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别让网络“戾气”变伤人“利器”!中央网信办严打这七类行为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别让网络“戾气”变伤人“利器”!中央网信办严打这七类行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11-20 09:30

  如今,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26.7个小时,相当于每天上网近4个小时。随着网民规模、上网时长日益增长,网络内容空前丰富,网络空间治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一些负面极端情绪,不仅伤人伤己,更容易形成网暴,让网络“戾气”变成伤人的“利器”。

  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聚焦网络戾气容易滋生的重点环节版块,从严打击恶意攻击谩骂、挑起群体对立、宣泄极端情绪等突出问题,坚决惩治一批违规账号、群组和网站平台,有力遏制网络戾气传播扩散。

  重拳整治“网络戾气” 清朗网络空间

  据了解,此次“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期间要集中关闭一批严重违规、影响恶劣的账号群组,坚决取缔一批戾气聚集、问题突出的功能版块,从严查处一批履责不力、顶风作案的网站平台,形成有力震慑。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网络戾气指的是一种偏执极端非理性的煽动对立的一种情绪。这种利用网络策源发酵和传播的情绪,逐渐演化成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产生非法流量,这种拉踩引战、炮制所谓的热点,打击竞争对手的灰色产业链。几乎所有的网络暴力,都有这种戾气所导致的原因。我们对网络暴力和网络戾气的生态化治理,势必要从源头也就是这种网络戾气的治理开始。

  据专家介绍,中央网信办此次开展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对于社交、短视频、直播等重点平台类型的7类行为进行打击,准确界定了网络戾气的具体特点和类型,有利于进一步深入整治治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它通过这种精准的治理,同时其实很多的治理措施也的确是需要通过平台去落实。那么比如这里面会涉及对于账号、对于内容、对于行为的一些处置。一方面体现了长期以来在内容监管方面积累的这种治理的经验,另一方面由于非常精准,非常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所以我们认为说这样的一轮专项整治和我们以前看到的其他清朗行动一样,也是有望实现比较好的一个治理的效果。

  重点严打导致网络戾气的七类行为

  相较于现实社会,网络空间的隐匿性,更容易使充斥戾气的极端言论扎堆出现。这一次,中央网信办要重点针对7类行为进行打击,主要包括:

  “网络厕所”“开盒挂人”行为;

  借社会热点事件恶意诋毁、造谣攻击;

  污名化特定群体、煽动地域对立;

  斗狠PK等低俗不良直播行为;

  有组织地恶意辱骂举报他人;

  编造网络黑话、恶意造梗;

  煽动网上极端情绪等行为。

  所谓的“网络厕所”,是一种匿名的网络暴力现象,是指当事人照片、行为或言论被网友投稿至社交平台的“厕所号”,也称“挂厕”。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厕所”的关注者、所谓投稿者和被“挂”者,还有不少是未成年人。这类“厕所号”中充斥着攻击性言论,一些账号中含有恶意P图、伪造视频、引战言论甚至是辱骂等内容。

  “开盒挂人”,也是网络流行语,指在网络上公开曝光他人隐私的行为,也是一种网络暴力行为。

  网络戾气对网民权益网络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有上述这些行为的网民,有的是为了发泄情绪、求关注,有的可能只是猎奇、满足好奇心,但本质上都是严重的侵权行为。“造谣”“污名化”等等,类似这些行为会造成哪些严重危害呢?来听专家的分析。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网络厕所”“开盒挂人”本质上是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权、名誉权、隐私权的严重的侵权行为和违法行为。行为人应当按照“民法典”去承担侵权责任,严重的话还可能涉及刑法及其司法解释,承担诽谤罪、损害商誉罪、寻衅滋事罪等刑事责任。有一些违法人认为法不责众,认为互联网是虚拟的,可以不承担责任。其实这都是对法律的误读。我们国家的网络真实身份认证制度早已写到“网络安全法”里面,实践中并不存在最后找不到责任人的情况,每一个人都要为网络行为自己负责任。

  据专家介绍,所谓“网络厕所”是指,网友向“厕所号”发送针对特定群体或个人的嘲讽讥笑、恶意评价、诅咒谩骂的信息,“厕所号”再将这些信息以匿名形式使用谐音字发出,从而实现规避监管的目的。据了解,目前“网络厕所”的使用群体以青少年为主,所以造成的危害尤为值得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网络戾气最大的受害者,我们应该说未成年人可能在这种充满网络戾气的氛围下是最容易受到影响。一方面他们可能会受到充满网络戾气内容的攻击和影响,另一方面他自己也可能被裹挟到这样一个充满网络戾气的氛围当中,成为攻击他人的主体。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他可能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这样一个群体。

  据了解,包括“网络厕所”等现象在内的行为目前已经造成了比较明显的危害,首先是在言语攻击之外,有人不合法地披露“被挂者”个人私密信息,触犯了网络红线;另外,饱含恶意和极端戾气的谩骂和仇恨,形成了严重的网络暴力,甚至引发自残自杀等悲剧;还有这些发布者通过匿名逃避监管的方式,增加了受害者的维权难度,削弱了网络实名制的约束力。

  将键盘作为“利刃” 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不管是熟人在社交群里口无遮拦,还是素未谋面的人在网上恶意攻击,这都对他人造成伤害,让本该清朗的网络空间增添了戾气。通过这样的案例我们也可以看到,整治网络戾气既包括对网暴本身的整治,也要改变导致网络暴力存在的网络环境。那么,是谁在背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戾气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据了解,目前“网络戾气”问题之所以比较突出,首先是因为一些平台的营销账号为了吸引流量,采用标题党、情绪化的报道方式,煽动情绪、制造争议,引发舆论戾气,从而实现增加注意力和广告收入的目的。另外,一些有组织的“网络水军”通过鼓动网民、水军造势、造谣等方式,对相关群体进行敲诈勒索,以此牟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这些行业、这些组织他们实际上也是在专业化的运作,一方面他们现在也在运用最新的这些,比如说人工智能、机器人这样的一些方式去进行,另一方面,他们也是产业化把这种不良的氛围,这种充满戾气的氛围转化为商业收入的这种机制。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理解我们的网信办也好,我们的整体的生态内容治理是需要抓到核心的抓手上的,尤其是这种有组织的、有谋利的,这种有特别明显的这种行业化运作特点的这种行为,应该是进行一个集中的精准打击。

  据了解,此次 “清朗·网络戾气整治”行动期间要集中关闭一批严重违规、影响恶劣的账号群组,坚决取缔一批戾气聚集、问题突出的功能版块,从严查处一批履责不力、顶风作案的网站平台。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网络戾气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诋毁他人达到泄愤的目的,同时又有大量的损害他人商品声誉、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的其他目的。既有拉踩引战,引发对立,获取不法流量的目的,同时也有危害社会稳定,破坏来之不易的网络安定环境的目的。可以说对这种网络戾气的全方位治理,在维护公民合法权利和自由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维护网络安全,增加网络信任和维护国家安全层面有着深远的意义。

  新闻链接:以网络代骂 网络造谣牟利

  刚才专家提到了,煽动网络戾气的原因,很多都是以吸引流量和广告收入为目的,甚至有组织和个人为盈利,专门进行“网络代骂”“网络造谣”,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案例。

  今年8月,在互联网某平台上,多条替他人提供网络辱骂服务的留言引起了湖南长沙警方的注意。这名网名为“代骂声讨一哥”的网友连续发帖称,自己长期承接在网络上辱骂他人的服务。

  民警立即开展调查,发现该发布留言网民的真实身份为22岁的李某,8月8日,警方依法将李某抓获归案。

  违法行为人李某:我一般发广告的话是在贴吧里面,然后我的广告内容是“接代骂”。有些有需求的“老板”,他如果看到的话,他就会根据我广告中的联系方式,就会主动加我的。

  据李某交代,找自己下单的人,下单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因为情感纠纷,有的是因为玩游戏闹了矛盾,还有商家为了利益,恶意抹黑竞争对手的。去年10月至今,李某已经接了100单左右。

  这是发生在今年5月山东的一起网络谣言案件,网民“街头乞丐哥哥”在网络平台发布一条标题为“山东潍坊安丘发生一起毒饵害人凶案,因高利贷,下毒杀死4人”的短视频新闻。视频发布后,迅速冲上当地热搜,引起社会关注。但是,山东潍坊网安部门核查后发现当地未曾发生此类案件。

  山东省潍坊安丘市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刘硕:发现虽然视频当中,有部分的判断片段显示的是安丘的地标性建筑,但是在视频当中,接受采访的民警、接受采访的法官以及视频中显示的警车,大部分都是来源于网络的拼接。

  网安民警发现这个视频账号上发布有大量热点案事件短视频,标题惊人,有些短视频点击量过万,但绝大部分是假新闻。为杜绝假新闻继续传播,民警决定立案侦查,很快锁定了视频账号负责人杨某某。杨某某到案后供认了其利用AI智能工具及网络平台制作发布假新闻、散布网络谣言的事实。

  据了解,2022年7月以来,杨某某所在的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网络平台注册两个MCN机构账号,同时在网上购买142个自媒体账号,将从网上搜集到的热点案事件,随意更改时间、地点,拼凑成新闻后通过自己运营的账号再次发到网上,炒作敏感案事件进行引流牟利,并以发布数量和流量计算员工报酬。很多不明真相的网民极易上当受骗,也给当地造成了负面影响。

  加强平台“功能设置”与“环节设置”管理

  网络戾气整治,具体措施有哪些呢?据了解,此次“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的具体举措包括:从严查处违规功能设置方面,将强化直播弹幕、PK等重点功能管理,坚决清理处置网络戾气内容;集中取消一批批量组织恶意举报的功能应用;加强对表情包、P图拼图、视频剪辑、AI合成等功能的审核管理,清理下架含有恶搞攻击、挑起对立等内容的表情包、图片和视频。从严查处违规平台环节方面,将督促网站平台加强榜单、话题、推荐、评论、私信等环节管理,严禁在榜单、推荐等位置推送煽动、宣扬网络戾气的内容,通过设置“私信折叠”“消息盒子”等减少陌生人私信骚扰。

  (总台央视记者 张岗)

[ 责编:余晓妍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月开幕

  • 河北乐亭:中小学午餐午休服务惠民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5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深入推进新型无线、新型网络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行业加快补齐高端器件、基础软件等短板,加快推进6G技术研发与创新。
2023-12-06 04:30
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遗址考古工作近期取得了重要收获。其中,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建的考古队,会同航测、年代学、环境考古的专家,经过系统勘探和多地点解剖,新发现熊家岭、郑畈等多组史前水利系统。
2023-12-06 04:30
日前,在海南陵水的深蓝海面上,重达1300吨的海底数据中心核心装备——海底数据舱,在大型海上吊装船的投放作业下,徐徐下沉。
2023-12-06 10:23
人们通常认为,疾病是由异物(细菌或病毒)入侵人体引起的,但影响人类的数百种疾病,其实是由细胞蛋白质生成错误引起的。
2023-12-06 10:22
中国散裂中子源,为洞察微观世界、探究物质材料微观结构提供了新的“超级显微镜”,让中国科研人员的笑容更加自信。
2023-12-06 10:16
漫话健康|得了支原体肺炎,啥时候能上学?
2023-12-06 09:17
世界土壤日定于每年12月5日,旨在纪念世界著名土壤学家V.V. Dokuchaev的诞辰
2023-12-05 10:59
涵盖了步行、骑行、地铁出行、公交出行、不停车缴费、机动车停驶、混合动力汽车出行等低碳出行场景,以及无纸化办公和在线会议等低碳办公场景。
2023-12-05 10:29
“不可调和的矛盾”握手言和了?
2023-12-05 10:13
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建成后,将填补我国尚无大功率全尺寸地面试验平台的空白,进一步提升我国海上风电设备的研究与试验验证能力。
2023-12-05 10:11
那让人直呼“美呆了”的极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地磁暴又是啥?会对我们带来哪些影响呢?
2023-12-04 17:57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明确指出“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023-12-05 04:55
当地时间3日下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举办的“冰川记忆:见证气候危机”主题边会上,与会代表与嘉宾呼吁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并立即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保护全球冰川。
2023-12-05 04:55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老工业基地吉林市在振兴发展的路上并不服“老”。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市积极扬长补短,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营商环境,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等转化为发展优势,主动迎接东北全面振兴新的重大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今年前三季度,吉林市GDP同比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3%,位列全省第一。
2023-12-05 04:5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2023-12-05 04:55
2021年,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使用功能性超声读取大脑活动的方法,这是一种侵入性小得多的技术。
2023-12-04 10:21
12月1日晚,我国北方多地出现绚丽极光,让人大饱眼福,但也有人遗憾错过。
2023-12-04 10:20
相比已经在材料科学领域应用的X射线三维表征技术,透射电镜三维取向重构技术将空间分辨率从微米级提高到纳米级。
2023-12-04 10:20
近日,上海重磅发布生物医药产业三大行动方案,推动合成生物、基因治疗、医疗机器人三大前沿赛道发展,找好动力源、下好先手棋、释放新动能、培育“核爆点”。
2023-12-04 10: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