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700年的北京中轴线在传承中不断焕新
首页> 法治频道 > 正文

700年的北京中轴线在传承中不断焕新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7-28 09:45

  中新网北京7月27日电 (记者应妮)站在北京景山最高处的万春亭,向北可一眼看到气势恢宏的钟鼓楼,向南则是雄伟壮美的紫禁城全景。“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分配都是以这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这样赞美北京的中轴线。

  今天,这条中轴线的价值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增至59项。

  从鼓楼向南望景山。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供图

  北京中轴线是由建筑、建筑群、城市空间、考古遗址等共同构成的具有整体性的建筑群,15处遗产构成要素涵盖了古代皇家宫苑建筑(景山、故宫、端门)、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太庙、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古代城市管理设施(钟鼓楼、正阳门和永定门)、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居中道路遗存(万宁桥、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这五种不同类型的历史遗存,连接宏伟、庄严的国家礼仪场所和繁华、热闹的市井街市,并形成了前后起伏、左右均衡对称的景观韵律与壮美秩序。

  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指出,北京中轴线以其宏大的规模、均衡的规划格局和组织有序的城市景观,成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也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北京中轴线始终统领城市发展,为中国传统“择中”观念于都城营建中的长期实践提供了特殊见证,表达出中华文明所秉持的“中”“和”哲学理念。

  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构成要素之一的太庙。 国家文物局供图

  从北京中轴线2012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起,历经12年,其间北京市制定了针对北京中轴线整体的保护条例和保护管理规划,并建立了多层级、多方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对其规划格局、建筑景观、文化传统、景观视廊、遗产环境制定了系统的保护管理措施,持续、有序开展遗产保护、考古勘探、环境整治、展示与监测等工作。

  遗产构成要素之一的万宁桥修缮保护工作极具代表性。

  作为北京中轴线上最古老的桥梁,万宁桥的位置及承担的交通功能历经7个世纪始终未变,为元大都、明清与当代北京城中轴线的叠压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实证。2020年,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启动了万宁桥修缮工程。为探查桥梁的基本情况,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组建专门团队,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全桥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精准记录,对桥面斜铺石进行逐块编号登记,为修缮方案编制、日常养护管理做好基础工作。同时,对桥梁的荷载能力、受交通震动的影响,均开展了相应试验;团队和文物专家反复研究方案,坚持最小干预原则,确定了最优方案、最严谨措施、最好技术。

  北京市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中心工程管理科科长段文志介绍,根据试验结果最终明确了30公里/小时的车辆通行限速要求,并移出了部分公交线路;为进一步保护这座古老的文物,从2024年4月起,除了7座(含)以下载客汽车和公交车以外,万宁桥上禁止其他机动车通行。

  一直在进行的万宁桥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清除了遮挡桥体的绿植,拆除了河堤上镇水兽周围的架子以及自来水管道和通信光缆管道,露出地面的配电箱等市政设施埋入地下、补齐河堤……现在的万宁桥面貌清晰,桥梁两侧荷花盛开,荷叶娉婷,古老的镇水兽如同酣睡。游人不时漫步桥上,驻足停留,扶栏观景。

  事实上,经历20世纪公众化的转变过程,北京中轴线上昔日的皇家宫苑建筑和礼仪祭祀建筑均转变为面向公众开放的博物馆或公园,供普通民众参观游览。天安门、外金水桥,以及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已成为现代中国国事礼仪活动和民众庆典活动的核心,其规划布局和建筑设计不仅延续了原有中轴线的传统规划格局,而且于传统和功能上,也传承了国家礼仪文化。

  始于钟鼓楼,终于永定门。这条7.8公里长的中轴线,带着七百年的风雨沧桑和荣耀辉煌,纵贯南北穿越而来,让历史变得鲜活,让过往变得可亲。诚如梁思成所言:“有这样气魄的建筑总布局,以这样规模来处理空间,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

  更可贵的是,这条绵亘了七百年的北京中轴线,在当今不断传承和焕新,让人看到一个更丰富、更立体、更多元的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15处遗产构成要素之一的天坛。 国家文物局供图

  数字化手段更多应用在北京中轴线的传播上。曾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辉煌中轴”展览,通过文博数字艺术化,把壮美的北京中轴线“搬进”了博物馆。展览的数字多媒体总设计师、数字艺术中国(DAC)创始人王泊乔说,“我们用交互沉浸的数字艺术化设计理念,以跨媒介、跨时空的新媒体艺术手法,呈现了一幅跨越时空的沉浸式多感知画卷,为观众营造了一个古今相通、虚实交织的沉浸式中轴线文化体验空间。”

  “数字中轴”是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联合腾讯公司在2021年发起的项目。该项目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知识图谱、新文创等新技术,深挖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内涵,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同时通过“云上中轴”小程序连接大众,招募了北京中轴线“数字打更人”,构建中轴线遗产巡查志愿者体系。

  通过这个小程序,任何人在中轴线的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时监测保护状况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更多人则能够通过这种数字技术,在线上就可以深度了解北京中轴线的信息。在吕舟看来,“数字打更人”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作为一个开放体系,它把中轴线的保护放在了全民视野中,不再是少数人的事情,变成了大家共同参与”。

  截至目前,“云上中轴”小程序累计访问用户数超450万次,线上累计注册用户近80万人次,累计培训认证“数字打更人”志愿者近1.7万人,产生有效遗产巡检图片超7万张。新时代的“数字打更人”正活跃在中轴线的每一处地标点,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记录和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正在深度融合。

  回到吕舟身上,1978年他考入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授建筑史相关课程。他曾师从徐伯安教授,而徐伯安正是梁思成的学生之一。当年,梁思成指出和阐释了北京中轴线在城市规划、城市建筑上的价值;而今,吕舟成为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的负责人——超越时空的接力,彰显了传承的力量。(完)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西北首家市内免税店在西安正式开业

  • 香港各方紧张救援大埔火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在广西南宁举行的全国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智能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有买家利用AI技术制作假图,伪造商品质量问题,向商家骗取“仅退款”,引发大家关注。利用AI造假骗取退款,既反映出这些人的诚信缺失,更触碰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祥云”载人飞艇可用于大型活动期间的空中安保巡逻、交通流量监测或承担城市形象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虽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却因自身局限无法被电流直接“点亮”,成为其实现光电技术产业化应用的根本瓶颈。
2025-11-27 05:40
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因任务规划调整,2026年我国将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梦舟一号4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小河勾画出美丽丰收画卷。 春采茶、夏摘花、秋收果、冬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一朵朵洁白芬芳的栀子花,成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有376项技术入选,其中新增入选186项,与2022年版相比有了大幅更新。
2025-11-26 10:26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近日举办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对场景培育开放进行系统部署。看似细微的“场景”二字,实则内蕴驱动产业变革、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撬动全局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光明日报北京11月25日电 记者温源从中交集团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25日在中国黄海海域成功完成全部海上试验项目,顺利返航停靠江苏启东振华船厂码头。“通浚”轮是我国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最大舱容达38168立方米,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日前,记者来到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这里的机械臂精准协作,生产线正全速运转,每天超10万颗电池下线发往全球。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南宁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核心牵引性产业,以全产业链思维开展精准招商。
2025-11-26 10:13
传统无机颜料虽然色彩稳定,却因重金属添加而存在健康风险隐患。“新型稀土环保颜料的呈色策略突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其出现及量产不仅解决了传统颜料有毒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在稳定性和生产成本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2025-11-26 10:06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