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坚决支持香港特区依法打击颠覆国家政权罪行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坚决支持香港特区依法打击颠覆国家政权罪行

来源: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2024-06-18 10:17

  近期,香港高等法院就“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案”进行裁决,16名不认罪被告中有14人罪名成立、2人罪名不成立,律政司已就1人的无罪裁决提起上诉。加上审讯前已认罪的31名被告,47名涉案人员中,包括“首恶”戴耀廷在内的45人被裁定罪成。

  此案不是一场普通的法律案件审理,它是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涉及人数最多、审判时间最长的标志性案件,也是香港首宗涉及颠覆国家政权罪案件,更是一场关乎国家安全和法治权威的大考。此案裁决也正告反中乱港势力和美西方外部势力,胆敢挑战中国国家安全底线者,必将受到法律的严厉惩治。

  祸港邪念 万劫不复

  2021年1月,香港警方针对涉嫌组织策划或参与2020年所谓立法会“初选”、实施有关颠覆国家政权活动的50余人开展拘捕行动,其中47人被起诉。

  此次被定罪的45人中,策划组织“黑暴”者有之,参加非法“占中”者有之,担任乱港组织头目者有之。这些人的共同特点,就是长期从事反中乱港活动,妄图破坏中国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确立的现行香港宪制秩序。罪恶的邪念让他们走到一起,最终走向一条不归路。

  颠覆政权 手法卑劣

  此案中大量确凿证据表明,以戴耀廷为首的反中乱港势力在2020年策划的所谓“初选”是一场通过非法手段,严重干扰、阻挠、破坏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权机关依法履行职能,旨在颠覆国家政权的阴谋行动。

  反中乱港势力实施颠覆的卑劣手法在于通过非法夺取香港立法会过半议席,无差别否决政府拨款,制造特区管治危机。他们妄图通过这种方式,迫使中央政府宣布特区进入紧急状态,使政府、社会陷入停摆,进而煽动街头运动,“有组织有计划地令香港陷入深渊,如果计划得逞,香港社会将受到极严重的冲击和破坏”。

  依法惩治 公平正义

  此案的审理前后历经118天,控辩双方得以充分展示证据和陈词,平衡兼顾维护国家安全和保障当事人权利自由。法庭在300多页判词中,依据香港国安法及相关法律,对案件涉及的各项法律争议作出明确裁决,并对裁决理由作出清晰阐释。

  无论是审讯过程还是裁决结果,都彰显了当前香港司法制度的公开透明和公平公正。法庭的裁决厘清了“颠覆国家政权罪”的定义和法律规定,宣示了特区对颠覆国家政权行为的零容忍态度,让香港维护国家安全法律体系“长牙带刺”,对香港日后同类案件裁决具有重要参照意义,影响十分深远。

  内部事务 不容干涉

  三年多来,美西方外部势力在香港特区法院审讯期间,不惜一切代价为这47人脱罪,干扰案件审讯,甚至以恫吓的政治手段和误导性言论,明目张胆干涉中国内政和香港事务,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他们不仅持续抹黑香港政治和法律制度,通过炮制涉港报告、推出涉港法案、抹黑香港自由倒退、美化乱港分子形象等方式,不断向香港特区政府施压,裁决结果宣布后,更是发起新一轮对港舆论、制裁攻势。

  然而,在铁一般的事实证据面前,美西方外部势力的任何聒噪、制裁,只会让抱守良知之士认清其“祸乱香港”“以港遏华”的险恶图谋,只会让包括广大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更加团结。

  国安港安 未来可期

  法贵必行,香港特区政府及执法司法人员以实际行动维护了国家安全,捍卫了宝贵的法治精神。事实证明,香港国安法和《维护国家安全条例》颁布实施后,香港政治生态明显改善,社会秩序得到恢复,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经济发展重回正轨,法治精神更加彰显。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我们坚信,在高水平安全的护航下,新时代列车“香港号”的车轮一定会滚滚向前、不可阻挡!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技范儿”十足的2025上海车展

  • 湖北宣布推出“神武峡”“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