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禁毒日 | 贩毒获刑15年!请小心这些“毒手”
首页> 法治频道 > 正文

国际禁毒日 | 贩毒获刑15年!请小心这些“毒手”

来源:厦门中院2024-06-26 17:44

  6月是我国全民禁毒宣传月,6月26日是第37个国际禁毒日,今年全民禁毒宣传月的主题是“防范青少年的药物滥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有效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防范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滥用的意识和能力,厦门中院以“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为主题,先后组织“法治进校园”巡讲、禁毒小课堂等一系列活动,在立足司法职能惩治毒品犯罪的同时,积极延伸审判职能。

  庭审宣判

  2024年6月26日,厦门中院刑一庭对上诉人邓某贩卖毒品一案进行二审宣判。

  基本案情

  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间,被告人邓某为牟取利益,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在网络上贩卖毒品,并将毒品包装成“唐卡”“佛牌”等形式,以当面交易、顺风车及闪送派单等方式进行交付。

  经查,邓某贩卖甲基苯丙胺共计10余次,净重70余克

  法院判决

  一审法院认定邓某构成贩卖毒品罪,对其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八万元。

  宣判后,邓某不服一审判决,上诉至厦门中院。

  厦门中院经审理认为,一审法院认定邓某贩卖毒品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审判程序合法,量刑适当,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提醒

  

厦门中院刑一庭一级法官黄晓慧

  青春不与“毒”行,护“己”更护“家”。毒品会使人在身体上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容易感染艾滋病等病毒;在精神上,会使人沉湎于虚幻的自我体验中不能自拔,成为毒品的奴隶。

  作为新时代青少年,一要认真学习禁毒知识,认清毒品危害,自觉远离毒品;二要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三要远离不当娱乐场所和网络陷阱,提高警惕,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和礼品;四是千万不要为尝“新鲜”接触来源不明的新型饮料、“减肥药”“聪明药”等,坚决抵制不良诱惑。

  新型毒品科普

  近年来,随着我国禁毒力度的加大,毒品的伪装也更新换代,形式愈发多样,毒品披上“新外衣”、以各种旗号在公共场所招摇过市,甚至出现在青少年群体的周边,目前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如何辨别新型毒品并加以防范,已成为亟需向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普及的重要课题。下面,带大家了解一下几种常见的新型毒品。

“巧克力”

  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巧克力”,号称具有让人心情愉悦的特殊功效,其实含有氟胺酮和甲卡西酮等成分。这些药物成分具有强烈的兴奋和致幻作用,吸食后会造成焦虑失眠,引发胸痛痉挛和行为失控,被国家相关部门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名录。

“邮票”

  “邮票”是一种新型毒品,主要成分为麦角酸二乙酰胺(LSD)。LSD是一种半人工合成致幻剂,无色无气味,极易被人体吸收,致幻性强,持续时间长,容易成瘾。

“奶茶”

  伪装成“奶茶”的新型毒品,含有冰毒、氯胺酮、摇头丸等成分。服用后会让人极度亢奋,容易上瘾。它的颗粒比较粗糙,不像正常奶茶冲剂那样细腻。

“鱼油”

  经检测,这种“鱼油”含有四氢大麻酚、大麻酚、大麻二酚等成分。大麻会降低使用者思考及解决问题能力,大剂量使用,可造成幻觉、妄想、精神失常。

“果冻”

  “果冻”掺有卡西酮类、苯丙胺类新精神活性物质,这种新型毒品通常是被直接食用或是混入酒水饮料中饮用,对滥用者会产生兴奋和致幻作用,并导致其狂躁,产生偏执及被害妄想,诱发各种暴力行为,长期使用可能造成精神障碍,大量使用可诱发心力衰竭和肝肾衰竭,甚至死亡。

  电子烟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依托咪酯的麻醉作用,将其制成“烟粉”“烟油”等毒品替代品,添加进电子烟进行销售,产生严重危害。

  禁毒工作事关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社会和谐稳定

  任重道远

  下一步,厦门中院将继续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加大禁毒综治工作力度,做实“抓前端,治未病”,最大限度发挥司法审判工作的指引、警示、教育和预防作用,多措并举推进毒品问题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助力提升全民禁毒意识,共同搭建全民禁毒“防护网”。

  供稿:刑一庭

  编辑:张芯雅

  校对:洪维、黄晓慧

  责编:王惠传

  审核:安海涛

  出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融媒体中心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运河文化“慢生活”

  • 500余名中美青年齐聚鼓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利用这些特殊细胞的治疗方法,逆转视神经、大脑和脊髓损伤,恢复患者失去的神经功能。
2024-06-28 10:47
本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  6月25日,与会嘉宾在交流讨论。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不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
2024-06-28 10:25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王玉琢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日前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为BIPM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北斗授时监测机构,中国计量院是此次北斗授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2024-06-28 10:23
育秧、移栽是人们常见的水稻栽培方式,而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进行水稻直播,是近年来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方式,但也存在出苗率较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苗破土出苗具有关键作用,是提供其迅速破土的主要动力。
2024-06-28 10:19
在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2024-06-28 10:14
Open-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