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0元地摊货摇身一变成大师之作卖60多万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200元地摊货摇身一变成大师之作卖60多万

来源:法治日报2024-05-23 09:31

200元地摊货摇身一变成大师之作卖60多万

解构谢留卿犯罪集团以公司经营模式销售“藏品”实施诈骗套路

漫画/李晓军

  ● 为了实施诈骗,谢留卿犯罪集团设计了一套极具蛊惑性、欺骗性的诈骗套路,环环相扣,被害人根本没有招架之功,像是走进了迷宫,最终钱财被骗尽,甚至卖房、借高利贷购买

  ● 通过虚构产品作者、生产工艺、拍卖记录、馆藏记录等,虚构授权、监制、出品、鉴定、防伪等证书,让被害人误以为产品是大师亲自制作,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 这类犯罪以中老年人为目标群体,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实施诈骗,反复诱骗被害人购买涉案产品,或者向同一被害人多次推销,以致多名被害人债台高筑、卖房还债,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案件的依法审判,维护了公平正义

  本报记者 李光明

  伴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备受关注的谢留卿犯罪集团诈骗一案尘埃落定。

  5月22日,安徽省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二审进行公开宣判,以诈骗罪判处谢留卿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一千五百万元;判处刘艳芳等43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二年至拘役六个月不等刑罚,并处罚金;对陈丹等11名犯罪情节轻微的被告人免予刑事处罚,对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王梦阁等8名被告人宣告无罪。

  2012年以来,以谢留卿为首要分子的犯罪集团,以公司为掩饰,以虚构价值或升值空间的所谓“藏品”为诱饵,采取虚构产品限量稀缺、权威发行、名家亲作、冒充拍卖行、承诺回购、合买投资、虚假代持等一种或多种组合式、渐进式的销售套路,通过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层层设套、步步引诱等方式,诱骗被害人购买产品实施诈骗,骗取安徽、黑龙江、北京、内蒙古等近20个省(区、市)众多被害人钱款共计1670余万元,致使很多被害人倾家荡产、债台高筑、妻离子散,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

  谢留卿诈骗犯罪集团以公司经营模式销售“藏品”实施诈骗,极具欺骗性、隐蔽性、危害性。《法治日报》记者对案件进行深入了解,解构其诈骗套路,以期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到此类犯罪的骗术,避免上当受骗。

  实施“套路式”诈骗

  让被害人深陷其中

  “想都想不到,仅仅通过看电视广告买了一次纪念品,就被缠上了,在销售顾问的诱骗下,不停地购买他们推荐的中金公司‘藏品’,直到发现上当受骗。可惜此时已经晚了,我们中很多人已经被骗得倾家荡产,生活陷入困境。”很多被谢留卿犯罪集团诈骗的被害人回忆起被骗的经历,仿佛做了一场挥之不去的噩梦。

  被害人秦某龙在陈述中说,自己曾在网上购买过中金公司的瓷瓶,此后不久就有自称是中金公司的销售顾问联系他,推销各类所谓“藏品”,以“藏品”出自大师之手、限量稀缺、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几倍甚至几十倍升值空间为由,诱使他购买。

  “有时候我对推销的‘藏品’比较犹豫或表示没有钱购买,就会有自称拍卖行的人联系我,称拍卖行正准备举办一次拍卖会,问我手里有没有相关‘藏品’,并告知这些‘藏品’可以拍出的价格,而所谓的‘藏品’正是此前向我推销的产品。他们在极力夸大收藏价值的同时,还表示会帮我安排拍卖,促使我借钱、贷款购买。”秦某龙说,然而,真正找这些拍卖行的人要求拍卖时,他们又会找各种理由推脱,最后干脆联系不上了。

  被害人哪里知道,这些不过是谢留卿犯罪集团诈骗套路的某个环节罢了。为了实施诈骗,该犯罪集团设计了一套极具蛊惑性、欺骗性的诈骗套路,环环相扣,被害人根本没有招架之功,像是走进了迷宫,陷入诈骗的套路难以自拔,最终钱财被骗尽,甚至卖房、借高利贷购买。

  这套骗术围绕骗取客户(被害人)购买“藏品”为中心,设计“话术”体系和诈骗流程。对外销售“藏品”统一以“北京中金收藏”名义,公司(犯罪集团)设立人事部、策划部、接线部、核单部、市场部、质检部等部门相互配合,实施诈骗:

  先是通过收集到的信息,对客户的购买力、收藏兴趣爱好等进行详细分类并跟踪;再由客服人员按照犯罪集团培训的“话术”方案,从培养与客户的所谓“感情”开始以获取客户信任,通过在电话推销和微信聊天推销“藏品”,用稀缺、具备收藏价值、可迅速升值等常规诈骗虚假“话术”对被害人反复洗脑;如果常规诈骗手段未能得逞,当客户犹豫不决时,客服人员再使用承诺回购或帮助拍卖、谎称合买、冒充外地拍卖行等特殊手段,瓦解客户的心理防线,坚定被害人的购买意志,最终达到诱骗客户购买的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该犯罪集团各部门在实施诈骗过程中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形成了一整套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缺一不可的“套路式”诈骗流程。

  “公司‘话术’是策划部编辑的,主要是介绍‘藏品’作者的技艺高超,社会地位高、威望高,体现很稀缺、收藏价值很高,让客户觉得可以投资,以后可以卖出高的价格。”该犯罪集团客服二部主管常某在供述中称,客服使用的特殊“话术”有“抢名额”“冒充同行报高价”“冒充公司高层”“冒充拍卖行”等,“公司要求每个客服部门都准备几个外地手机,平时放在部门总监那里,用于客服人员模仿外地同行打电话给客户,冒充外地同行、冒充外地拍卖行人员报高价。据我所知,公司从来没有回购或帮助客户拍卖过‘藏品’。”

  为便于实施诈骗以及逃避查处和打击,谢留卿先后在郑州、北京等地以他人名义设立多家公司,并以“北京中金收藏”名义进行销售,有意隐瞒公司实际经营地点等真实情况,不以公司的名义向被害人开具发票;隐瞒员工真实信息,不以中金鼎盛公司名义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甚至使用魔音手机,统一使用化名,欺骗被害人;通过使用“话术”拖延退货、拉黑客户等方式处理“问题客户”,使被害人退货无路、维权无门,最终实现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目的。

  虚构事实名人站台

  大路货变稀缺藏品

  尽管谢留卿犯罪集团设计了一套看似天衣无缝的诈骗套路,但是仍然有不少被害人一开始并没有轻易上当。

  摧毁这些被害人最后防线的,除了客服人员巧舌如簧的“话术”外,还有一些“眼见为实”的骗局和那些以假乱真的“藏品”。

  被害人李某智在陈述中说,中金公司一个自称叫“李冰”的销售顾问开始向他推销产品时,自己不是很相信。在“李冰”邀请下,他和妻子去山东参加了齐白石后人举办的展会,“李冰”在场接待,让他相信中金公司是一家正规的公司。此后不久,“李冰”又邀请他参加在北京鸟巢举办的徐悲鸿诞辰120周年展会。在这次展会上,“李冰”向他推荐了一套“××瑰宝大全套”邮票,称市场价是三四十万元,展览优惠价168000元,只有几套,如果不买就会被别人买走,他经不住诱惑现场刷卡购买了一套。

  此后,李某智对中金公司深信不疑,总共花200万元左右购买了100多件“藏品”,直到公安机关上门调查了解情况,他才知道自己上当受骗。这些钱除了家里积蓄外,大部分是李某智借的,现在房子还抵押在银行。可惜的是,他没能等到谢留卿犯罪集团案二审宣判这一天,便去世了。

  找名人站台,利用名人效应提高可信度,是很多诈骗公司的惯用伎俩,谢留卿犯罪集团也不例外。中金公司经常在北京举办一些展会,邀请一些知名运动员、影视明星、知名书画艺术家等参加活动,以此让人们产生错觉,“这些名人都来了,他们销售的‘藏品’应该是货真价实的”。

  眼见的不一定是真相,更加迷惑被害人的还有那些以假乱真的所谓“藏品”。

  徐某云在江西景德镇瓷器市场经销瓷板画、瓷器等。他在证言中说,谢留卿看中了他店里卖的一款普通瓷板画《湖山烟云》,让他批量生产,“谢留卿自己再去找占某某冠名、监制”。所以,《湖山烟云》这个产品,画是不同画师流水线作业手绘的,占某某的签名是印刷上去的,“最后做好的产品由谢总(谢留卿)拿给占某某把关,在监制、创作证书上签字”。

  徐某云还根据谢留卿的要求,为他生产了一款《吉祥如意》瓷板画。

  与此同时,谢留卿还看中了徐某云隔壁店的瓷板画。该店主吴某松在证言中说,谢留卿看中了其店里卖的瓷板画《花开富贵》和瓷瓶《瑞雪兆丰年》,定制了300个左右。同样由吴某松生产,谢留卿找占某某监制并出具签名证书。“占某某不参与产品的制作,他没有来和我对接过生产产品的事情。”

  如此,由这三个山水题材的瓷板画组成的所谓“粉彩三绝”便成了稀世难得的“藏品”,身价涨了百倍。有证据表明,有位广州买家竟花了67.8万元购买。

  “这个瓷板画我只设计了样式,不是我制作的。我稍微把这三个作品的色彩、构图微调改良,交给他们生产,原版是外面来的。我没有参与生产过程,东西是怎么做的,在哪里做的,什么工艺我都不清楚。创作证书上面的名字是我签的,印章也是我自己盖的。”占某某在证言中说,这三个瓷板画的原版是华阳风格的,“华阳是我们这里的一个陶瓷市场,我们管他叫‘大路货’,路边摊卖的东西”。

  占某某还在证言中表示,“粉彩三绝”没有升值空间,这些都是几百个上千个批量生产的,艺术价值也不高,就是给普通老百姓买回家看看的,不属于收藏范围。

  让普通的流水线作业、批量生产的大路货、地摊货,摇身变成大师之作、稀缺限量的“藏品”,到这里还不算完,在销售环节还会有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操作,对作者进行虚假包装,对“藏品”的收藏价值、升值空间进行虚构等。

  经法院审理查明,谢留卿犯罪集团虚构产品价值或升值空间的主要方式有:虚构产品作者、生产工艺、拍卖记录、馆藏记录等,虚构授权、监制、出品、鉴定、防伪等证书,虚构作者名气、头衔、成就等。谢留卿等人让大师在印好的产品证书上签名,冒充其作品,同时谢留卿安排策划部人员虚构大师作品的拍卖价格,或者虚构该作品已经被某博物馆收藏,让被害人误以为产品是大师亲自制作,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某些字画的作者仅是普通画家或业余爱好者,谢留卿对其进行包装,宣称其是中国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徐悲鸿的再传弟子等虚假头衔,虚构其作品被北京首都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永久馆藏,几十家权威媒体对其进行专访,其作品曾被拍出几十万元高价等,让被害人相信该画家的作品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有证据显示,两幅仅值200元左右的画作,他们实际销售的价格高达60余万元,相差3000倍,一些所谓“大师”等名头都是谢留卿犯罪集团一手包装的。

  谢留卿犯罪集团被查后,一位曾被包装成“大师”的作者,因在北京摆地摊卖画已经难以度日,检察机关找到他调查取证时,他正在老家种地。

  调查显示,谢留卿犯罪集团用以诈骗的“藏品”基本上都是采用这样的套路问世的,从几百元、上千元的地摊货摇身一变成了大师之作,身价几十倍上千倍地暴涨,为该集团实施诈骗打下了基础。

  贯彻宽严相济政策

  二审依法改判有罪

  “我是一名门卫,一个月工资2000元左右,被中金公司客服‘忽悠’购买了‘藏品’,花光了全部积蓄,还用房子抵押贷款购买。现在房子被卖了还贷款,只能租房住。”被害人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繁阳镇居民陈某进说,儿子因智商低生活不能自理,听客服说“藏品”能赚大钱,就想买了以后拍卖赚了钱留给儿子养老。

  像陈某进这样抱着致富心理购买“藏品”的被害人不在少数,他们中很多人被骗得一贫如洗、债台高筑,积蓄被骗光、房子被抵押不说,有的妻离子散甚至含恨去世。

  而谢留卿犯罪集团却“挣得”盆满钵满,作为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各个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谢留卿自不用说。犯罪集团其他成员按照职务、分工也获得了巨额不义之财。公司总经理刘艳芳供述称,2015年其拿了70万元左右,2016年拿了200多万元。

  “总监的提成是整个部门销售业绩的1%。我从2015年开始任总监,一年收入是30多万元,有一年的收入50多万元,平均一年收入40多万元。”客服二部总监刘某供述说。

  除了客服人员主要拿销售提成,100万元可以提成十几万元外,送货上门的配送员收入也很可观。配送员朱某恩供述称,每月保底2750元,送货还有提成,每月提成七八千元,此外上门推销也能拿提成。

  在发现被骗后,2016年10月27日,被害人陈某进向繁昌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报案。经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谢留卿犯罪集团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浮出水面。侦查、起诉、审理期间,又有全国各地的被害人报案,涉及安徽、黑龙江、北京、内蒙古等近20个省(区、市),诈骗金额高达1670余万元。

  2018年8月15日,繁昌县人民检察院向繁昌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被告人谢留卿等63人犯诈骗罪。2021年2月1日、3月12日,繁昌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谢留卿、刘艳芳等21人有罪,对42人宣告无罪。

  一审判决后,芜湖市繁昌区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21名被告人提起上诉。二审立案并案审理后,检察机关指导公安机关补充了大量证据。二审期间,芜湖市人民检察院共提交卷宗66本,补充了大量文字、电子、视听等证据。

  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月20日,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庭审历时40天,2名被害人诉讼代表人、60名原审被告人以及辩护人参加庭审。

  2024年5月22日,芜湖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谢留卿等63人诈骗抗诉、上诉一案进行二审宣判。法院认为,谢留卿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组织、实施多起诈骗活动,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本案参与人数众多、主要成员稳定、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形成以谢留卿为首要分子,刘艳芳、张红芳为主犯,其他参加者为一般成员的犯罪集团。法院根据查明的事实及证据,综合考虑各被告人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及认罪悔罪表现,依法作出前述判决。

  值得注意的是,一审判决宣告无罪的42名被告人中,有34人被改判有罪;刘某婷等4人一审认罪认罚被宣告缓刑,但在二审庭审中翻供,均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我们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注重区分案件性质、情节,坚持全案考察、综合衡量、精细权衡,当严则严,当宽则宽。在一审判决基础上,对犯罪集团首要分子谢留卿增加两年有期徒刑,其他主犯也适当增加了刑罚;一些从犯适当减轻了刑罚,或宣告缓刑;有11人免予刑事处罚,8人宣告无罪。”合议庭法官说。

  合议庭法官介绍,上诉不加刑原则是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原则,即被告人提出上诉的刑事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以此保障被告人依法行使上诉权,以利于案件的正确处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但是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本案一审宣判后,检察机关对全案提出抗诉。检辩双方均提供了大量新证据,二审法院经庭审举证、质证,依法认定本案构成诈骗犯罪集团,增加认定部分被告人构成诈骗罪并依法予以改判,符合法律规定。

  随着谢留卿犯罪集团诈骗一案二审终审,围绕此类新型犯罪的争议也将告一段落。这类犯罪以中老年人为目标群体,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实施诈骗,反复诱骗被害人购买涉案产品,或者向同一被害人多次推销,甚至明知被害人家庭境况差需要借贷,仍持续对其实施诈骗,以致多名被害人债台高筑、卖房还债,给家庭、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案件的依法审判,维护了公平正义。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夕发朝至!京港、沪港间开行高铁动卧列车

  • 乌鲁木齐:“游牧文化旅游节”开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2024-06-12 09: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2024-06-12 09:19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2024-06-12 09:17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2024-06-11 14:27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2024-06-11 10: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