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诚意正心 明德向善 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首页> 法治频道> 理论·实践 > 正文

诚意正心 明德向善 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来源:光明网2024-03-21 13:17

诚意正心 明德向善 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儒家经典《大学》对加强党性修养的启示

  作 者:刘 稳,系福建省委党校第66期中青班学员、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办公室主任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大学》作为“四书”之首,是儒家经典之作。《大学》既有着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思想,也充满着朴素唯物主义论,如提出“格物致知”是认知的重要途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认识到事物发展的先和后;提出“亲民”,认知到治国的规律;要求“苟日新、日日新”,体现强烈的创新意识。特别是《大学》提出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主张积极入世,注重自身修养,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对今天我们加强党性锻炼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厚德载物,坚定共产党员的信仰信念

  《大学》开篇即提出“明明德”,即人要弘扬内心光明善良的德行。《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它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就是发扬自己内心固有的“德”,激发求人们完善自己道德品行的自觉性,达到慧明其德、智明其德,内明其德、外明其德的境界,实现性和命的性命双修。“德”的本质是“道”、是信仰。对于共产党员而言,心之所向,志之所定,莫过于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航标,前行的动力,如明灯照耀于暗夜,指引我们不断前行。对于共产党员而言,我们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理想信念,不是空中楼阁,亦非纸上谈兵。它需要我们以实际行动去践行、去落实。共产党员应当将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理想作为人生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以国家发展为己任,以人民利益为重,用实际行动去诠释共产主义理想的真谛。坚守理想信念,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断修炼内心,提升自我,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亲民爱民,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亲民”作为大学之道的重要一环,与“明明德”和“止于至善”共同构成了大学之道的核心内容。《大学》中的“亲民”思想,强调与民众亲近、关注民生、服务民众,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亲民”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亲近,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真正的对民众的关爱和尊重,要求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能够关心民众疾苦,推动社会进步,始终将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民众的福祉为最高目标。“亲民”思想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密结合在一起。共产党人的亲民,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亲民”,首先要心怀对人民的深情厚意。这种情感并非空洞的言辞,而是要求从心底里真正关心人民,对群众生活细致观察和深入了解,对人民的需求、追求以及面临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策于民,通过实地走访、蹲点调研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作出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决策。“亲民”最根本在于及时发现并解决人民的疾苦和关切。这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把亲民实践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体现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体现在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更好地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确保人民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得以有效维护。

  三、止于至善,保持奋进向上、追求卓越的品格

  《大学》提出的“止于至善”,强调了追求完美的精神境界,意味着在道德修养、社会治理和个人品质等方面都要追求极致的完美。这种追求不仅是对个体品行的要求,更是对社会整体进步的期待。“奋进向上、追求卓越”源于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是共产党员在思想、道德、能力等各方面不断提升自我的体现,是党员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对党的忠诚的展现,体现了共产党对自身的历史定位和责任担当。“奋进向上、追求卓越”,要求个人或组织在各自的领域里不断努力,以一种积极有为、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追求,以达到行业顶尖水平为目标,这种追求强调的是一种不断进取、永不停歇的奋斗精神。“止于至善”与“追求卓越”在理念、价值上是贯通融合的,都强调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达到更高的境界。这种融合既体现了对个体成长的关注,也彰显了对社会进步的追求。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无论是在日常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要始终保持对卓越品质的向往和追求,将这种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推动个人和社会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以最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风貌,在各自的领域里不断挑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添砖加瓦。

  四、格物致知,以丰富实践增长知识、提升智慧

  《大学》中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认识论命题,其核心在于通过探究事物原理来获得智慧或某种心得。“格物致知”强调对事物进行深入了解和认识,通过实践来增长知识和提升智慧。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一句重要的实践论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名言不仅是对哲学家们的一种批判,更是对实践改变世界的深刻洞察,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品格。“格物致知”的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相契合的。中国先贤谆谆善诱,要求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同时通过实践不断探索和创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过程,正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核心内容。提升理论学习和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是新时代共产党员面临的重要课题。学习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这就需要我们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检验和提升学习的效果。我们要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的内动力,将注重学习与实践贯通起来,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五、诚意正心,真正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大学》中的八目涵盖了“内修”和“外治”两个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接内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济天下”。所谓“内圣外王”,整个儒家理论体系,实际上就是由这两个部分组成。“诚意正心”的字面意思是保持真诚的心意,从而端正自己的思想,这不仅仅是一个道德层面的要求,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诚意正心”与修好共产党员的“心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都强调了内在修养和心灵净化的重要性。修好共产党员的“心学”,是对党员内在修养和心灵净化的更高要求。这里的“心学”并非简单的心理学概念,而是一种关于心灵成长、品质提升、党性修养的学问。它要求共产党员不仅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广的胸怀视野。通过修好“心学”,党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党的宗旨和使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诚意正心”意味着要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真诚,对事业的执着。只有真正做到了“诚意正心”,才能确保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的立场,不迷失方向,不偏离轨道。修好“心学”不仅是个人的需要,更是党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和心灵净化水平,才能更好地履行党员的职责和使命。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将修好“心学”作为自己的终身课题来对待,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党性修养和道德品质,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加沙停火协议

  • 水清岸绿 黑脸琵鹭“组团”觅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星际空间中,被冰覆盖的尘埃颗粒是复杂有机分子生成的关键载体,因此,“看”清楚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和物质来源具有重要意义。
2025-01-16 04:15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从而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目标。
2025-01-16 04:15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营养健康。一日三餐,看似吃饱吃好了,但很可能因营养成分摄入不均衡使身体处于隐蔽性营养需求饥饿状态。
2025-01-16 04:15
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1982年创办,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赛事,旨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
2025-01-16 04:15
15日,2024年度中国气候研究重大进展发布会在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此次发布的10项气候研究重大进展,涵盖气候预测、气候变化影响、气候系统演变等多个领域。
2025-01-16 04:15
近年来,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下,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机构联合当地社区监测员,对2015年至2021年在三江源区域12个长期监测位点开展的雪豹等野生动物监测工作进行汇总,相关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在线发表。
2025-01-16 04:15
2025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2007年4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17年来的首次修订。
2025-01-15 10:08
14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2025-01-15 10:00
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
2025-01-15 09:58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2025-01-15 09:57
藏粮于技,科技创新保障粮食安全,杂交技术实现新突破,育成亩产超过1200公斤的绿色超级稻等,刷新世界纪录。
2025-01-15 09:55
近日,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届深空产业论坛在安徽合肥高新区举办,标志着深空探测产业化进程迈出坚实一步。此次活动的举办,也是合肥高新区着力发展未来产业的生动注脚。
2025-01-14 10:03
2025年,人工智能究竟将如何发展?哪些领域会诞生新的消费场景?我们又可以如何拥抱变化?
2025-01-14 09:56
为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国家医保局将研究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等。
2025-01-14 09:42
13日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该局联合湖北省人民政府开展鄂西北竹山—竹溪地区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综合利用技术攻关,成功攻克铌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将盘活铌资源92.9万吨,实现庙垭超大型铌-稀土矿床的经济利用。
2025-01-14 09:41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是一型四级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主要是为针对商业航天发射任务而研制,它可以兼顾海上和陆上发射。
2025-01-14 09:39
国产化“中农科·龙腾”饲料配方工业软件近日在北京发布。饲料研究所研发团队利用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研发出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水产饲料营养数据库和反刍动物饲料营养数据库。
2025-01-13 09:40
业内人士提醒,开窗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增加室外的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可以快速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2025-01-13 09: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正朝着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的方向稳步前进,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5-01-13 09:39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将加力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条块结合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13 09:2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