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武鸣:以司法力量筑牢民族团结法治基石
首页> 法治频道> 理论·实践 > 正文

广西武鸣:以司法力量筑牢民族团结法治基石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耕“三四三”工作机制,把审判执行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度融合,以司法力量筑牢辖区民族团结法治基石,取得显著成效。

  强化三个引领,民族团结进步步伐更加坚实

  以党建引领思想建设、以文化引领组织建设、以专业引领队伍建设。武鸣区法院强化“三个引领”,让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脚步更加铿锵有力。

  中华文化法治典故展示栏、民族元素丰富的家事法庭、壮锦纹饰的门牌号……走进武鸣区人民法院综合楼、审判楼,随处可以感受到民族团结文化的浓厚氛围,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干警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武鸣区人民法院作为一个有着汉族、壮族、土家族、苗族等多民族干警的“大家庭”,在历次重大民族节日中,法院多次组织干警开展民俗文化运动会、民族团结大讲堂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凝聚起民族团结强大合力,“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瑰宝,我们少数民族青年更应该自觉传承、发扬好本民族文化,让文化在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土家族干警钟小琴表示,在一次主题党日活动中,她参观了五彩壮乡文化产业园非遗馆,她深入了解壮族文化,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广西武鸣:以司法力量筑牢民族团结法治基石

图为法院干警到学校与同学们一同跳竹竿舞,体验民族文化生活。

  除了定期开展促进民族团结的主题党日活动外,该院还推出“法润沃柑红”“沃乡执行暖”“骆越山水绿”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支部党建品牌,通过“党建+民族团结”工作模式加强干警民族团结政治思想教育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效显著。2019-2022年,武鸣区人民法院7次获评市级以上有关民族团结进步荣誉,2023年获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2020年,立案庭法官韦菊获评南宁市第四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五比五争”活动模范个人。像韦菊法官一样能熟练使用壮语开展工作的壮汉“双语”法官,武鸣区法院还有32名,其中5名法官被授予广西壮汉双语法官称号,7名法官助理列入广西法院壮语后备人才库。2019年以来,该院双语法官使用壮汉双语开庭2045件,有效促进少数民族群众庭审沟通交流,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公平正义的期盼。

  创新四种模式,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更具特色

  武鸣区人民法院通过打造“沃柑法庭”、引入“赋强公证”、“推出‘武鸣红云·e法庭’”、创建“生态环保旅游巡回法庭”,四项特色举措助推民族团结工作提质增效。

  近日,双桥人民法庭将巡回法庭搬到了沃柑果园旁,法官刘芸芳熟练地使用壮语,当场成功调解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武鸣区双桥镇既是壮语标准发音所在地,也是武鸣沃柑种植的主要产区,销售季节各地各民族果商云集,极易产生纠纷。

  因地制宜,武鸣区法院在双桥人民法庭打造“沃柑法庭”。通过指导果农、果商规范签订合同,开展“沃柑审判壮汉双语”审理等活动,推动形成民族区域诚信交易的法治环境。2022年,双桥人民法庭获评第二批“广西示范人民法庭”,并入选最高人民法院服务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广西武鸣:以司法力量筑牢民族团结法治基石

图为双桥人民法庭在沃柑果园旁开庭审理一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件,并全程进行视频直播。

  因需制宜,武鸣区法院还结合辖区各族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创新使用“法院+赋强公证”解纷模式。选取精通壮汉双语的合作制公证机构开展赋强公证业务,各族群众不经诉讼程序即可凭公证机关出具的公证文书和执行证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助推民族区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该模式推行以来共化解纠纷2815件,平均每件纠纷较诉讼案件节约用时近90天,为群众节省维权费用1391.78万元。

  因人制宜,如何更好地提升基层干部的解纷能力、满足老百姓的解纷需求、赋能民族乡“五治融合”?武鸣区法院会同武鸣区委组织部打造“武鸣红云·e法庭”,构建覆盖全城区60个机关单位,13个镇和220个村(社区)基层干部的三级音视频双向共享普法平台,推行“五个一”工作法,促进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武鸣红云·e法庭”自2023年3月启用以来,打破了法治宣传教育的时空界限,为1.3万名党员开展线上解纷活动33次,典型案件庭审8次,法治微讲堂4次,上传学法资料30部,录制法治宣讲音频76条。

广西武鸣:以司法力量筑牢民族团结法治基石

图为法院干警在“武鸣红云·e法庭”开庭审理案件。

  因绿制宜,助力民族地区环保旅游双提升。武鸣拥有丰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资源,辖区内的大明山更是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武鸣区法院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坚持恢复性司法理念,通过开展生态环保旅游巡回法庭、组建环境资源审判团队、探索一体化环资纠纷办理模式等措施,用专业化审判厚植民族地区生态底色,至今共审结相关案件280件。

  抓实三项举措,民族矛盾诉源治理更为高效

  “声音”普法正当时、“瓦哆”窗口服务好、“无讼”文化润人心、……三项“抓前端”延伸司法服务的举措,成为治理地区民族矛盾“未病”的有效措施,守好一方民族团结的好“枫”景。

  “中华的传统,人人讲诚信,买卖需公平,履行好合同。”大明山脚下传来一阵悠扬的歌声,这是武鸣区法院干警利用“大明山歌圩”的民族节日契机将民法典知识改编成山歌传唱。

  除普法山歌外,法院干警自编自导自演的普法小短剧将“枯燥说教”变为“生动演绎”,自制的“三月三”普法短剧《西游记骆越国奇遇》等8部短剧在各平台累计播放量共计近20万次,让群众领略到极具壮族特色传统文化的同时,在寓教于乐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中国法院“二十四节气”——大暑·北回归线上的“沃柑法庭”》《柑甜》等短片,成为用法院故事诠释民族团结进步的缩影。

  武鸣区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和三个人民法庭的诉讼服务大厅,都设有“瓦哆(壮语)服务窗口”。窗口配有熟悉法院工作、掌握本地方言的法官助理,用壮语为办事群众提供导诉、立案审查、诉前调解、材料收转、申诉信访等全流程服务。自2022年窗口设立以来,已累计为2300余名壮族群众提供司法服务,指导书写法律文书198份,民事立案356件,获得群众的交口称赞。

  除此之外,武鸣区法院还积极开展“无讼、少讼村屯(社区)”创建工作,在化解涉及少数民族的矛盾纠纷时,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以无讼文化基地为载体,厚植无讼法治土壤,大力弘扬孝老爱亲、重义守信等传统美德,涵养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村风。目前辖区内已打造11个无讼村屯、社区、企业、校园。

  众手浇灌团结花,同心掬得满庭芳。武鸣区人民法院将继续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贯穿于立调审执等工作环节,践行于法院工作的各个方面,唱响民族团结进步发展主旋律,传播民族团结进步正能量,为各民族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促进各民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王玉梅 刘雪蕉)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数读我国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网络执法成绩单

  • 中国体操队备战巴黎奥运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利用这些特殊细胞的治疗方法,逆转视神经、大脑和脊髓损伤,恢复患者失去的神经功能。
2024-06-28 10:47
本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  6月25日,与会嘉宾在交流讨论。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不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
2024-06-28 10:25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王玉琢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日前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为BIPM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北斗授时监测机构,中国计量院是此次北斗授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2024-06-28 10:23
育秧、移栽是人们常见的水稻栽培方式,而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进行水稻直播,是近年来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方式,但也存在出苗率较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苗破土出苗具有关键作用,是提供其迅速破土的主要动力。
2024-06-28 10:19
在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2024-06-28 10:14
Open-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