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名毒瘾青年的内心独白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一名毒瘾青年的内心独白

来源:新华社2024-06-27 19:41

一名毒瘾青年的内心独白

  海报制作:方金洋

  新华社天津6月27日电(记者王宁)在天津市青泊洼强制隔离戒毒所的戒毒人员中,26岁的小雪(化名)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在戒毒所的谈话室,记者见到了小雪。

  白皙的皮肤、利落的短发、整洁的衣服……初见小雪,记者发现她与普通的“95后”并无明显区别。

  今年5月,小雪因吸食新型毒品被警察抓获,后被送到这里强制隔离戒毒。这已是小雪第二次走进戒毒所,距离她初次接触毒品已达11年之久。

一名毒瘾青年的内心独白

  小雪在天津市青泊洼强制隔离戒毒所心理矫治中心绘画治疗室进行绘画治疗。新华社发

  “听说能减肥,尝了第一口”

  小雪出生在天津,12岁时,父亲去世,家里只剩下母亲和比自己大15岁的同父异母的姐姐。“那时我妈开饭馆忙,不怎么管我,又赶上青春叛逆期,不爱学习,听不进去劝,慢慢脱离了正道。”她说。

  初中毕业后,小雪进入天津某中专读书。她依然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认识了一帮“不三不四”的朋友,“当时听说,吸毒可以减肥,效果特别好。出于好奇,就尝了第一口。”

  “刚开始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就是很亢奋,连续吸了几次之后,减肥确实见效了,瘦了10多斤,但精神状态很不好。”小雪后来才得知,她所接触的毒品是冰毒,成瘾性很强。

  小雪第一次因吸毒被抓,是在她接触毒品的第二年。“和几个朋友在一起‘溜冰’,被警察抓了,拘留15天,然后进行社区戒毒,也因此被学校开除了。”她回忆说。

  这时,小雪深切感受到了吸毒的代价——原来的同学都离她而去,曾经要好的朋友也不再联系,家人在亲戚面前抬不起头,自己也没脸见人。

  “那些昏暗的日子,不堪回首”

  过去十年间,小雪的大多数时间在吸毒与戒毒之间徘徊。面对新的两年强制隔离戒毒期,她直言:“过去的生活,实在荒唐!”

  2014年起,小雪经历了3年的社区戒毒,这期间,她远离了毒品,戒毒已见成效。然而,好景不长。2019年,她结识了新的男朋友,在他的怂恿下,再次接触冰毒。这一次,她陷得更深。

  “那段时间是最昏暗、最疯狂的日子。”小雪回忆道,当时和母亲吵架,便离家出走,整天和男友在一起,吸食冰毒、玩游戏,可以连续几天不睡觉,实在累得受不了后,再睡上一天一夜。

  小雪说,毒品对身体的损害是不可逆的。她接连出现了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精神错乱等一系列问题。不久后,小雪被公安机关抓获,因有社区戒毒史,这次她被送进了天津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为期2年的强制隔离戒毒。

  “现在回想起来,庆幸自己被抓了,否则还不知道要继续堕落多久。”小雪心有余悸。

  这两年内,小雪接受了系统的戒毒治疗和教育,通过一系列检测后,于2021年回归社会。

  她认识了开网约车的新男友。“每天早上他把我送到我妈那里,晚上过来接我,日子过得简单、规律。”小雪说,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想要好好生活。可惜,两人没能修成正果,因性格不合于今年初分手。失恋的痛苦,让小雪再次将目光投向毒品。

  小雪承认,这一次,主要是“心瘾”难耐。因为已是重点被关注对象,小雪刚涉毒不久,便被公安机关发现,开始了第二次强制隔离戒毒。

  “好想回到少年时,重新来过”

  “刚进来时很焦虑,感叹自己又失去了自由。”小雪说,经过戒毒所干警们的耐心疏导、帮助,心情好了很多,开始专心戒毒。

  小雪告诉记者,就在前几天,她和其他戒毒人员坐在一起学习,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老师在讲台上授课,身边是同龄的同学。那时,她不知毒品为何物;那时,她的人生无限美好。

  一瞬间,悔恨涌上心头,小雪泣不成声,“可惜已经太晚了,只希望自己的教训不要在其他人身上重演。”

  总结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小雪说,有两句话想告诉青少年朋友们。第一,千万不要因为好奇去尝试第一口,毒品一旦沾染上就很难戒除;第二,不要被新型毒品的外表迷惑了,它们对人的身心危害更大。

  毒品让小雪失去了自由和健康,辜负了家人的期望。她说,自己最对不起的还是辛苦养育她长大的母亲,“这次出去后,我一定痛改前非,听妈妈的话,好好工作,开启人生新的一页。”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数读我国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网络执法成绩单

  • 中国体操队备战巴黎奥运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利用这些特殊细胞的治疗方法,逆转视神经、大脑和脊髓损伤,恢复患者失去的神经功能。
2024-06-28 10:47
本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  6月25日,与会嘉宾在交流讨论。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不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
2024-06-28 10:25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王玉琢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日前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为BIPM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北斗授时监测机构,中国计量院是此次北斗授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2024-06-28 10:23
育秧、移栽是人们常见的水稻栽培方式,而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进行水稻直播,是近年来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方式,但也存在出苗率较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苗破土出苗具有关键作用,是提供其迅速破土的主要动力。
2024-06-28 10:19
在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2024-06-28 10:14
Open-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