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柘荣法院:四位一体 三道并行 探索“立审执”启动破产新路径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柘荣法院:四位一体 三道并行 探索“立审执”启动破产新路径

来源:柘荣法院2024-06-21 15:20

  按照宁德中院部署,柘荣法院积极探索“立审执破”互通机制新路径,通过建立完善破产企业识别机制,打通企业破产案件受理的“快速通道”,创新打造“立审执破”四位一体的破产启动新格局,最大限度发挥破产制度公平清偿和挽救重生的制度优势,以破产处置“小切口”,为推进县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打破壁垒,关口前移,开辟破产案件受理“快车道”

  2024年5月下旬,柘荣法院在对申请人某银行申请执行柘荣县某铸造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等借款合同纠纷的执行立案申请进行审查过程中,发现该公司在该院尚有其他在审查诉讼立案案件和在办审判案件,亦有执行终结本次执行案件,经破产审判合议庭研判,认为该公司具备破产原因,遂引导当事人直接申请破产清算,将案件移送破产程序。该案系全市法院受理的首例“立审执破”破产申请审查案件。

  2024年3月至5月间,柘荣法院立案庭陆续收到当事人起诉某阀门公司的案件,5月下旬,该院司法确认的涉该阀门公司追索劳动报酬案件的职工代表到窗口咨询执行事项,立案部门经审查并咨询执行局后,发现该阀门公司除了立案受理的部分案件外,还有一件执行终本案件,就目前的案件标的,该公司资产已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符合破产条件,遂引导职工代表直接申请破产。

  以上2起案件是柘荣法院前移关口,通过“立审执破”互通机制快速启动破产程序的一个缩影。“立审执破”互通机制,是指在立案、审理或执行阶段,人民法院发现具备企业法人资格的债务人存在破产原因,且法院对其破产案件依法具有管辖权,进而引导当事人直接申请破产清算,将案件移送破产程序的机制。

  一是案件识别。立案部门在收案时发现被告可能具备破产原因的,将该案标记为破产苗头案件,纳入移送破产考量范围。审判团队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发现被告存在破产苗头的,主动在审判管理系统进行关联案件检索,必要时采取询问等方式,核实被告是否存在前述情形。

  二是程序引导。立案部门、审判团队发现被告存在前述情形的,及时向案件各方当事人送达《申请破产权利告知书》,告知并依法引导当事人优先申请被告进入破产程序。

  三是联合研判。当立案部门、审判部门发现被告存在前述情形且当事人有破产申请意愿的,及时会同破产合议庭进行联合研判,初步确定案件是否符合移送破产程序的条件。

  四是及时立案。当事人提交申请破产材料后,立案部门、审判团队及时移送破产合议庭审查,破产合议庭依法审查并在法定审查期限内完成破产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即时裁定受理破产申请,原告撤诉。

  二、凝聚力量,能动司法,铺就破产案件专业化审判“高速路”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柘荣法院要求全体干警树牢“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案案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进一步提高司法服务营商环境意识。成立破产案件专门合议庭,出台《关于建立“立审保执破”协调配合机制的意见(试行)》,加强立案、审判、执行环节的协调配合,坚持自我加压,对审判和执行程序节点进行全面梳理,全力压缩办案用时、节约诉讼成本,推进审判效率提速、办案质效提升。

  二是完善保障措施。成立民营经济司法服务保障中心,出台《司法助企纾困24条措施》《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19项措施》,致力惠企暖企。加大对投资者保护力度,落实破产援助专项基金30万元。坚持问需于企,大力推进“千名执行干警进千企”和“规上企业全域行”大走访活动,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走访企业80家,为企业防控风险37个。

  三是化解商企纠纷。深度参加“1+6+N”法治服务矩阵建设,联手打造“商企(园区)枫桥”多元服务中心,在县高新区设立劳动人事争议、商企纠纷巡回法庭,促进商企纠纷联动联调,今年以来,诉前调解涉企纠纷110件,审结165件,标的达5616余万元,联合人社局、双城司法所合理利用多元解纷机制成功化解企业员工讨薪系列纠纷1起,为23名企业员工追索劳动报酬89余万元。

  三、加强梳理,府院联动,畅通“执转破”“循环道”

  一是加强案件梳理。柘荣法院在执行案件过程中,根据案件类型、特点及企业经营情况等因素对执行案件进行筛选分类,结合查控取得的企业财产清单对企业运营情况进行评估,梳理符合“执转破”条件的企业。做好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的思想工作,同时制作《执行移送破产程序案件移送申请书》,及时向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告知和征询意见,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启动破产衔接工作,让涉及执行不能案件的“僵尸企业”经法律程序有序退出市场。

  二是加强府院联动。柘荣法院加强与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推进“联合共益执破”机制深化运行,召开执转破协调会进行沟通协调,推动行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申请“执转破”和申请破产清算工作,加快推进破产程序启动。2023年以来,柘荣法院移送“执转破”审查案件8件,引导行政机关、金融机构、职工等债权人申请破产审查案件4件。

  三是加强执破循环。在执行移送破产的案件中,通过执行系统查询破产企业作为申请执行人、原告的案件,全面了解破产企业已经涉诉涉执的对外应收账款情况;通过执行系统查询已知债权人信息,掌握破产企业履行债务的具体情况,极大便利管理人全面联系债权人申报债权以及后续债权审核。此外,执行部门会根据管理人的申请,提供破产企业开户的银行账户信息、涉及破产企业的查封扣押冻结情况,便利管理人就破产企业的资产调查、处置的后续开展。2023年以来,柘荣法院协助管理人调查破产企业相关信息40余次。

  柘荣法院全力打造“立审执破”四位一体的破产新格局,建立完善立转破、审转破、执转破衔接机制,将具备破产原因或破产苗头的企业案件依当事人申请移送破产,实现立案、审判、执行与破产程序的无缝对接,深化诉源治理,力争涉破企业矛盾纠纷源头解决、实质解决、一次性解决,最大限度发挥破产制度价值,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023年以来,柘荣法院通过“共益执破”引导行政机关申请破产审查案件2件;运用“审破直通”机制,受理债权人申请破产审查案件2件;移送“执转破”审查案件8件,化解执行不能案件100余件。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运河文化“慢生活”

  • 500余名中美青年齐聚鼓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利用这些特殊细胞的治疗方法,逆转视神经、大脑和脊髓损伤,恢复患者失去的神经功能。
2024-06-28 10:47
本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  6月25日,与会嘉宾在交流讨论。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不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
2024-06-28 10:25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王玉琢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日前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为BIPM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北斗授时监测机构,中国计量院是此次北斗授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2024-06-28 10:23
育秧、移栽是人们常见的水稻栽培方式,而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进行水稻直播,是近年来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方式,但也存在出苗率较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苗破土出苗具有关键作用,是提供其迅速破土的主要动力。
2024-06-28 10:19
在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2024-06-28 10:14
Open-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