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产业轻配套、编造数据……城市黑臭水体屡治不绝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重产业轻配套、编造数据……城市黑臭水体屡治不绝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4-05-29 15:36

  管网改造不进反退、编造数据弄虚作假……城市“背面”的黑臭为何屡治不绝?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5月27日披露一批水环境基础设施短板问题。在前两轮督察中,督察组一直将黑臭水体作为督察重点。此次第三轮第二批督察再次点名一些省会城市、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以及热门旅游城市,其对于污水直排、黑臭水体的治理仍不够重视,直接影响环境“颜值”。

  不治污水治河水 督察期间深夜污水直排

  江西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在全国排名靠后。2022年印发的《江西省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要求,到2022年6月底前,各设市城市要完成建成区内黑臭水体排查。

  江西省抚州市上报无黑臭水体,但督察组暗查发现,临川区文昌大道东侧长约700米的水体散发明显异味,属重度黑臭。督察发现,抚州市东乡区北港河沿岸,多处排口雨污水直排入河,当地“不治污水治河水”,不在岸上的污水收集处理下功夫,却在河道中省控断面上游建了4套水处理设施对河水进行治理。

  今年5月17日凌晨,督察组突击暗查发现,九江市经开区李家山泵站外排口大量生活污水喷涌而出,经过十里河后汇入长江,当夜20分钟即排放2784吨。监测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分别超地表水Ⅲ类标准1.8倍、12.2倍、6.3倍。经调查,该泵站今年已排放生活污水26.6万吨。

  2019年4月,国家有关部门印发《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要求,经过3年努力,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无生活污水直排口,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显著提高。

  重庆市2023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为65.21%,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个百分点。重庆市生活污水溢流问题突出。渝北区多个新建小区部分生活污水通过沟渠和箱涵直排镜湖。镜湖水质净化站一直未安装进出水水质在线监测设施,污水处理质量难以保证。

  今年3月,督察组暗查发现,镜湖入口处已形成约100米污染带,监测结果显示,氨氮浓度超地表水Ⅲ类标准9.5倍,属轻度黑臭。镜湖西侧出口水体异味明显,水面漂浮大量泡沫。

  重庆市有关部门曾印发通知,要求2019年10月底前完成城市建成区内所有排水管网空间属性排查和精细化排查工作。但该项工作进展缓慢,截至今年5月,全市污水管网精细化排查仅完成总长度的45%,对已排查出的严重和重大结构缺陷问题整治进度仅36.7%。沙坪坝区龙凤河陈家桥街道朱家桥段至虎溪河沙坪坝段约1.6公里河道存在沿河排污口31处,现场督察时,其中5个正在晴天排污。

  重产业轻配套 管网改造不进反退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在推进印染企业发展过程中,重企业集聚,轻功能配套,对集聚后污水处理设施是否匹配、处理能力是否适应等缺乏整体设计。

  诸暨市印染园区将每天产生的3万余吨印染废水排入海东污水处理厂,由于该厂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缺少针对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无法实现达标排放,每天约14万吨出水,在浦阳江形成黑色污染带,汇入钱塘江。此外,该印染园区污水管网破损比较严重,大量污水进入雨水管网,监测结果显示,雨水井水样化学需氧量浓度超地表水Ⅲ类标准6.5倍。

  在湖南,污水处理设施也没有得到重视,工作目标长期落空,管网建设改造不进反退。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2023年湖南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高于100毫克/升的规模占比应达到70%。据统计,湖南省实际占比仅为25.1%,其中,长沙市更是由2021年的35.6%下降至2023年的26.1%。

  督察发现,长沙市2023年上报已完成敢胜垸污水处理厂纳污片区管网改造,但该片区高铁新城区域仍有7处管网缺陷、错接的改造工程尚未完成;敢胜垸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不升反降,由2021年的33.9毫克/升下降至2023年的23.2毫克/升。

  湖南省96.7%以上的面积属于长江流域,湘江、资江、沅江和澧水通过洞庭湖汇入长江。监测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湘江、沅江、澧水入洞庭湖断面总磷浓度分别同比上升20.4%、72%、43.2%,洞庭湖出口断面总磷浓度同比上升38.3%。污水直排问题突出。督察发现,岳阳市城区有大量雨污合流制箱涵,污水溢流直排现象突出。据统计,2023年累计有3000多万吨雨污水直排洞庭湖。

  6年十余次反映排污问题未解决

  云南省昆明市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其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大。

  督察发现,昆明市将主城区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抽排至位于西山脚下的西园隧洞,直排沙河后汇入螳螂川,日均排放量高达13万吨,导致螳螂川水质长期为V类甚至劣V类。

  进一步调查发现,西园隧洞污水直排问题已持续多年。2018年以来,昆明市滇池管理局等部门先后十余次向市委、市政府报告相关问题,但一直未引起重视,也未推动解决。2023年8月,云南省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该问题后,昆明市仍未引起足够重视。直至此次督察进驻期间,才将部分污水回抽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实际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省会城市建成区于2017年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然而昆明市黑臭水体问题仍然突出。昆明市主城区的老海河两岸,周边污水处理厂长期超负荷运行,大量生活污水积存在河道内。现场督察发现,河道内沉积大量淤泥,水体明显发黑,异味刺鼻。监测结果显示,氨氮浓度超地表水Ⅲ类标准42.6倍,为重度黑臭水体。昆明市官渡区新螺蛳湾排洪沟尾端积存大量生活污水,氨氮浓度超地表水Ⅲ类标准9.8倍,轻度黑臭。

  湖北省武汉市后湖水质由2022年Ⅳ类下降为2023年V类。督察发现,黄陂区连通后湖的老泵站河、钓场渠道等水体长期黑臭,黄陂区既不如实公示,也未开展有效治理,武汉市有关部门也未督促整改。滠口街道大量生活污水长期直排老泵站河,形成3公里的重度黑臭水体,监测结果显示,氨氮浓度超地表水Ⅲ类标准19倍,现场臭味明显,群众反映十分强烈。

  在知名旅游城市云南省丽江市,城区的3座污水处理厂全部超负荷运行。晴天时每天有超过两万吨生活污水直排金沙江一级支流漾弓江,雨天时排放量更大。监测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总磷浓度分别超地表水Ⅲ类标准4.8倍、19倍,位于其下游的龙兴村国控断面水质长期为Ⅳ类。

  弄虚作假应付督察

  督察组抽查发现,上海市安亭污水处理厂未经水质检测,直接编造生化需氧量数据,现场督察时,企业负责人声称生化培养箱正常使用,但培养箱内只有一堆空瓶,无任何水样。

  2019年至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主城区管网排查出11281处缺陷和混错接问题,目前未整改的比例高达90%。

  澧水干流流经张家界市城区,每天5万余吨污水直排,2023年,澧水干流张家界段下游潭口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年均浓度比上游花岩断面分别上升147%、183%和132%。

  张家界市锣鼓塔污水处理厂2021年以来进水化学需氧量浓度长期严重偏低。现场督察时,进出水化学需氧量约20毫克/升,“清水进、清水出”,未发挥污水处理厂效用。

  为达到污水收集率和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的考核目标,湖南省怀化市有关部门从2021年开始,指使污水处理能力占城区总处理能力77%的全城污水处理厂编造进水生化需氧量数据,将上报数据提高至80毫克/升到100毫克/升之间,比实际的虚增50%左右。

  督察组指出,有关地方和部门解决群众身边突出水环境问题的责任感、紧迫感不强,对长期存在的污水直排、黑臭水体问题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这些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 来源:中国青年报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法治建设快速推进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大事记二

  • 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今日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
2024-06-25 09:45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2024-06-25 09:50
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2024-06-25 09:49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4-06-25 09:48
与会代表表示,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2024-06-25 09:47
西南大学代方银教授团队首次获得家蚕W染色体完整基因组序列,揭示了鳞翅目昆虫W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新机制,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代方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在基因组与进化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家蚕等鳞翅目昆虫的性别调控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并为家蚕分子育种带来新的前景。
2024-06-24 02:45
育种不能停留在实验场,必须把好品种推广出去,到市场上去比拼。
2024-06-24 10:11
前不久,四川泸州市叙永县一位居民因重病住院治疗,经医保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14万元。在医疗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常规数据推送过程中,该支付信息触发了自动预警。
2024-06-24 02:45
中国海油23日发布消息,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吨,成为我国首个生产原油超亿吨的海上油田。
2024-06-24 10:11
研究人员通过氢与氘的比值分析证明,嫦娥五号月壤颗粒的最表层的水都是由太阳风高速注入月球表面的。
2024-06-24 10:11
本次建成的智慧工厂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油气行业首个完井工具制造的智能化、柔性化整装基地,投产后将用于“海弘”完井工具的智能化生产。
2024-06-21 10:28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建行业分工协同体系,重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重塑国家发展竞争优势。
2024-06-21 10:27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设备全速运转,海上风电重大项目技术攻关火热进行。
2024-06-21 10:26
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2024-06-21 10:25
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
2024-06-21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