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小学生垃圾桶里找烟盒为干啥?记者调查“烟卡”游戏问题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小学生垃圾桶里找烟盒为干啥?记者调查“烟卡”游戏问题

来源:法治日报2024-07-30 09:46

漫画/李晓军  

  “孩子你找什么呢?”

  “我找烟盒。”

  这是天津市一位社区清洁工阿姨和一个10岁左右孩子的对话。

  清洁工阿姨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最近,已多次有小学生在她清扫卫生区域的垃圾桶里翻找烟盒,她每次都会劝阻孩子不要再翻找垃圾桶了,“以前只有老年人来翻找塑料瓶,现在小朋友们又来翻找烟盒,也不嫌脏,真担心他们不好好洗手吃东西拉肚子。”

  近段时间以来,“烟卡”“烟牌”的游戏越来越火爆,道具源自香烟盒,孩子们通过折叠香烟盒的盖子制作成长方形的卡片,放在地上轮流拍,谁能将对方的“烟卡”拍翻面,就能赢得其“烟卡”。

  孩子们手里的“烟卡”来源多种多样,越来越多的家长、老师等社会各界开始担心“烟卡”的潜在风险。

  北京市控烟协会6月30日发文称,“烟卡”是变相传播烟草信息的载体,小学生过早接触烟草商标,可能会导致尝试吸烟的心理暗示。此外,部分学生为了得到“烟卡”,在路边寻找丢弃的烟盒,甚至在垃圾桶里翻找烟盒,双手极易受到细菌污染。该协会建议对“烟卡”进行监督管理。

  受访专家表示,从心理学上讲,儿童的从众心理比较强,拍“烟卡”本身是一种儿童正常的猎奇和游戏行为,但其材质的特殊商业属性会对游戏者产生熟识效应和消费诱导,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警惕。

  小学生沉迷“烟卡”

  易引发攀比等问题

  家住天津市宁河区的李女士最近发现:儿子放学后不再认真写作业了,放下书包就抱着个铁盒子往楼下跑。

  “孩子频繁地催他爸爸抽烟,提出要把烟盒留给他。还经常和同学一起在小区、放学回家的路上捡东西,一问便说是找‘宝贝’。问家里要钱的次数也比以前多了。”李女士说,她一度以为孩子对香烟产生了兴趣,甚至偷偷学会了抽烟。

  经过几日的观察,李女士发现孩子到处找的“宝贝”是烟盒,叠成“烟卡”拍着玩,甚至花钱买“烟卡”。不仅如此,李女士和几位孩子家长告诉记者,同小区的几个孩子最近因为拍“烟卡”还闹起了矛盾。

  原来,“烟卡”游戏还有其他规则:香烟越贵,烟盒的材质越好,“烟卡”越有“含金量”。在拍“烟卡”时,孩子们会不自觉和对方攀比起手中的“烟卡”,从而引发矛盾。

  无独有偶,河北省廊坊市一位小学生家长张先生向记者反映,孩子书包里最近总有烟味,且在书包里翻出了不少烟盒。张先生以为孩子学会了抽烟,非常生气,与孩子沟通后才知道,这烟盒竟是“社交工具”,不少孩子喜欢聚在一起玩,谁收集到的“烟卡”越多、牌子越出名,谁就能成为“孩子王”。为此,张先生的孩子用压岁钱在某购物平台下单了不少“昂贵”的“烟卡”。

  记者调查了解到,根据香烟价格和市场流通程度,“烟卡”被分为不同等级。记者实地走访了一些小学周边的商店,发现不少商店都在售卖“烟卡”,一般一元一包,一包含10张左右“烟卡”。一些“稀有卡”甚至卖到几十元不等。

  一位儿童心理研究员告诉记者,玩“烟卡”的多数是小学生,这个阶段的孩子对新奇事物抱有很强的关注度和好奇心,加上游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烟卡”五颜六色的外观、新奇的折叠手法、拍“烟卡”输赢带来的刺激感很容易吸引小学生。儿童的从众心理又比较强,看到别的孩子都在玩,就想融入这样的“小圈子”。

  “拍‘烟卡’本身是一种儿童正常的猎奇和游戏行为,但其材质的特殊商业属性会对游戏者产生熟识效应和消费诱导,需要引起社会关注和警惕。”上述研究员说。

  不仅如此,当下正值暑期,记者在走访中注意到,在一些村镇的集市上,很多商贩正集中售卖“烟卡”——在地上铺一块布,上面摆放着大量“烟卡”。不少爷爷奶奶带着自己的孙子孙女逛集市时,都会在这样的商贩前长时间驻足停留,掏腰包购买“烟卡”。

  索要也是小朋友获取“烟卡”的途径之一,多位受访者表示,现在出去聚餐,如果桌子上摆着烟,一会儿就会有小朋友过来问“烟抽完了没?抽完了可不可以把烟盒给他?”如此反复,不仅影响聚餐的心情,也让大家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颇为担忧:“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获取途径五花八门

  购买没有限制年龄

  记者在电商平台搜索“烟卡”,跳出的商品页面让人眼花缭乱,一些店铺“烟卡”销量过万,不少商品图中标注着“全靠人工手检”“正版原厂真卡”“孩子最爱”等字眼,有的店铺还打出了“培养社交能力”“大概率爆稀有卡,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出去捡烟盒了”等宣传语。

  还有商家在批发销售“烟卡”时,会强调自己的“烟卡”是“精品”“绝版”。据了解,一个包含500张各类“烟卡”的套餐,售价高达数百元。在一些短视频平台,部分自媒体博主还为“烟卡”带货。

  记者在这些销售“烟卡”的评论区发现,有人咨询是否为正版时,有留言称“保真,特别脏,上面还有烟味”。一家销量较高的店铺,其宣传页标注“全新、干净、卫生”,当记者询问如何保证卫生时,客服称“都消过毒”,可记者继续追问“烟卡”是如何进行消毒的,客服并未给予回应。

  “烟卡”热引发了不少家长的担忧。有家长表示,孩子们会根据“烟卡”的品种界定价值,容易让他们沾染攀比之心,而且输赢的比赛也类似变相赌博。还有家长认为,“烟卡”会给孩子带去心理暗示,诱导他们吸烟,“售卖时应该像售卖香烟一样限制年龄”。

  记者调查发现,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售卖“烟卡”的店铺基本上“来者不拒”,未成年人可以随意购买,还有网店客服直言,“没有什么年龄限制,平台也没有要求”。

  对此,上海政法学院社会治理研究院教授章友德认为,从未成年人成长角度看,“烟卡”带有传播烟草信息的功能,被用来当作未成年人游戏和社交的载体实在不妥。“烟卡”上印着香烟信息、沾有香烟味道,存在给未成年人尝试吸烟带来心理暗示的隐患。一些玩“烟卡”的小学生对香烟品牌了如指掌,花费大额金钱购买“烟卡”,甚至按“烟卡”贵贱来给朋友分等级,这些都会给未成年人带来不良的价值观,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

  北京潞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艳律师说,“烟卡”主要来自香烟的包装盒,制造、销售“烟卡”的行为无形中构成对烟草品牌的宣传,会让未成年人过早接触、了解烟草品牌,不利于其身心健康,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戏游艺设备、游乐设施等,应当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不得危害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上述产品的生产者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明注意事项,未标明注意事项的不得销售”等规定。

  记者注意到,在一些二手平台,有商家标注“没有烟味、自己制作”的“烟卡”。

  对此,黄艳认为,如果商家未经取得商标注册人同意、私自印制烟草注册商标并制成“烟卡”出售,涉嫌侵犯烟草生产企业的商标权。可由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立案处理,商标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损失赔偿的民事责任。

  “烟卡”潜在风险大

  多地发出禁止倡议

  据公开信息,福建福州9岁男孩明明最近右手手背出现一个肿块,蚕豆大小,摸上去有囊性感,还会滑动。其家长带明明到医院检查,医生确诊为腱鞘囊肿,病因很大程度与玩“烟卡”相关——拍“烟卡”时手背需要拱起,用空掌心反复拍击桌面,直到把卡片掀翻。

  天津市一小学生丽丽告诉记者,玩“烟卡”的主要是男孩子,常常在小区里看到一群男孩子趴在地上拍“烟卡”,“老师是禁止我们玩的,有一次班会课上老师说,有同学拍‘烟卡’把小拇指都拍骨折了”。

  有医生表示,“烟卡”游戏还可能带来其他健康隐患。孩子们皮肤娇嫩,在粗糙的地面反复重击和摩擦,容易造成破损和感染。而有的孩子为了获取“烟卡”,会去翻找小区的垃圾桶,容易感染细菌或者病毒。

  还有不少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因为长时间沉迷“烟卡”,不仅影响了学业,还对吸烟行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此他们十分担忧。

  “烟卡”引发的种种问题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除北京市控烟协会发文建议对“烟卡”进行监督管理外,近几个月以来,针对“烟卡”带来的危害,多地已开展相关行动。

  安徽亳州、湖南株洲、江苏昆山等多地相关部门对校园周边开展打击“烟卡”相关整治行动,执法人员突击检查商户经营场所,并向商家科普相关法律知识,宣传烟卡可能对未成年人造成的危害。

  此外,甘肃天水、河北沧州、海南三亚、山东泰安等多地教育部门发布提示或倡议,提醒“烟卡”游戏存在的风险隐患,呼吁学校和家长加强教育引导。

  4月26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就“烟卡”问题提出,要联合市场监管等部门对校园周边便利店、超市、文体用品店等向未成年人售卖烟盒、“烟卡”等物品的行为进行劝阻。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压实属地监管责任,采取行政约谈、发送监管函等方式,要求属地互联网企业自主清理电子烟、“烟卡”等商品信息,关停非法销售店铺。广东、广西、海南、湖南等地加强假冒卷烟注册商标“烟卡”的线索摸排,追溯非法利用卷烟注册商标生产、销售“烟卡”的生产源头,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如何才能彻底解决孩子沉迷“烟卡”问题?

  “在城乡接合部,玩‘烟卡’的孩子普遍比大城市要多,他们的父母忙于生计,有的长期在外打工,缺乏对孩子的陪伴,对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也比较缺失。”章友德说,“烟卡”现象折射出孩子在成长关键期,兴趣爱好的单一化与户外活动的匮乏。

  他进一步分析说,对单一游戏形式的过度依赖,往往反映出孩子们兴趣爱好的狭窄。与自然的接触、人际交往以及运动锻炼对于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家长和学校应该共同努力,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有意识地引导参与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黄艳建议,学校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主题宣传教育,引导学生用其他具有优良内容的卡片代替“烟卡”进行游戏;电商平台主动下架“烟卡”,减少“烟卡”的流通;新闻媒体对“烟卡”游戏潜在的危害持续进行报道,提升社会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知,共同净化环境,守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本报记者 韩丹东 本报实习生 李丹)

[ 责编:刁慈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服贸会媒体吹风会及场馆探营活动在京举行

  • 甘肃榆中:积极开展灾后恢复工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团队需要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更适合日本”的机器人:体形小巧,穿行灵活,语音系统换成日语,屏幕上的动画表情还能变换。擎朗智能目前在日本已经设立200多个技术支持点,确保常规故障能在2小时内响应,24小时内修复。
2025-08-12 10:06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喜欢去游泳馆游泳。“游泳可以提高心肺耐力和身体柔韧性,改善体脂率,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潘力军说,游泳如果不注意卫生,可能感染红眼病、中耳炎和胃肠道疾病,建议做好如下防护措施:  游泳前,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
2025-08-12 10:03
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数据在青藏高原上录入系统,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19年,《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依法确权”成为基石。
2025-08-12 10:02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而更大的星系则拥有更大的黑洞,即超巨型黑洞。Collett表示,恒星运动学被视为黑洞质量测量的“金标准”,引力透镜效应则可以帮助团队“探测到更遥远的宇宙”。
2025-08-12 10:0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彭媛团队开发了一种便捷的触发式界面反应策略,实现了二维金属-有机框架膜(MOF膜)的快速制备及高效气体分离。该研究为面向应用的MOF纳米片和超薄二维MOF膜的定制化制备提供了新思路,可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高性能分离需求。
2025-08-12 10:00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最近在引力波天文学领域取得了突破性发现:双黑洞并合事件可能发生在第三个致密天体的“眼皮子底下”。
2025-08-11 09:56
日前从安徽省林业局获悉,安徽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20日,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产卵超3800枚,扬子鳄野外种群数量超1920条。
2025-08-11 09:53
近年来,我们团队聚焦海洋多场环境耦合机制、多体结构相互作用、多尺度耦合效应等难题,开展深度产学研用合作,研发多款海工装备。
2025-08-11 09:45
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实现蛋白质定向进化,使其具有新功能或改进功能至关重要。为此,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开发了一个可以加速蛋白质进化的合成生物学平台T7-ORACLE。
2025-08-11 09:43
近日,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发布《传承与创新:解码中医药科学发展轨迹》报告。
2025-08-11 09:41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