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报记者 石飞 张贵志
本报通讯员 高雅兰
没有外人知道他的真实面容,也没有人知道他家里人的真实身份。
十几年来,他戍卫着祖国的西南边境,一直战斗在边境维稳和缉枪缉毒斗争一线,多次深入虎穴与毒贩正面交锋,直面毒贩的刀刃和枪口,参与侦破各类毒品案件12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人,缴获毒品1.4吨,打掉多个贩毒团伙,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大要案尖兵”。
他就是云南临沧边境管理支队移民管理警察、一等功臣李康(化名)。
近日,由云南临沧边境管理支队组成的送奖报功团来到李康家,开展“一等功臣送奖到家”活动,为其一家送上“一等功臣功勋牌匾”和喜报、证书。荣誉送到家的这天,李康和家人难掩激动的心情,但在能公布的画面中,他和家人的脸部都被打上马赛克。因为,他是一名不能露脸的缉毒尖兵。
制伏毒贩后才发现自己受伤
李康今年40岁,2006年入伍成为公安边防部队的一名武警,2019年就地转为一名移民管理警察。
“我热爱我所从事的这份工作,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日不止,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在李康的心中,这是他执着禁毒工作的誓言,也成为打击毒贩的信念。
2022年3月的一天,李康接到线索,一个长期盘踞于中缅边境的贩毒团伙,在境外囤积了一大批毒品,计划走私入境,再分批中转、贩运至内地。获悉此消息后,他立马带队开展侦查。
抓捕毒贩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缉毒警察随时都会有付出生命的危险,而抓捕前夕的长时间潜伏,则是考验每位缉毒民警的意志力。潜伏,需要长时间保持安静,需要忍受蚊虫叮咬带来的瘙痒和疼痛,不然,只要有一丝的响动或差错就可能导致整个行动的失败。
这次,在经侦查得到准确情报后,李康和队友隐蔽在树上从白天蹲守到天黑,潜伏观察了整整4个小时,脸上和身上被马蜂蜇出了好多大包,他们愣是咬牙忍着一声没吭。
“那个马蜂和一般的蜂子不一样,被叮一口感觉整个脑袋都木了。”李康事后向《法治日报》记者回忆道。
“一个眼神,一个对话,一个手势,都要清楚,安全第一,祝我们大家都好运。”抓捕行动开始前,李康像往常一样叮嘱着队员们。
当晚8时许,李康和队友发现一辆白色越野车在巡逻道上走走停停,形迹十分可疑。10分钟后,有一个人从车上下来钻入道边密林。
李康判断毒品可能藏匿于附近,一旦毒品被转运至密林内,很难人赃并获,他立即跳下树带着队员上前抓捕,并通知周围抓捕小组前来支援。当靠近后发现,道路边还藏匿着另1名男子,该男子见到民警后迅速向密林深处逃窜。李康迅速一个飞扑将该男子扑倒在地,并与随后赶来的战友将此人制伏。而此时,李康发现自己的右手在流血,地上多了一把锋利的匕首。
后经搜寻,在距抓捕地50米处的密林中发现3个蓝色编织袋,从编织袋内查获毒品可疑物净重139.27千克。由此,警方打掉了这个长期盘踞在边境从事毒品跨境走私、贩运的团伙。
对视一眼即确认犯罪嫌疑人
十几年的一线缉毒战斗生涯,让李康锻炼出了一双辨别能力特别强的火眼金睛,只要看一眼,就能迅速锁定嫌疑人。
在打击一起零星贩毒案时,根据掌握的犯罪嫌疑人图像画面和资料,其中一名嫌疑人的身高应该有1.8米左右,但是在实施抓捕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与此相匹配的人。就在所有人准备收队回程时,嫌疑人骑着摩托车正好经过。李康抬头和嫌疑人仅对视了一眼,立马确认了那就是他们要抓的人。实际上,此名嫌疑人的身高不到1.7米,且身材偏瘦弱。
嫌疑人随后逃窜,李康等人迅速追赶。因警车在胶林地行驶不便,李康和战友弃车在胶林地里徒步追了5公里左右,终将嫌疑人抓获。
还有一次,李康化装成接货人,和毒贩面对面接货交易,在紧急情况下,他沉着冷静、抓住时机,及时将情报传递给队友,顺利完成了抓捕行动,缴获毒品100多千克。
“李康很敏锐,有着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这是与李康一同办案的侦查员对他的评价。
“缉毒硬汉”也有柔情一面
在外人看来,李康是一名“缉毒硬汉”,但他也有着浪漫柔情的一面。
“虽然我的同事都没见过他,但都非常羡慕我,因为他几乎每周会订一束花送到我们单位。”谈起自己的丈夫,李康的爱人满眼温柔。
“怕家里担心,他很少和我们提起自己的工作,有一次,5岁的儿子指着电视上正在播放的新闻里闪过的背影叫爸爸,我们才知道,他侦办了一起跨省特大贩毒案件,那时他已半年没回来了。”李康的爱人告诉记者,“这些年,他都在和禁毒打交道,拿过很多立功证书和军功章回家,比起这些,我更期待的是他每次平安归来的信息和电话。”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出差对于李康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在李康房间的角落里,有一个小行李箱,里面常备着两套换洗衣服,还有一件必带的物品,那就是女儿在父亲节给他画的一幅画,画上写着:“爸爸节日快乐,谢谢你陪我长大。”
“我每次办完案子回到家,看到孩子们眼里闪着开心的光芒,对我来说太治愈了,可是我平时工作太忙,能陪伴他们成长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看着懂事的孩子,李康很是心痛。
他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去学校接孩子放学时的情景。那天,他去学校接女儿,因为老师从来没见过孩子的爸爸,竟然不让李康把孩子接走。“我对不起家人。”
但李康和他的队友们深知,只要穿上这身警服,人民的利益就高于一切。
“作为家属,我们能做的,是在他背后毫无怨言地支持他,让他没有后顾之忧。”李康的爱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