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AI“复活”未获逝者家属同意 目的是为推销相关课程  “复活”已逝明星在网上成了一门生意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AI“复活”未获逝者家属同意 目的是为推销相关课程  “复活”已逝明星在网上成了一门生意

来源:法治日报2024-03-22 09:41

漫画/高岳

  ● 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表示,AI“复活”已逝明星事件的本质,很可能就是某个AI团队或者个人的炒作,博流量、未来甚至可能把各位明星的粉丝当“韭菜”收割

  ● 购买980元的门徒课程,内容包括一本《AI复活门徒手册》,掌握基础技术原理并学会使用AI复活工具,赠送价值2999元的换脸课程。想要学习制作更为逼真的逝者视频并配上相似度很高的语音,则需要支付19800元

  ● 科技发展的边界应该在维护社会法治、保护个人权益和确保伦理底线的前提下进行。数字“复活”技术的推广需要更多的监管和规范,既保证技术的创新,也要保障人类的价值和尊严,可以通过“软法”比如行业标准、企业自律行为等,在实际操作中发挥规范作用

  本报记者  赵 丽

  本报实习生 李纪凡

  多位已逝明星的AI视频近期频繁出现在短视频平台上。视频中,AI李玟表示“希望你们都能活得很好”,AI高以翔称“你们的每一个留言、每一份关怀我都感受到了”,AI乔任梁也在跟粉丝们问好。

  但此类AI视频随即引起逝者家属的反对,有明星家属要求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表示严厉谴责并坚决抵制该行为。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用AI“复活”逝者已经成了一门生意。受访专家建议,AI“复活”已逝明星,包含着我们对于记忆、死亡和个人权利的思考,无论在逝去的亲人还是名人之间,都存在许多值得讨论的伦理和法律问题。总体而言,科技发展的边界应该在维护社会法治、保护个人权益和确保伦理底线的前提下进行。

  多位明星被AI复活

  未经同意涉嫌侵权

  已逝明星被AI“复活”一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据媒体报道,乔任梁被AI“复活”后,其父亲表示,已经看到网上传播的影像,不能接受并感到不适,希望对方尽快下架,“他们未征得我们同意,这是在揭伤疤”。高以翔的家人也通过其生前经纪人表示,不希望高以翔的肖像被他人任意使用,严厉谴责并坚决抵制该行为,若不立即停止侵权行为,会采取法律行动。

  记者注意到,3月16日晚,发布AI“复活”明星视频的博主称:“因为用AI‘复活’已逝明星涉嫌侵犯他们的肖像权,接下来,无法随意替大家‘复活’明星了。”不过,该博主还表示,会继续服务好那些希望通过AI技术“复活”亲人的粉丝们。

  目前,记者在一些视频平台上仍能看到已逝明星在AI视频中表达着他们的“想法”。AI高以翔称:“听说我离开的这段时间里,有人开始健身,有人学会了做饭……我不在你们身边,但我一直在另一个世界陪伴着你们。”AI姚贝娜称:“我去的地方还是能尽情歌唱。”AI科比用英语表示:“很高兴以这样的方式再次和你们相见。”

  在数字“复活”领域工作的吴庆(化名)仔细翻看了AI“复活”明星的相关视频后直言,这些所谓的AI“复活”明星,基本属于简单的照片+通用的声音+通用的文案处理,并不能达到“复活”逝去人个性的需求。

  吴庆认为,被AI“复活”后的李玟、乔任梁、高以翔等明星在视频里所说的话大意如出一辙,比如AI李玟的台词:“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你们的爱。”有不少李玟的粉丝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制作者并不了解李玟生前的遭遇。换句话说,上述视频只是还原了某部分人或者某个人想让大家看到的关于李玟、乔任梁、高以翔被AI“复活”呈现的状态,而并未还原3位往生明星自身的状态。

  “甚至可以说,制作者利用人工智能,把一些已逝明星傀儡化,通过AI‘复活’他们然后赚取流量。”吴庆说。

  调查中,多位受访业内人士向记者表达了同样的观点:“AI‘复活’已逝明星事件的本质,很可能就是某个AI团队或者个人的炒作,博流量、未来甚至可能把各位明星的粉丝当‘韭菜’收割。”

  吴庆解释说:“包括包小柏在内的真正‘数字复活’案例中,是使用AI技术把故去的往生者说过的话、使用过的文字、生前的视频等元素录入电脑数据库里,并通过人工智能进行学习、计算、归纳和模型化、最后进行机械智能运算和预估生成新的元素,以达到把往生者‘复活’的目的,委托人都是往生者的亲人。”

  在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郑宁看来,为保障逝者的人格权益,制作方只有经过逝者继承人的同意才能进行AI“复活”操作。同时,制作方在利用AI技术“复活”逝者时,还需要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比如制作出来的形象与实际偏差太大,对用户逝去亲人的形象造成一定扭曲等,则有可能侵犯逝者的名誉、肖像等相关人格权益”。

  北京嘉维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提到,未经近亲属授权生成的AI“复活”视频,无论是否以营利为目的,都已经侵犯了已逝明星的肖像权益。近亲属可以向发布侵权内容的网络平台发出通知,要求平台采取删除、屏蔽链接等措施。根据民法典规定,若平台未及时删除侵权内容,将对损害扩大部分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郑宁认为,未经授权使用他人肖像制作AI产品本身就是违法的,如果还借机引流、变现,就是连续性的违法行为,可以根据网络安全法和《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如果侵犯了逝者的肖像、名誉、荣誉、隐私等,可以依据民法典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以名人效应打广告

  980元可买门徒课程

  记者注意到,在相关视频下架之前,评论区中有不少博主的置顶消息是AI“复活”推广收徒、AI视频收费等话题。

  “不难看出,这是一种利用名人效应为自己的产品打广告的行为。”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常莎说。

  除了AI“复活”已逝名人,社交媒体中也存在利用AI技术制作当红明星、历史名人、各界翘楚的照片,效果甚至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得到了众多粉丝的追捧,甚至希望能够用来当手机壁纸、社交账号头像等。

  记者按照上述评论区的广告推荐,通过某电商平台联系到了相关客服,表示自己希望获取一些名人素材发布到社交媒体上。客服回应道:“我们提供的素材价格在48元至298元之间不等,具体取决于您需要的内容和质量。”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AI素材的用途,记者随即问道:“你们给艺人的粉丝做过照片吗?”上述客服表示:“所制作的图片都具有高度观赏性,受到粉丝们的欢迎,但绝对不会涉及诋毁或诽谤明星的情况,您可以放心使用。”

  不过,对于记者“这样做是否合法?担心侵犯肖像权”的疑虑,客服则反问:“您是自己用吗?如果是自己用就不牵扯这些问题。”

  当记者进一步追问:“如果我想制作一组以假乱真的已逝名人照片,是否可行?”客服回答说:“技术上是可行的,但是这个风险比较大,因此收费标准会相应提高。”在记者想要进一步了解相关业务时,对方似有警觉不再回复。

  经过沟通,记者发现,发布AI“复活”明星的视频,是短视频平台上这些制作者招揽客户的一种方式,一些制作者的主页显示承接“数字人”制作、“复活”已逝亲人等业务。记者以AI视频潜在购买者或合作者的身份咨询了这些制作者。一名制作者表示可以制作已逝明星的AI视频,“只需提供已逝明星的照片及想表达的话即可定制,30秒内89元”。AI视频制作完成后,购买者可以发布在视频平台上,视频制作者征求权利人同意后也会发布在其账号上。

  还有此类团队在招学徒和代理。

  为深入调查,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私信添加了某自称为AI复活师的社交媒体账号。根据其介绍的AI复活师门徒计划,针对不同群体如宝妈、白领、学生等,只要有意学习AI技术、创业或干副业,就可以购买980元的门徒课程。

  课程内容包括一本《AI复活门徒手册》,掌握基础技术原理并学会使用AI复活工具,赠送价值2999元的换脸课程。学完课程后,学员可以制作逝者照片的说话视频并用AI配音,该项目售价为198元。总部每天会派发5至50不等数量的订单,每完成一个订单可获得50元的分成。另外,想要学习制作更为逼真的逝者视频并配上相似度很高的语音,则需要支付19800元。据了解,付款方式为直接支付,没有合同,课程在3天内就能学完。

  此外,还有广告称,要成为AI“复活”代理,需向其交980元,由该团队提供视频并制作,代理在外接单,该团队向代理的报价是价格表的6折,差价是代理的收益。

  加强技术监管规范

  必须坚守伦理底线

  采访中,有法律从业者提到,AI“复活”已逝明星会产生一系列法律问题。

  有律师提出,对于已逝的公众人物来说,未经授权,利用逝者生前留下的作品训练AI工具、推出打着逝者名号的“数字人”,可能涉及不正当竞争的问题。比如,使用乔任梁、李玟等已逝艺人的作品训练模型并形成付费作品的操作,可能超出了合理使用的范畴。虽然用他人指定作品训练AI是否侵犯著作权依然存在争议,但从不正当竞争的角度来看,AI生成的作品和图像,的确会和通过继承获得作品相关权利的近亲属产生竞争关系,也有可能和艺人生前授权进行合作的其他经纪机构、演艺公司的利益产生冲突。

  “伦理是一切的基础,只有符合伦理的科技,在法律的制约和监督之下,才能有序发展和进步。”常莎说,在本人及其近亲属没有同意的情况下,将艺人形象AI化,可能造成对逝者的不敬、对亲属的精神损害。

  “任何诈骗或侵权的违法事件,都有具体的施害者,把握核心事实,运用现有的法律规则予以追究。在此过程,AI其实只是工具。”在郑宁看来,总体而言,科技发展的边界应该在维护社会法治、保护个人权益和确保伦理底线的前提下进行。数字“复活”技术的推广需要更多的监管和规范,既保证技术的创新,也要保障人类的价值和尊严,“可以通过‘软法’比如行业标准、企业自律行为等,在实际操作中发挥规范作用”。

  郑宁还强调,签署合同也是重要的一环,在合同中必须明确规定“数字人”的财产权等权利属于个人而非企业。此外,合同还应包括对违约责任的详细规定。如果发现合作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应及时向主管部门进行举报和投诉。这种举报可以帮助维护整个行业的合法秩序,保障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抗战中流砥柱 复兴坚强核心

  • 浙江嘉兴:夏日烟火集助力夜经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
2025-08-05 10:16
黄皮、龙宫果、嘉宝果、蛇皮果……不少爱吃水果的消费者发现,无论是在线下超市里,还是在线上购物软件里,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众水果越来越多了。泰国的榴莲、山竹都是很热门的水果,我们在泰国采购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榴莲果园里会混种一些龙宫果的树木。
2025-08-05 10:15
》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2025-08-05 10:14
近30年来,程芳琴带领团队聚焦煤、电、冶等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致力于工业固废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技术链条,让工业固废逐步从环境负担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25-08-05 10:13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Scholberg的COHERENT探测器首次利用了一种名为相干散射的现象,即中微子与整个原子核发生“散射”,而不是与构成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
2025-08-05 10: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