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民爆行业既是高危行业,又是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性行业。由于民爆物品的危险特性,国家对民爆物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购买、运输、爆破作业实行许可证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工作,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公安局鄂托克旗公安局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办公室紧紧围绕“防爆炸、防流失、保安全”的工作目标,出台“互联网+5+5+2”新的管理模式,对民用爆炸物品的购买、运输、储存、使用、清退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及时发现隐患,依法打击涉爆违法犯罪,大力推进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工作智能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我们重点对民用爆炸物品的购买、运输、储存、使用等按照民用爆炸物品有关标准、法规进行严格监管,做到环环相扣,不留死角。2022年以来,我们印发了系列文件,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掌握并及时更新重大危险源的名称、数量、分布、应急和管理等情况。重大危险源的确定,有利于我们对企业更为有针对性地监管,也有利于企业更为有效防控各类安全事故。”鄂托克旗公安局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办公室主任哈斯巴特尔说道。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松、永远在路上。这需要我们对安全工作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在做好爆破作业现场可视化监管的基础上,以互联网为载体,将运输、储存、清退环节全部纳入可视化监管工作。”鄂托克旗公安局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高岗介绍。
爆破作业现场是爆炸物品管理的末端环节,也是最容易发生爆炸事故和爆炸物品流失的环节。为了全面规范爆破现场管理,以“两个联查”为保障,我们制定了“五个一”现场管理规定,确保爆炸物品管理绝对安全。同时,办公室利用视频监控对运输、储存、爆破作业、清退各环节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利用音、视频和4G无线通讯技术,接入到办公室数据中心,实现爆破作业各环节全程动态可视化监管。民警辅警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在办公室内可实时或者回放查看辖区民爆物品运输车辆、储存库房、爆破作业点现场,爆炸物品领用清退等环节,如出现异常或违规,及时进行甄别处置。用科技化、可视化、大数据技术打破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模式,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向科技信息化方面发展,进入互联网时代。
哈斯巴特尔说:“我们每年都会组织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爆破专家及各爆破作业单位高级工程师,深入辖区所有涉爆企业采取查阅资料、查看现场,点对点、面对面的形式,对库房的人防、物防、技防、犬防“四防”措施、管理制度、工作台账、运输过程、爆破设计、爆破现场安全监管等环节逐个开展联合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研判,精准处置,杜绝涉爆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