听过,他们说半年到一年后才会签合同,所以当时没有多想”。

  杨鹏不能理解,“自己通过正规考试入职”,为什么会被清退?如今再回忆起来,此次招聘在政审环节就曾出现过“端倪”。杨鹏介绍,2023年2月,他们将政审材料提交给了汝州市人社局,但在此后近一年的时间,一直没有任何进展,不少考生通过各种方式询问原因。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检索发现,2023年11月12日,就有考生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留言求助,“汝州疾控招考结果遥遥无期,请关注”。

  4天后,2023年11月16日,汝州市人社局答复:“网友您好,汝州市2022年公开招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考试,因在政审考察过程中发现个别考生报考资格存在异议,相关职能部门当即予以调查核实。目前调查工作即将结束,人社局将根据调查结果及时进行汇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汝州市人才交流中心网站最终公示的“拟聘用人员名单”,和之前发布的“进入体检人员名单”相比,少了7人。

  入职后,今年5月,李佳和杨鹏还都被找去谈过话,李佳两次、杨鹏一次。谈话过程中,他们被要求详细介绍自己参与入职考试、面试和体检的整个过程。同时,还被问及“觉得考试难不难、是否走过关系、对录取结果是否有异议”等问题。李佳说:“对方一直强调要如实回答,并对自己的回答负法律责任。”

  针对种种疑问,8月17日,汝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情况通报》,回应称,“2024年2月1日至7日,汝州市人才交流中心对拟聘用人员共41人进行公示期间,有关部门陆续收到举报,反映该招聘存在违规违纪问题”。

  “随后,平顶山市纪委监委联合汝州市纪委监委对该问题进行调查。经核实,汝州疾控中心在公开招聘过程中,存在招聘方案未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违规设置限制性指定性报考资格条件等问题,违反了人社部门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有关规定,该次招聘方案无效,结果予以作废。”

  汝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还表示,相关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已经受到了严肃的党纪政务处分和组织处理。“我们将从中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在下一步人员录用工作中,切实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做好招聘工作,确保公开、公平、公正,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规程》明确,县(市、区)所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不含省直管县、市),招聘方案由县(市、区)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审核后报省辖市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核准后组织实施。汝州市是河南省辖县级市,由平顶山市代管。

  此前,平顶山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提到,汝州疾控此次招聘方案没有上报,是当地自行组织、自行聘用。“纪委向我们调查了解时我们才发现。在这方面我们肯定也是有一定的责任,纪委也给我们下达了监察建议,认为我们存在这方面监督的问题。”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辉致力于劳动人事等领域法律的研究与实践。他认为,此次拟聘用的41人中,包含28名该单位的原编外人员,“这个比例有一定的不正常性”,难免引发遐想。但也要辩证对待通过此次招聘入职的人员,“‘一刀切’清退的做法不恰当”。

  “关键还是要调查清楚,哪些人钻了这次招聘的漏洞,哪些人是凭借自己的真本事。”王辉说,对于后者,不仅不应予以清退,还应该让其安心工作,这也是维护单位公信力的一种表现。

  在王辉看来,这一事件也给其他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工作敲响了警钟,“违规行为不仅影响当事人,也同样影响单位的形象和发展”。

  8月22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分别致电汝州市人社局、平顶山市人社局,咨询后续是否会有更进一步的相关处理方案。截至记者发稿时,没有得到回复。

  当天晚些时候,有媒体在最新报道中写道,“知情人士称,目前,(当地)已协调出一些非事业编工作岗位,供招聘单位和解聘人员双向选择”。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解到,6月份被清退之初,杨鹏就曾被安排去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跟一名传染科医生随诊,但他拒绝了,“只是临时的,没什么名分”而李佳一直没有收到过有关“非事业编制工作岗位”的通知。

  上述报道中,知情人士还透露,“解聘人员的薪资已结算”。杨鹏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他并未收到。

  (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李佳、杨鹏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席聪聪 记者 杨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公众开放

  •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现代化铁路技术装备展览会在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记者8日从湖南省自然资源厅获悉,通过创新地质找矿理论,经过长期勘探,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鸡脚山矿区已探获超大型蚀变花岗岩型锂矿床,共提交锂矿石量4.9亿吨,氧化锂资源量131万吨。
2025-07-09 09:3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8日晚间发布的通知,今后“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将不得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是将颈部深层淋巴管或淋巴结与邻近的静脉进行吻合的手术,近年来部分医疗机构将其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引发争议。
2025-07-09 09:39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支持企业对标标杆水平和先进水平,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鼓励企业建设极致能效工厂、零碳工厂。
2025-07-09 09:37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实验发现硅-22的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
2025-07-09 09: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