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向死而生的铿锵玫瑰 记黑龙江省戒毒所二大队教导员师帅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人物 > 正文

向死而生的铿锵玫瑰 记黑龙江省戒毒所二大队教导员师帅

来源:法治日报2023-11-20 09:37

  本报记者 崔东凯 张冲

  在毒瘾发作的学员面前,她甘当挽救生命的人墙;在熊熊烈火前,她化身保护学员的人盾;在抗疫期间,她成为舍己为人的先锋;在被癌症病魔附身后,她是向死而生的铿锵玫瑰。

  在黑龙江省戒毒所从警的22年里,戒毒二大队教导员、一级警长师帅几次与死神邂逅,却从未有过分毫恐惧和退让。

  “我是一名党员,我在尽我的本分;我是一名警察,我在尽我的天职。”这是师帅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2023年9月,师帅被司法部授予“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公而忘私感化失足学员

  攥紧双拳,指甲抠破手掌,咬紧牙关,甚至咬破双唇……戒毒所里的学员常因毒瘾发作而无法自控。

  2013年,在一次对新收学员谈话戒治过程中,一名学员瞬间产生轻生念头,猛然抬头向墙角撞去,师帅来不及反应,本能地充当人墙。

  砰的一声闷响,学员呆住了,脸色苍白的师帅双手捂着肋骨瘫坐在地。接下来的几天,师帅肋骨处一直隐隐作痛,同事劝她去医院看看,她总说队里事太多,过两天再看。直到所里组织体检,师帅才被查出肋骨骨折3根。

  “师队长为了保护我,断3根肋骨什么都没说,我再不好好戒毒,我还算人吗!”羞愧不已的学员自此之后端正了戒治态度。

  师帅20多年扎根一线,潜心钻研教育转化、戒治方法,累计帮助32名毒瘾较重且抗拒教育戒治的学员成功戒断毒瘾,被司法部评为“优秀教育能手”。

  家住鸡西市的刘大爷寒冬里衣着单薄地来到戒毒所探视女儿,师帅看见了心里酸溜溜的,赶紧到附近超市买了一双棉鞋,又回民警食堂买了几个热包子,临走时还强塞给刘大爷100元钱。

  从警初心铸造坚强意志

  “楼上有我的学员,所以我不能退!”

  2017年的一天早晨,师帅像平时一样,带领学员出工做早餐,前一天新换的炉灶突然喷出1米多高的火苗,学员们顿时慌乱起来。

  师帅指挥其他战友带领楼内的学员迅速撤离,她抓起灭火器冲向起火点。这时报警器骤然响起,火势不减反增,一旦失控极易引发燃气爆炸。

  当她抓起第四个灭火器时,感到自己的体力已经达到极限。她意识到继续下去,极有可能牺牲在这里,但她不能撤退,就算不能把火灭了,至少能控制火势不再变大,多压制一秒就会少一秒的损失。就在她已经做好最坏打算时,火突然熄灭了!当师帅一边咳嗽一边踉跄着从楼里走出来时,全身上下都是灰白色的干粉。

  “从小我就想当警察,无论过去多少年我都能清楚记得自己第一次穿上警服时的激动心情,人民群众有危难时,我能冲到最前线就觉得自己特别光荣。”师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20年初疫情暴发,黑龙江省戒毒所农历大年初三组织召开动员会,刚刚做完宫腔镜手术的师帅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连续封闭执勤56天后,师帅开始频繁咳嗽,每一声咳嗽都会带来肋骨的剧烈疼痛,连起床都不得不借助外力。戒毒所领导几次劝她回家看病,她都说:“戒治区警力紧张,我这应该没啥事儿,肋骨是老伤,挺挺就好了。”

  又坚持完成一个月封闭执勤任务后,师帅来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小细胞肺癌,由于肿瘤位置不好,做不了手术,化疗也很难到达病灶处,医生说这种情况最多还能坚持3个月。

  使命信仰助力对抗病魔

  很快,又到了她轮岗执勤的日子,她悄悄藏好诊断书并决定瞒着所有人。

  去执勤的那一天,她知道这一去可能就回不来了。与70多岁的母亲在路口分别时她说:“妈,你先走,我看你过道回家。”母亲却说让她先走。几次推让后,师帅再也控制不住压抑的情绪:“我走了你可怎么办啊?”还蒙在鼓里的老母亲说:“我没事,家里啥吃的都不缺。”

  快速转身坐进出租车的师帅眼泪喷涌而出,心里满是对母亲的愧疚。她不知道自己的生命是不是真的会在3个月后走到尽头,此刻她只想在有限的时间里为深爱的戒毒事业再多做一点事情。“师帅,做个有信仰的人,你就永远没有困难!”这是父亲生前常常对她说的一句话。

  黑龙江省戒毒所所长尹博文发现师帅的病情后,和其他领导再三催促她走出戒治区住进医院。此后的5个月,师帅完成6个周期化疗、30次放疗,这已经是普通患者身体能承受的最大极限了。之后,她身体稍有好转,也坚强地挺过了“3个月魔咒”。治疗过程中,师帅经常问医生:“我什么时候能回去工作?最近单位里的姐妹太辛苦了,我得进去替换她们。”

  2022年12月,师帅的病情再次恶化,在被推进ICU抢救前,已处于半昏迷状态的她向组织提出申请:“请组织允许我穿着警服离开这个世界,因为我太爱这身警服了!”幸运的是,这一次,她又闯过了“鬼门关”。

  今年4月,师帅再次回到戒毒一线,她告诉记者,这里就是她热爱的地方,这里就是她的家,也正是这份责任、使命和信仰,支撑着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开幕

  • 河北乐亭:中小学午餐午休服务惠民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5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推进新型无线、新型网络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行业加快补齐高端器件、基础软件等短板,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与创新。
2023-12-06 04:30
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遗址考古工作近期取得了重要收获。其中,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建的考古队,会同航测、年代学、环境考古的专家,经过系统勘探和多地点解剖,新发现熊家岭、郑畈等多组史前水利系统。
2023-12-06 04:30
日前,在海南陵水的深蓝海面上,重达1300吨的海底数据中心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在大型海上吊装船的投放作业下,徐徐下沉。
2023-12-06 10:23
人们通常认为,疾病是由异物(细菌或病毒)入侵人体引起的,但影响人类的数百种疾病,其实是由细胞蛋白质生成错误引起的。
2023-12-06 10:22
中国散裂中子源,为洞察微观世界、探究物质材料微观结构提供了新的“超级显微镜”,让中国科研人员的笑容更加自信。
2023-12-06 10:16
漫话健康|得了支原体肺炎,啥时候能上学?
2023-12-06 09:17
世界土壤日定于每年12月5日,旨在纪念世界著名土壤学家V.V. Dokuchaev的诞辰
2023-12-05 10:59
涵盖了步行、骑行、地铁出行、公交出行、不停车缴费、机动车停驶、混合动力汽车出行等低碳出行场景,以及无纸化办公和在线会议等低碳办公场景。
2023-12-05 10:29
“不可调和的矛盾”握手言和了?
2023-12-05 10:13
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建成后,将填补我国尚无大功率全尺寸地面试验平台的空白,进一步提升我国海上风电设备的研究与试验验证能力。
2023-12-05 10:11
那让人直呼“美呆了”的极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地磁暴又是啥?会对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呢?
2023-12-04 17:57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明确指出“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023-12-05 04:55
当地时间3日下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举办的“冰川记忆:见证气候危机”主题边会上,与会代表与嘉宾呼吁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并立即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保护全球冰川。
2023-12-05 04:55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老工业基地吉林市在振兴发展的路上并不服“老”。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市积极扬长补短,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营商环境,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等转化为发展优势,主动迎接东北全面振兴新的重大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今年前三季度,吉林市GDP同比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3%,位列全省第一。
2023-12-05 04:5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2023-12-05 04:55
2021年,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使用功能性超声读取大脑活动的方法,这是一种侵入性小得多的技术。
2023-12-04 10:21
12月1日晚,我国北方多地出现绚丽极光,让人大饱眼福,但也有人遗憾错过。
2023-12-04 10:20
相比已经在材料科学领域应用的X射线三维表征技术,透射电镜三维取向重构技术将空间分辨率从微米级提高到纳米级。
2023-12-04 10:20
近日,上海重磅发布生物医药产业三大行动方案,推动合成生物、基因治疗、医疗机器人三大前沿赛道发展,找好动力源、下好先手棋、释放新动能、培育“核爆点”。
2023-12-04 10: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