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安部:境外谍报机关对我科技领域渗透窃密不断升级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国安部:境外谍报机关对我科技领域渗透窃密不断升级

来源: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2024-07-04 09:47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安全保障

  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安全是指科技体系完整有效,国家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安全可控,国家核心利益和安全不受外部科技优势危害,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支撑其他领域安全的力量源泉和逻辑起点,也是塑造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的物质技术基础。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

  随着我国发展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围绕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个别西方国家为维持自身霸权,不惜将科技创新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不择手段、不计代价动用全政府、全社会力量不断强化对我科技领域的遏制打压。特别是其间谍情报机关对我渗透窃密不断升级,目标更加多元、手法更加隐蔽,严重威胁我科技安全甚至国家安全:

  ——实施间谍窃密。通过情感拉拢、诱蚀腐化、金钱收买、提供帮助等多种手段,千方百计拉拢策反我机关干部、科研人员甚至青年学生,企图窃取尖端科研成果和科技敏感信息。

  ——实施网络攻击。大肆开展长时间、大规模、高烈度的网络攻击,涉及我人工智能、芯片研产、清洁能源、先进制造等一大批重点单位,妄图实现对我重点领域的恶意操控。

  ——实施情报渗透。借助调查咨询公司、非政府组织、专业研究机构等掩护,通过有偿咨询、商业合作等方式规避我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进而攫取战略资源、搜集内幕情报。

  ——实施滋扰构陷。滥用威逼利诱、盘查滋扰、司法构陷、长期扣押等手段,制造“寒蝉效应”。

  一个时期以来,国家安全机关坚决担当维护科技安全的重大政治责任,立足职能持续巩固深化科技安全领域工作,廓清了一系列重要敌情,依法侦办、破获了黄宇案、张建革案、凯盛融英案等在内的一批科技安全领域重大案件,积极参与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斗争,与有关部门一道,有力打击了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渗透窃密的卑劣行径,有效破除了美西方国家对我“低端锁定”的恶毒幻想,有效消除了科技安全领域的风险隐患,取得一系列斗争成果。

  新征程上,国家安全机关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严厉打击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及其代理人对我科技领域的渗透窃密活动,有力加强对科技安全风险的前瞻研判,积极参与构建完善维护科技安全体系能力,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助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安全保障。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