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检察官职业体验,这场沉浸式普法走心又入心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检察官职业体验,这场沉浸式普法走心又入心

来源:京检在线公众号2024-06-09 10:55

  在你眼中,检察院与检察官是什么样的?

  是《沉默的真相》中竭忠尽智、燃灯前行的赤子之心?

  亦或是《第二十条》中坚守“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责任担当?

  如果你愿意寻找关于他们的答案,让我们以法理为基,向真相出发!

  2024年6月3日,由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和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联合举办的“检教同行共护成长”检察开放日暨青少年体验式特色普法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北京市第四中学的三十名学生,怀揣着以上疑问和憧憬走进西城区检察院,开启为期四天的“沉浸式”职业体验。学生们被分为八组,安排进入八个业务部门,跟随一线办案检察官开展日常工作,在“零距离 ”观察、“亲历式”参与、“面对面”互动中,共同揭开检察机关神圣而又朦胧的面纱!

  职业体验Part 1

  研习

  为帮助同学们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初步了解检察机关组织架构和特色工作,职业体验第一步从观摩法治教育基地、聆听法治教育讲座开始。

  图为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部检察官作开班宣讲

  检察官老师们瞅准时机,为同学们精准“投喂”法律知识。

  “有些事情不能忍,校园欺凌和家庭暴力只有0次或是无数次。”

  图为在“新起点”基地未检综合办案区宣教墙,检察官向同学们介绍未成年人自护要点

  “大家看,这就是现在流行的电子烟,形式多样,让未成年人防不胜防。”

  图为西城区烟草专卖局专卖监督管理科稽查员以“防治电子烟”为主题讲授法治课

  “明知他人犯罪,还向其出租或出借银行卡,又提供转账‘刷脸’等行为的,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学生走进法院旁听案件庭审,不仅亲身感受到法庭的庄重、法律的威严,还学习了法庭审理程序和相关法律知识。

  图为学生到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旁听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件的庭审,该案由第一检察部检察官出庭支持公诉

  职业体验Part 2

  履践

  职业体验第二步引导同学们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实践者”,身临其境地参与检察业务。

  “您好,请问您有什么诉求需要我们的帮助?”

  图为学生们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体验接待当事人

  图为学生们前往北京市西城区阳光中途之家参与社区矫正检察工作

  “走,出发,我们去外调!”

  图为学生赴琉璃厂了解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调查收集文化遗产领域检察公益诉讼线索

  “好多高科技设备,这和我在电视剧里看到的提讯室一模一样。”来到刑事立案监督部门的同学,被带到西城公安分局执法办案中心,了解警用设备设施,体验刑事立案、侦查基本流程。

  “老师,这么多卷宗怎么看呀?”被分配到普通刑事犯罪检察、经济犯罪检察、轻罪检察办案部门的同学们,获得了“书记员”的身份,逐步尝试将案卷材料转化为结案报告中的一项项证据。与此同时,检察官老师细致讲解着案件概况和相关法律知识。

  “现在开庭!”模拟法庭“剧本杀”如约而至。随着法槌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激烈的唇枪舌战轮番上演。控辩双方展现出敏锐的思辨能力和出色的临场应变能力;饰演被告人的学生也充分代入角色,以饱满的感情和朴素的言语表达了自己诚恳的“悔罪”态度。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代班普法员”,下面请随我一同步入“新起点”基地。阅卷、提讯、案件讨论......未检办案组的两位同学正式上岗。从未成年人视角出发,深入浅出地展示未检综合办案区宣教、展示、办案三大功能。

  职业体验Part 3

  求索

  在职业体验接近尾声之际,市检察院和西城区检察院于6月6日组织召开了特色普法活动现场会,市人大代表及教委、团委、妇联等部门负责同志受邀参加了活动,各分院和部分基层院未检部门负责人到会观摩。

  西城区检察院介绍了六年来开展检察职业体验的创新实践。该院从2018年开始探索体验式普法形式,不断总结发展,逐步实现了三个转变:活动规模不断扩大,让更多的同学拥有“更近距离”的体验,在人员数量、时间安排、活动形式上均实现了转变和突破;活动内容不断丰富,以“更实”的内容实现“更具象化”的感受,帮助参与的同学们从以往的“倾听者”、“旁观者”转变为现在的“参与者”、“实践者”;活动理念不断更新,从“更深”的合作实现“更多维度”的发展,活动吸引了市、区两级更多领域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者的关注和加入,实现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的良性互动。

  现场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此次活动的成果短片,倾听了北京四中师生们对此次活动的切身感受和深刻感悟,大家充分肯定检察机关的工作,并就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

  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处长周凯发言

  教育从来不是一家的事情,一定要形成全社会的合力。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现场推进会上,特别提到要把社会力量引入到教育当中。西城区检察院组织的这次活动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其实已经是一个成功的经验,建议把西城区检察院的经验分享到全市其他区检察院学习。感谢检察院在学生法治教育上的辛苦付出,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次职业体验经历,把“规矩”两个字深深刻到心里。

  北京四中学生处主任、校长助理秦福来作总结发言

  感谢检察院一直给予四中的法治援助和对法治校园建设的指导,检察官们四天中的辛苦付出和精心安排,让孩子们真正走进了检察工作,学习了法律知识,领略了司法程序,理解了法治精神。检校同行,共护成长,既是呵护青少年成长,也是助力青少年成长,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机制的积极实践。希望能有更多机会与检察院开展检校协作,切实提高学生学法、知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意识,努力让孩子们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虹信万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铭发言

  检察机关开展的体验式普法活动非常务实,抓住了老百姓最关注的热点问题。希望检察机关加强与相关单位的联动协作,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为更多孩子们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

  北京市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教育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教授余清臣发言

  检察机关是高质量法治教育的重要参与者,也是《义务教育法》贯彻落实的法律监督者,本次活动,不仅仅停留在让同学们了解法条,更进一步让同学们了解到法条背后的法事、法理、法情。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员陈红发言

  这样的检察开放日活动非常有创意!开展未成年人的普法工作,“沉浸式”比“说教式”更行得通。希望能够增加检察机关开放的频次,将此次活动经验推广到全市更多辖区,让更多的同学能够从中受益。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中关村智酷双创人才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服务总监沙薇发言

  比起外在行为,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检察机关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专业,“新起点”基地里用于对涉案未成年人心理测评和心理疏导的专业设施令人印象深刻。参与此次活动能够感受到当代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法治素养,他们是未来强国建设的希望。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代检察长张军寄语

  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没有休止符,只有更强音。基于对如何更好开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法治教育的思考,西城区检察院开始探索体验式普法活动,邀请学生走进检察院,“零距离”观察,“亲历式”参与,“面对面”互动,帮助未成年人全面深入了解检察职能和工作,充分感受法治力量和新时代检察担当。希望同学们在此次活动以后,更加坚定内心深处的法治信仰,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握好法律“指南针”;更加努力地学习法律、遵守法律,做到出言有尺、行为有度,系好法律“安全带”;更加自觉地行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用好法律“护身符”。

  图为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岳向阳讲话

  岳向阳副检察长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的成效,并就做好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提出要求,一是充分认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政治责任,始终站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高度,谋划开展好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工作,为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二是持续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工作实效,开展法治教育要符合未成年人的认知规律,关注不同年龄阶段的成长需求,采取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调动他们崇法尚德的内驱力,增强他们的参与感、体验感、获得感;三是推动形成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工作合力,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通力协作,营造崇德守法的良好风尚,用法治浸润孩子们的心田,合力守护他们成长成才。

  参与活动的孩子们他们说……

  北京四中高一(6)班谢予然同学

  常言道,法不容情。在人们眼中,检察院似乎一直有着不容情理又庄重严肃的形象。但经过四天的实践体验,我意识到,法未必不容情!其中对于某些情形有很多从宽从轻处理的规定,检察机关也可以在运用、践行法律的过程中寻找到法与情的平衡。因为制定法律的人们是有情的,执行法律的人们也是有情的。

  北京四中高一(6)班计奕同学

  在接触当事人的过程中,我第一次认识到,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更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从而导致他们犯罪。所以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自觉尊法、守法、学法、用法,也要用自己的知识来提醒身边人,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北京四中高一(8)班郝晨汐同学

  这次职业体验让我对检察工作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我也看到了检察工作特别是公益诉讼检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而我也会继续坚定学习法律的梦想,争取在未来进入法律行业,弘扬法治精神,捍卫公平正义。

  “播一粒法治种子,育一方法治心田,开一片幸福之花。”普法教育没有终点,只有新的起点,致力探索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体验式普法活动,北京检察机关一直在路上!

  (供稿:市院第九检察部[未成年人案件检察部]、西城区检察院 作者:李琢玚)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二届"长城杯"信息安全铁人三项赛决赛倒计时1天

  • “科技范儿”十足的2025上海车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