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解救“困”在网贷里的年轻人需要多元共治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解救“困”在网贷里的年轻人需要多元共治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4-07-03 14:39

  25岁的林芳大学毕业已有两年,如今还在为大学期间借的网贷发愁。上学期间,林芳每月生活费1200元,可满足日常花销,但为了和别人一样买漂亮衣服、化妆品以及外出旅游,她在网贷平台借了不少钱。到还款日还不上款时,林芳就从其他平台借款以贷还贷,雪球越滚越大。(7月2日《法治日报》)

  在互联网时代,网贷平台更低的贷款门槛、更快的放款速度、更高的可贷款额度,为手头拮据的年轻人提供了方便。然而,“贷款一时爽,还款两行泪”,不少年轻人不但为此陷入各种套路,不得不借贷还贷,还长期面临暴力催收贷款的骚扰、警告甚至威胁。如何解救“困”在网贷里的年轻人,已成为一道社会治理的现实命题。

  应该说,部分年轻人陷入网贷泥潭不能自拔,直接源于其不理性的超前消费理念以及理财知识的缺乏。理财知识被称为“公民实现富裕幸福生活的基础”,拥有基本理财知识是每个人应该具备的能力。遗憾的是,一些年轻人只知道“用明天的钱消费”,却不懂量力而行的简单道理,对网贷平台精心为其量身打造的“套路”缺乏应有的警惕。同时,基本法律常识的匮乏,又让一些年轻人忽视了网贷的各种法律风险,一旦无法按时还款,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甚至面临各种法律纠纷和信用危机。

  当然,一些年轻人“困”在网贷里,并不能完全由自身“背锅”,网贷平台有意设计“套路”、设置“陷阱”也难辞其咎。一些网贷平台不但在放贷过程中不履行详尽披露信息的风险提示义务,而且还利用专业知识不对称的优势,通过纷繁复杂、鱼目混珠的基础利率、放款利率、罚息利率等利率名称来掩盖高利率费用,诱导缺乏金融专业知识的年轻人贷款。网贷平台如此掩人耳目的操作,已涉嫌侵犯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严重的甚至涉嫌欺诈。

  此外,合法借贷资源的不足,也导致部分年轻人涉足网贷。如果正规金融机构能充分满足年轻人正常的金融消费需求,让符合条件的年轻人能够顺利借贷,那么冒着风险去自投“网贷陷阱”的年轻人会少一些。尽管合法借贷资源不足不是导致年轻人“困”在网贷里的主要症结,但这个因素也应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网贷不能成为肆意盘剥年轻人的工具,解救“困”在网贷里的年轻人,需要坚持多管齐下、多元共治。

  首先,要以普及理财知识为着力点,培育年轻人理性的消费观,让他们深知财富来之不易,减少攀比的虚荣心理,自觉养成量力而行的理性消费观念。

  其次,要依法强化监管,塑造风清气正的网贷市场秩序。网贷是互联网催生的金融新业态,客观上存在相关规则不足的监管短板,相关部门应在用足用活现有法律规范、依法监管的基础上,针对网贷不断衍生的各种“坑人”伎俩,不断完善规则制度,细化规范体系,及时回应现实问题,从而以有效监管倒逼网贷平台合规经营。

  再次,要增加合法借贷资源供给。相关部门应以打击非法网贷“套路”为切入点,完善信贷市场准入、运营监管体系,明确行业准入门槛,健全行业风险防控机制,积极为年轻人提供规范化、安全放心、真实透明、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让真正有需求的年轻人更便利地得到金融支持,有尊严也有能力进行贷款消费。(北京青年报 万周)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邵永高铁全线首座连续梁成功合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