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少开罚单慎开罚单不开罚单 河南交警春节期间柔性执法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少开罚单慎开罚单不开罚单 河南交警春节期间柔性执法

来源:法治日报2024-02-09 07:41

漫画/李晓军

  本报记者 赵红旗

  2月4日,河南省境内普降大雪,但商丘市宁陵县孕妇房某一家人心里却是暖暖的。

  “有交警守护我们的安全,感觉特别踏实。”房某家人说,当天早上,房某罹患呼吸重症,急需转院去郑州救治,他们向商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大队求助后,大队决定派警车为搭载房某的救护车带路。

  因天冷路滑,负责带路的商丘高速交警大队三中队中队长豆亚峰向河南省公安厅高速交警总队提出由沿途开封、郑州两地交警协助保通的建议。在高速交警总队指挥下,商丘、开封、郑州三地交警联动护送,仅用时1小时47分钟,就把房某顺利护送到郑州医院进行救治。如今,房某病情趋于稳定。

  “按照恶劣天气确保道路安全的需要,我们必须严格落实道路安全法规,采取限速等措施,但生命至上,我们警车在前面高速开道,引导其他车辆避让,确保救护车安全高速通行。”豆亚峰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把危险留给自己,将安全带给救护车上的患者。这是河南交警践行“执法不忘文明、管理牢记服务”理念,开展柔性执法的一个生动缩影。

  1月29日,河南省公安厅公开表示,在执法和管理中,采取柔性执法模式,春节期间,在不影响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的情况下,对当地司机少开罚单、对外地司机慎开罚单、对外省司机尽量不开罚单,以教育劝导为主。

  加大柔性执法力度

  轻微违法教育为主

  2月5日,在连霍高速公路商丘站附近停车接亲戚的张某,看到佩戴执法记录仪的交警前来敲窗,以为自己要被处罚了,就迅速摇下车窗说:“我亲戚几年没回家过年了,他们一家人驾车从外地回来,我担心他们下站找不到我,就停在这了。能不能不处罚?”

  “您不能停在这里,今天车流量这么大,会影响车辆下站,请把车停远一点。我们对驾驶人处罚,也是为了增强交通违法人的守法意识。您迎接亲人的心情我们理解,不处罚您,但并不意味着您的行为就是对的。”豆亚峰向张某敬礼后说。

  “真的不处罚?”张某追问。

  豆亚峰说:“处罚不是目的,让您认识到违法行为并遵守交通安全法规才是目的。不管是春节期间还是在平常,我们执勤交警也是采用说理式执法,以耐心劝导为主,对驾驶人违停这种轻微违法行为,在给予口头警告纠正后,不罚款、不记分。”

  听了豆亚峰的话,张某心里暖暖的,当即把车停到不影响通行的地带。他对记者说:“交警这种执法方式不仅让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感受到了执法的温度。”

  记者采访豆亚峰时,他正好收到一条短信:“豆警官,您的‘罚睡’,让我感到特别温暖。我会像您说的那样,珍惜自己的生命,认真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回到家后,我给家人讲了这个事,他们坚持让我给您发条短信,一是表示感谢,二是拜个早年。”

  原来,2月2日7时许,豆亚峰带领执勤民警巡逻至连霍高速公路419公里北半幅处时,发现前方一辆外地牌照的小型汽车车速较慢,忽左忽右行驶。他立刻打开警笛喊话,让驾驶人随警车进入前方宁陵服务区。在宁陵服务区,驾驶人李某说,他与妻子从苏州开车回杞县老家过年,一路上因受冰雪影响,行驶近10个小时都没有休息,刚才有点困倦瞌睡。

  “高速路上车流量大,疲劳驾车很容易发生事故。急于回家过年,您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安全才是离家最近最快的路!”豆亚峰说着,把李某出示的驾驶证装到了兜里。“驾驶证我们暂时保管,疲劳驾驶就不罚款了,罚您休息半个小时,再到服务区警务室去领驾驶证。”

  据了解,商丘高速交警辖区地处豫鲁苏皖接合部,有8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83.34公里,辖区有28个收费站、12个服务区,疏堵保畅任务十分繁重。

  商丘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大队大队长汪华山说:“我们大队全体民辅警坚持在执法中树威信、在服务中树形象,加大柔性执法的力度和范围,执法方式变得越来越温情,越来越被广大驾驶员所接受,确保了辖区道路的安全畅通。”

  不仅仅是商丘,河南各地交警也纷纷出台柔性执法具体措施:驻马店交警发布春节“两公布一提示”,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合理选择出行时间、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避开高峰时段和拥堵路段,谨慎驾驶,安全出行;周口交警在执勤中对于违法情节轻微、不影响交通的违法行为以说服教育为主,多巡逻、多提示、少处罚,让本地和外地返乡的驾驶人真正体会到交警的柔性执法。

  刚性手段也不能少

  严查突出违法行为

  “在柔性执法基础上,刚性手段也不能少。”河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相关负责人说,全省交警紧盯国省道、城市道路、农村道路三大主战场,持续全方位开展酒驾醉驾整治,严查“三超一疲劳”“两违”等易肇事肇祸违法行为,对“两客一危”、6座以上面包车、旅游客车针对性开展重点违法集中整治,为全省群众欢度春节提供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2024年春运大幕开启,郑州交警围绕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重点车辆、重点企业、重点违法行为等重点内容,提前排查隐患,严格交通管理,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巡逻防控,协同联合执法,开展便民服务,全力保障春运工作平稳顺利开展。”郑州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

  郑州交警经分析研判认为,春节期间,郑州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创历史新高,营运性客运量全面回升,公众出行习惯发生结构性变化,叠加假期高速公路免费时长增加等因素影响,自驾出行占比将创新高,能源物资、民生物资等物资运输需求旺盛、客货运输强度大,道路交通管理任务艰巨。

  为此,郑州全市交警以重拳治乱为手段,发挥多方合力,出好组合拳。坚持安全与畅通并重:联合管,与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拓展执法范围、延伸治理触角,强化齐抓共管;集中治,紧盯突出交通违法,聚焦重要节点,按照“日周旬”安排,持续开展高频整治;精准查,充分利用电子监控抓拍等科技设备,“网上+网下”同步筑牢路面防线,开展精准查缉整治。

  “严管严查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严防涉酒事故。”驻马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负责人说,尤其在节假日期间,全市交警在高速公路和国省道等主干公路从严查处“三超一疲劳”、强超强会、违法停车、违法载人、超员载客、高速公路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驶等突出违法行为,确保群众安全顺畅出行。

  周口交警针对农村地区学生骑乘摩托车、电动车违法行为加强执法巡查,会同交通运输部门深入客运场站,督促落实驾乘人员全程使用安全带,配合交通运输部门严厉打击拼车包车非法营运。

  “全省交警强化精准提示,聚焦春运期间异地行驶、高速公路长途行驶、农村地区频繁通行、恶劣天气路段频繁通行等具有典型春运出行特征的重点车辆所有人,通过‘交管12123’App、短信等方式开展针对性宣传提示。”交警总队相关负责人说,针对客运企业负责人、营运驾驶人、自驾返乡返岗群众、农村群众等重点人员进行分类宣传,加强警示教育,广泛宣传安全行车、安全乘车常识,重点提示全程全员使用安全带,集中曝光典型交通违法和事故案例,着力增强安全意识、规则意识和守法意识。

  坚持情理法相统一

  张弛有度宽严相济

  河南对“当地司机少开罚单、对外地司机慎开罚单、对外省司机尽量不开罚单,以教育劝导为主”的举措,引发热议。记者注意到,大多数人对此点赞,也有人提出疑问:“这算不算区别对待?是否符合法治原则?”

  “这种做法有法可依,符合法治原则。”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王红建介绍,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教育。

  “道路交通安全法也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对于情节轻微,未影响道路通行的,指出违法行为,给予口头警告后放行。”王红建说,轻微违法可不罚、首次违法可不罚本是交通安全管理执法的自由裁量权,交通管理部门针对未影响交通安全的轻微违法和有良好安全驾驶记录的驾驶人依法给予口头警告免于罚款处罚,并教育其改正违法行为,既是具有人情味的精准执法,又是充满温情的严格执法。

  “处罚从来都不是目的,教育和规范才是。柔性执法并不意味着放松或者放纵,该严格的一定要严格,对酒驾、醉驾、闯红灯、驾车打电话等危险隐患较大的交通违法行为必须依法严查。”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李梁认为,柔性执法坚持张弛有度、宽严相济、情理法相统一,是用更柔性的姿态、更人性化的举措来执法。

  李梁认为,春节假期是出行密集期,车流人流大幅增加,在道路拥堵、停车位紧缺的情况下,对轻微交通违法“只警告不处罚”,既有创新意义,又在法律的框架之内,缓解了与违法驾驶人之间的执法矛盾,更易对驾驶人产生感化、教育、督促的作用,能够取得更好的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大大增强了执法公信力。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陕西西安举行仿古入城仪式,献礼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