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分级分类干预处置校园欺凌事件
首页> 法治频道> 法眼观察 > 正文

分级分类干预处置校园欺凌事件

来源:法治日报2024-04-03 09:47

  刚刚过去的一周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教育部在部署校园安全教育工作时,要求各地结合地区实际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广泛开展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防治、心理健康等专题教育,提高广大中小学生法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对校园欺凌事件予以有效治理,既是维护未成年人正当权益的重要举措,也是未成年人法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为有效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校园暴力,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治理方案、指导意见等,指导中小学校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在多部门的合力推动下,校园欺凌和暴力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不过,近段时间以来个别极端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也反映出,对校园欺凌的治理仍需持续开展,并要强化相关主体责任、改进防治方式机制。

  所谓校园欺凌,是指欺凌方恶意、长期地欺压侮辱攻击被欺凌方,致使被欺凌方产生身体、财产、精神层面的痛苦或损害,主要包括言语欺凌、肢体欺凌、关系欺凌、网络欺凌等形式。学界根据欺凌的发生阶段和严重程度,一般将其分为欺凌萌芽、标准欺凌、严重欺凌三种类型。从实践来看,欺凌事件在初期如果未得到适当干预,很有可能升级为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为此,准确认识校园欺凌行为在每个阶段的特征,进而由适当的主体加以分级分类干预,是现阶段科学有效遏制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良方。

  校园欺凌萌芽阶段主要表现为骚扰、轻微肢体攻击等,较易混淆于未成年人之间的打闹行为。对该阶段的发现与介入,是防止校园欺凌事件升级的“黄金时段”,应当引起学校、家长的重视。在界定时,主要判断相关行为是否明确、持续地给被欺凌方造成身体或心理的不适感、痛苦感。一经发现,老师应当马上与涉事双方未成年人沟通,对欺凌者予以警告批评,对被欺凌者进行安抚疏导。同时应与双方家长取得联系,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教育引导涉事未成年人。

  如果欺凌萌芽阶段未得到有效干预,则可能演变为标准欺凌行为。通常表现为违背他人意愿,反复采取殴打、辱骂、诽谤、排斥孤立等攻击行为,并造成被欺凌者的身体或精神痛苦。发生此类事件时,学校首先应当立即制止欺凌行为,并通知双方监护人。其次,学校应立即了解欺凌事件情况、收集证据,向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公安机关报告。对较轻的欺凌行为,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督导下,由学校对欺凌者进行纪律惩戒;对于已经构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不良行为的,学校、家长应当配合公安机关对欺凌者予以劝诫、管束;对于构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由公安机关采取训诫、责令赔礼道歉等矫治教育措施,学校、家长监督欺凌者定期向公安机关报告活动情况。同时,学校有义务为欺凌事件的双方提供心理辅导,必要时应会同公安机关为欺凌者联系社会观护组织,在适当场所对其进行教育管束。

  对于严重校园欺凌及其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则应上报,由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结合事件情节、次数以及欺凌者的悔过态度、年龄等因素进行评估,决定是否让欺凌者进入专门学校接受专门教育。如果欺凌者已满12周岁未满14周岁,在严重校园欺凌、校园暴力中犯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的罪行,导致被欺凌者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导致被欺凌者重伤并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可以追究欺凌者的刑事责任;对于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在校园欺凌中犯有刑法专门规定的故意杀人、强奸等八种罪行的,同样应当接受刑事处罚。此外,被欺凌者还可以要求欺凌者对其造成的身心、财产损害进行民事赔偿。

  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的防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作。应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各类型、各阶段的欺凌行为,在日常教育中从前端发掘杜绝欺凌萌芽的着力点,以纪律约束处理轻微欺凌行为,以法治手段严惩造成严重后果的欺凌者。同时,借助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全面引导未成年人珍爱生命、尊重他人,从而以各方合力共同为未成年人打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作者:褚 宁,系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副教授)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 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