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江西修河永修段超历史最高水位线 党员干部向汛而行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政法干警
本报记者 黄 辉
本报通讯员 钟宗林 蔡浩
一边是万亩良田,一边是滚滚洪水。站在鄱阳湖五大水系之一的修河永修段堤坝上,放眼望去,一面面鲜红的党旗迎风飘扬,一座座简易哨所随大堤延伸。
修河,以其水行修远而得名,是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取水地。
7月2日,受持续暴雨和上游来水共同影响,修河水位快速上涨。据江西省修河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数据,截至7月2日21时,修河永修段水位达23.72米,超警戒水位3.72米,打破了1993年23.63米的历史最高水位线。
入汛以来,永修县政法系统把抗洪抢险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提前行动、严阵以待,与广大人民群众一道,积极做好应对洪水、强降雨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和人员转移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筑起防汛抗洪的“铜墙铁壁”。
巡堤查险不留死角
加大宣传增强防范
7月2日,永修县进入防汛的关键时期。
当日7时左右,永修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荣对辖区立新圩堤所有险工险段、泡泉点又仔细巡查了一遍。他眼里布满血丝,整个人看上去有些疲惫。
这一天,是李荣上堤值守的第七天。面对《法治日报》记者,他直言不讳:“今年的防汛形势不容乐观,特别受湖区洪水顶托和前期降雨影响,修河水位正不断攀升,因此巡堤查险是关键,绝不能有丝毫怠慢。”
堤坝不远处,永修县公安局立新派出所所长邹军也在认真检查每一处可能出现的渗漏点。他所在的辖区,一头枕着修河,一头面向潦河,防汛压力巨大。
6月24日起,邹军便全身心投入抗洪工作,除了巡堤查险,还要承担治安管理、打击违法犯罪等任务,每天几乎要忙到后半夜才能躺下来眯几个小时。
记者看到,在立新圩,像邹军这样坚守大堤的政法党员干部有300多人。哪里有险情,哪里任务最紧急,他们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他们按照巡堤查险“四个六”要诀,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查,确保不留盲点,不留死角。
在加强巡查的同时,永修县委政法委坚持多渠道宣传,线上在“平安永修”微信公众号及时转发气象通知、预报,为网格员“设闹钟”,组织网格员利用社区居民群、微信朋友圈转发天气预警信息,确保广大居民群众实时掌握天气“晴雨表”;线下则用好“网格+平安志愿者”力量,开展入户走访,发放防汛手册5000余份,开展防汛知识宣传360余次,努力扩大防汛宣传覆盖面和知晓率,引导群众做好个人防护和自救互救准备,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党员干部奋战一线
遏制隐患排除险情
6月25日21时25分,巡堤人员在立新圩中村段堤角旁发现一处大泡泉,浑浊的水不断往外冒,情况危急。
发现险情后,永修县委政法委以及公安、交管等部门迅速响应,按照县防汛指挥部部署安排,各自组成30人的抗洪突击队,立即赶赴险情现场。
由于恰逢深夜,持续的强降雨已将排水明渠完全淹没,无法确定泡泉的具体位置和大小。李荣与立新乡领导干部、技术人员经现场研判后,决定先抓紧抢筑反滤围井,以护住泥沙、分散水压的方式遏制隐患,为后期成功排除险情赢得了宝贵时间。
风雨坚守,彰显责任担当。永修县人民法院组织全院干警下沉防汛一线,轮流坚守在涂埠镇永北村堤防责任段,以“严”字为先,从明确责任领导、强调工作纪律、安排值班值守人员等方面进行周密部署,确保遇突发险情、灾情时,能够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应对、早处置。
随着防汛应急响应不断提级,永修县人民检察院23名女干警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实干,穿上雨衣雨靴,对挂点联系乡镇的圩堤两侧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排疑查漏,对泡泉渗水等情况及时做好标记、加固等工作。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截至目前,永修县共有32个政法系统基层党组织奋战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最前线,并先后成立党员先锋队12支,设立党员先锋岗26个、党员责任区5个,全面压实值班值守、巡堤监测、防汛值班“零报告”等制度,累计消除泡泉点隐患200余个。
全面排查劝离群众
暖心服务稳定人心
“没电,安全!”暴雨如注,永修县网格员张小勇忙着对辖区路灯杆进行巡查检测。
“县里启动防汛四级响应以来,网格员就全员上岗,以村路为界,对网格开展全面巡查,尤其是低洼地段、易涝区域。”张小勇告诉记者,汛期来临前,他们就落实常态化巡查制度,对点位周边圩堤、雨污水井盖堵塞等隐患情况开展排查,发现简易问题随手清除,发现圩堤异动等困难问题及时上报县综治中心,并做好现场应急处理工作。
截至目前,永修县网格员对辖区内的384个村(居)网格均开展了全面排查,累计排查出隐患点119处,已全部整改到位,劝离防洪堤群众50余人。
7月2日凌晨1时,永修县艾城镇西津、高桥、朱村等地连续告急,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朱学谦带领公安民警防洪抢险突击队迅速赶到现场,疏通防汛通道,连夜将涉险地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妥善安置。
因雨势过大导致水位上涨,永修县马口镇屋场村陈新组和九合乡淳湖村低洼处村民面临被淹的危险。马口镇和九合乡政法干警未雨绸缪,提前转移群众。他们与乡镇干部一道走进群众家中,通过喊话、询问等方式挨家挨户进行排查,将低洼处群众及家电家具等转移至安全地带。当天,成功劝离安置群众101户290余人。
人员安置是做好防汛工作的“后半篇文章”。汛情到来后,永修县公安局将警务室开在转移群众的安置点,不间断地开展巡逻防控,为群众提供高效救助和暖心服务,确保安置点治安秩序和谐稳定。
“我年纪都这么大了,就让我留在家里吧!”永修县水上派出所民警胡峰耀在安置点值守时,看见80多岁的杨大娘在马路上走来走去,她说不想住在安置点,想回到已经遭遇内涝的家。
胡峰耀立即对试图涉水回家的老人进行阻止,并联系社区干部及其家属。经反复沟通,民警决定将杨大娘转移至镇养老院,那里有很多与她年纪相仿的老人。杨大娘住进去后,内心安定了不少。
财产安全也是做好人员转移的关键。永修县委政法委、县公安局等部门加强与县摄影协会沟通对接,运用无人机技术,确保群众安全又安心。
“我的家在前面一点,麻烦您让飞机再飞一点。”7月2日,永修县虬津镇规湖村入口处挤满了人。原来,这些人的家坐落在修河圩堤下。汛期到来前,他们被转移出村庄并得到妥善安置。他们挂念家禽,想回去看看,但路已被洪水淹没。于是,摄影协会工作人员通过操控无人机,飞入村民家中查看情况。
截至记者发稿时,永修天气虽已转晴,但汛情仍在持续。永修政法干警忙碌的身影依然穿梭在抢险救援一线。洪水不退,守护不止,他们用实际行动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