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2023年12月14日,在微信知识产权保护大会上,微信披露了最新的品牌保护工作成果。通过平台规则完善和技术靶向打击,2023年微信累计打击 4.5万个个人侵权账号,同比下降约13%;重复售假率降至 6.9%,同比大幅下降达 52%,实现售假账号重复注册率清零;被采取封禁措施的售假账号数量同比增加 300%,在视频号场景,全年累计处理售假直播间7.7万余个。此外,微信品牌保护联合团队协助多地执法机关抓获涉案嫌疑人161名,涉案金额高达18.6亿元。
微信法务团队表示,微信品牌维权平台已实现覆盖微信个人账号、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直播、短视频、视频号小店、微信群聊、企业微信9大功能场景,品牌权利人可以在微信品牌维权平台上进行“一站式”维权,实现多板块全链路纵深保护权利人的知识产权权益。
据介绍,利用平台规则和技术分析助力营造营商环境,微信从账号准入、内容发布、直播宣传、商品售卖、纠纷处理等维度纵深搭建立体合规和处罚机制,多板块全链路保护权利人的权益。全年共成功拦截近10 万件店铺维度的涉假资质申请,全年累计前置驳回近100万条疑似仿冒商品上架申请。
此外,微信通过构造售假内容识别模型与人工巡查双措并举的直播间实时管控机制,治理直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侵权行为。
对于屡禁不止的账号,为了阻止售假信息继续传播,微信升格了处罚力度,账号如果发布3 次以上仿冒品信息被平台处罚,且符合相关情节的,将被采取永久封禁措施。2023年上半年,因重复售假被罚账号数为1403个,占被罚账号数的6.9%,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52%。
2023 年1月至8月,微信封禁涉假个人账号8700余个,同比增加 300%;被屏蔽历史朋友圈的个人号近2.7万个,同比增加 365%。累计打击4.5万个个人账号,处罚3300个售假视频号,其中近2000个视频号被永久封禁,全年累计处理售假直播间7.7万余个,处罚主播 2.5 万余名。更重要的是,被采取封禁措施的售假账号申诉通过率不足0.01%,处罚准确率趋近100%。
在视频号场景,微信通过对短视频、直播、带货等场景设置多维度管控、分级处置策略,不同环节匹配不同的策略和流程。2023年1月至10月,微信品牌维权平台累计处理 5100 余单视频号售假投诉,最终审核并处理视频号3300余个 , 处罚关联的微信个人账号950余个。
2023年,微信品牌保护联合团队发起“微信品牌保护WeBrand计划”,通过与权利人、公安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落地“线上+线下”联动打击实践,新增落地24起知识产权刑事案件,联合品牌权利人,协助多地执法机关抓获涉案嫌疑人161名,涉案金额高达18.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更加隐蔽化、碎片化、跨平台、跨账号的售假问题,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侵权链条被分割成生产、宣传、销售、物流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由不同的互联网平台账号或线下人员实施,导致维权打击难度加大。售假分子往往是从其他平台售假并引流至微信继续发布仿冒品信息,微信在对应档位的处罚范围,提高处罚力度。
假冒伪劣产品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整治造假售假乱象更是长期工程。微信扩大打击售假的”朋友圈“,强化技术打假新技能,才能有效构建品牌发展的防火墙,贯通数字经济创新的价值链。以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试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打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