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首府好“枫”景 |讨思浩警务室:构筑“123”警务服务,守护老树下的乡村平安
首页> 法治频道 > 正文

首府好“枫”景 |讨思浩警务室:构筑“123”警务服务,守护老树下的乡村平安

来源:平安青城2024-06-11 16:55

  【开栏语】

  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提升派出所“主防”质效和社区警务工作水平,呼和浩特市公安机关开展了推进落实社区警务工作规范拉练观摩会,有效激发了基层社会治理内生动力。即日起,平安青城公众号将推出“首府好‘枫’景”专栏,全方位展示首府公安派出所及社区警务室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丰硕成果,以促进成果转化为导向,不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谱写首府公安基层善治新篇章。

  讨思浩村位于城北派出所辖区最东边,距离派出所驻地约20公里。距今已有400年的建村历史,因其地理位置独特、历史悠久、交通便利、独具特色的旅游业和观光农业及餐饮业等吸引物,在旅游旺季,以110国道周边为中心,显现出游客众多,人员流动量特别大,治安多隐患的现实难题。

  为更好的服务于广大村民,城北派出所以“一个目标两个点三张网”的警务室服务理念为落脚点,按照《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社区(农村)建设标准》于2010年建成讨思浩警务室并投入使用。

  “一个目标”既打造平安乡村。作为公安机关最基层的单位,处于维护安全稳定的第一线、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城北派出所讨思浩警务室按照新时代公安工作要求,依托警务前置、警力前移,全力打造平安乡村。讨思浩警务室工作期间严格执行驻警务室制度,工作日不得少于8小时驻警时长,其余时间均由治安员等民警、辅警除所内开会或重大勤务外均在警务室及辖区内开展工作。

  “两个点”既打造社区民辅警落脚点和社区团队集结点。为全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源头预防、排查预警、多元化解机制,防范各类案事件和重点人员场所管控上,讨思浩警务室积极发挥群防群治力量,推动义警队伍规范化建设,切实把有限的警力同无穷的民力结合起来,形成联动共治局面,按照“枫桥经验”标准,开展矛排化解工作。一是建立调解组织。由其他社区民警、辅警、司法所工作人员、公职律师、警务助理、村干部以及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共同组建调解委员会,不定期开展纠纷矛盾化解工作,并及时跟进回访已调解的纠纷矛盾。二是建立信访代办点。联合讨思浩村委会、讨思浩村纠纷矛盾调解委员会、成吉思汗大街司法所、新城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内蒙古华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内蒙古新广律师事务所、内蒙古森和公证处和内蒙古维网科技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专业的法律团队做支撑,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三是以“五步”法(即第一步民意倾听法、第二步怒情冷却法、第三步情感引导法、第四步换位思考法、第五步事理明晰法)将矛盾纠纷调解到位;以“三心”(即真心、耐心、恒心)对群众服务到位,切实保障“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今年以来,已成功化解纠纷矛盾19起。

  “三张网”既织密“警防网、人防网、技防网”,做好辖区“稳压器”。在“警防网、人防网、技防网”三网联动基础上,打造多渠道联防工程,实现平安乡村的工作目标。一是织好警防网。结合辖区1034户的基础,以100户为一个单位网格,将辖区划分10个警格,开展联户联防工程。每个警格又由一名网格员或治保成员负责,每个警格同步划分成5个联户联防小组,由一名义警负责;针对110国道沿线22个临街饭店、商店等商业网点,开展联街联防工。二是织好人防网。打造“社区民辅警+警务助理+治保会成员+村干部+网格员+义警”社区警务团队,每日值班人员负责开展信息收集、矛盾化解、巡逻防控、防范宣传、隐患排查和先期应急处突工作,参与平安创建活动。三是织好技防网。依托辖区36路监控视频区开展技防联防工作,同步做到视频围墙农村全覆盖、街道安装无死角,打造出好使、管用、可复制、可持续的视频防控系统,用科技助推平安乡村建设工作。

  讨思浩警务室坚持服务理念前移,建立服务窗口。社区警务工作人员每月除勤务、会议等必要情况外均常态化在警务室开展驻点工作,将服务放在群众中间,将服务摆在群众家门口,运用互联网+指尖服务,现场指导村民通过互联网手机办理户籍业务预审核、居住证的预办理、无犯罪证明的网上开具工作,对特殊人群开展送证上门服务,摒弃以往办事效率低、群众多跑路的工作习惯;开展好送法进乡村工作。主动承担法律宣传进乡村的职责,开展防盗、防骗、防黄赌毒、防矛盾纠纷、防治安灾害事故和防溺水宣传等工作,定期进行法律培训、反诈工作培训,不断增强辖区群众法律意识,同时社区民警通过进圈入群,实时微信群解答群众问题,进行法律宣传,掌握民情民意;帮助村委会组建应急处突队伍。依托讨思浩村的实际情况,做好防火、防汛、防盗、防电诈、防安全事故“五防工作”。采取白天巡逻走访、夜间视频巡查等方式开展防范工作,发现线索苗头立即向当日警务室值班人员汇报,社区警务团队定期组织会商研判治安形势。今年以来接警21起,未发生治安、刑事案件。通过互联网办理相关业务20次,送证上门10次,组织村民,社区警务团队法律宣传5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苗头10余起。

  讨思浩警务室的门前矗立着的两颗百年老榆树,见证了村落的历史兴衰。新时代下,亦如信仰一般,讨思浩警务室也将在老树的注视下诠释为民服务的初心,汇入历史发展的长河,与老树一起彼此见证,彼此印记,共同守护平安。

  END供稿|新城区公安分局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波兰总统杜达会谈

  • 一图速览我国网络法治建设30年实践成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
2024-06-25 09:45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2024-06-25 09:50
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2024-06-25 09:49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4-06-25 09:48
与会代表表示,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2024-06-25 09:47
西南大学代方银教授团队首次获得家蚕W染色体完整基因组序列,揭示了鳞翅目昆虫W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新机制,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代方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在基因组与进化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家蚕等鳞翅目昆虫的性别调控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并为家蚕分子育种带来新的前景。
2024-06-24 02:45
育种不能停留在实验场,必须把好品种推广出去,到市场上去比拼。
2024-06-24 10:11
前不久,四川泸州市叙永县一位居民因重病住院治疗,经医保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14万元。在医疗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常规数据推送过程中,该支付信息触发了自动预警。
2024-06-24 02:45
中国海油23日发布消息,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吨,成为我国首个生产原油超亿吨的海上油田。
2024-06-24 10:11
研究人员通过氢与氘的比值分析证明,嫦娥五号月壤颗粒的最表层的水都是由太阳风高速注入月球表面的。
2024-06-24 10:11
本次建成的智慧工厂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油气行业首个完井工具制造的智能化、柔性化整装基地,投产后将用于“海弘”完井工具的智能化生产。
2024-06-21 10:28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建行业分工协同体系,重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重塑国家发展竞争优势。
2024-06-21 10:27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设备全速运转,海上风电重大项目技术攻关火热进行。
2024-06-21 10:26
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2024-06-21 10:25
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
2024-06-21 10:24
十年来,全国新增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约2000亿立方米,是上一个十年的3倍;新增耕地灌溉面积约8700万亩,全国耕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55亿亩。
2024-06-20 10:39
记者6月19日从中国船舶集团第七〇八研究所获悉,由该研究所研发设计、福建船政旗下东南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多功能运维母船“丰华23”号近日完工交付。
2024-06-20 10:38
“这些金属电极就是‘探测器’,布设电极后,就可以给堤坝做‘CT’。”将电缆接到不远处的黄色设备上,不一会儿工夫,反映堤坝内部结构的电阻率曲线就在屏幕中显现出来。
2024-06-20 10:37
广州黄埔区,已聚集有低空产业链企业51家,这些企业正通过科研与产品创新推动更多“低空经济+”场景落地,让市民切身体会到低空经济为生活带来的便利。
2024-06-20 10:36
当前,全国各地进一步学习领会大食物观,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拓展。在深入树立、践行大食物观中,科学传播应发挥重要作用,精准阐释大食物观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有效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2024-06-20 10: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