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别让网络“戾气”变伤人“利器”!中央网信办严打这七类行为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别让网络“戾气”变伤人“利器”!中央网信办严打这七类行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11-20 09:30

  如今,互联网已经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26.7个小时,相当于每天上网近4个小时。随着网民规模、上网时长日益增长,网络内容空前丰富,网络空间治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一些负面极端情绪,不仅伤人伤己,更容易形成网暴,让网络“戾气”变成伤人的“利器”。

  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聚焦网络戾气容易滋生的重点环节版块,从严打击恶意攻击谩骂、挑起群体对立、宣泄极端情绪等突出问题,坚决惩治一批违规账号、群组和网站平台,有力遏制网络戾气传播扩散。

  重拳整治“网络戾气” 清朗网络空间

  据了解,此次“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期间要集中关闭一批严重违规、影响恶劣的账号群组,坚决取缔一批戾气聚集、问题突出的功能版块,从严查处一批履责不力、顶风作案的网站平台,形成有力震慑。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网络戾气指的是一种偏执极端非理性的煽动对立的一种情绪。这种利用网络策源发酵和传播的情绪,逐渐演化成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产生非法流量,这种拉踩引战、炮制所谓的热点,打击竞争对手的灰色产业链。几乎所有的网络暴力,都有这种戾气所导致的原因。我们对网络暴力和网络戾气的生态化治理,势必要从源头也就是这种网络戾气的治理开始。

  据专家介绍,中央网信办此次开展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对于社交、短视频、直播等重点平台类型的7类行为进行打击,准确界定了网络戾气的具体特点和类型,有利于进一步深入整治治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它通过这种精准的治理,同时其实很多的治理措施也的确是需要通过平台去落实。那么比如这里面会涉及对于账号、对于内容、对于行为的一些处置。一方面体现了长期以来在内容监管方面积累的这种治理的经验,另一方面由于非常精准,非常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所以我们认为说这样的一轮专项整治和我们以前看到的其他清朗行动一样,也是有望实现比较好的一个治理的效果。

  重点严打导致网络戾气的七类行为

  相较于现实社会,网络空间的隐匿性,更容易使充斥戾气的极端言论扎堆出现。这一次,中央网信办要重点针对7类行为进行打击,主要包括:

  “网络厕所”“开盒挂人”行为;

  借社会热点事件恶意诋毁、造谣攻击;

  污名化特定群体、煽动地域对立;

  斗狠PK等低俗不良直播行为;

  有组织地恶意辱骂举报他人;

  编造网络黑话、恶意造梗;

  煽动网上极端情绪等行为。

  所谓的“网络厕所”,是一种匿名的网络暴力现象,是指当事人照片、行为或言论被网友投稿至社交平台的“厕所号”,也称“挂厕”。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厕所”的关注者、所谓投稿者和被“挂”者,还有不少是未成年人。这类“厕所号”中充斥着攻击性言论,一些账号中含有恶意P图、伪造视频、引战言论甚至是辱骂等内容。

  “开盒挂人”,也是网络流行语,指在网络上公开曝光他人隐私的行为,也是一种网络暴力行为。

  网络戾气对网民权益网络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有上述这些行为的网民,有的是为了发泄情绪、求关注,有的可能只是猎奇、满足好奇心,但本质上都是严重的侵权行为。“造谣”“污名化”等等,类似这些行为会造成哪些严重危害呢?来听专家的分析。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网络厕所”“开盒挂人”本质上是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权、名誉权、隐私权的严重的侵权行为和违法行为。行为人应当按照“民法典”去承担侵权责任,严重的话还可能涉及刑法及其司法解释,承担诽谤罪、损害商誉罪、寻衅滋事罪等刑事责任。有一些违法人认为法不责众,认为互联网是虚拟的,可以不承担责任。其实这都是对法律的误读。我们国家的网络真实身份认证制度早已写到“网络安全法”里面,实践中并不存在最后找不到责任人的情况,每一个人都要为网络行为自己负责任。

  据专家介绍,所谓“网络厕所”是指,网友向“厕所号”发送针对特定群体或个人的嘲讽讥笑、恶意评价、诅咒谩骂的信息,“厕所号”再将这些信息以匿名形式使用谐音字发出,从而实现规避监管的目的。据了解,目前“网络厕所”的使用群体以青少年为主,所以造成的危害尤为值得重视。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网络戾气最大的受害者,我们应该说未成年人可能在这种充满网络戾气的氛围下是最容易受到影响。一方面他们可能会受到充满网络戾气内容的攻击和影响,另一方面他自己也可能被裹挟到这样一个充满网络戾气的氛围当中,成为攻击他人的主体。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他可能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这样一个群体。

  据了解,包括“网络厕所”等现象在内的行为目前已经造成了比较明显的危害,首先是在言语攻击之外,有人不合法地披露“被挂者”个人私密信息,触犯了网络红线;另外,饱含恶意和极端戾气的谩骂和仇恨,形成了严重的网络暴力,甚至引发自残自杀等悲剧;还有这些发布者通过匿名逃避监管的方式,增加了受害者的维权难度,削弱了网络实名制的约束力。

  将键盘作为“利刃” 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不管是熟人在社交群里口无遮拦,还是素未谋面的人在网上恶意攻击,这都对他人造成伤害,让本该清朗的网络空间增添了戾气。通过这样的案例我们也可以看到,整治网络戾气既包括对网暴本身的整治,也要改变导致网络暴力存在的网络环境。那么,是谁在背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戾气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据了解,目前“网络戾气”问题之所以比较突出,首先是因为一些平台的营销账号为了吸引流量,采用标题党、情绪化的报道方式,煽动情绪、制造争议,引发舆论戾气,从而实现增加注意力和广告收入的目的。另外,一些有组织的“网络水军”通过鼓动网民、水军造势、造谣等方式,对相关群体进行敲诈勒索,以此牟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这些行业、这些组织他们实际上也是在专业化的运作,一方面他们现在也在运用最新的这些,比如说人工智能、机器人这样的一些方式去进行,另一方面,他们也是产业化把这种不良的氛围,这种充满戾气的氛围转化为商业收入的这种机制。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理解我们的网信办也好,我们的整体的生态内容治理是需要抓到核心的抓手上的,尤其是这种有组织的、有谋利的,这种有特别明显的这种行业化运作特点的这种行为,应该是进行一个集中的精准打击。

  据了解,此次 “清朗·网络戾气整治”行动期间要集中关闭一批严重违规、影响恶劣的账号群组,坚决取缔一批戾气聚集、问题突出的功能版块,从严查处一批履责不力、顶风作案的网站平台。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网络戾气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诋毁他人达到泄愤的目的,同时又有大量的损害他人商品声誉、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的其他目的。既有拉踩引战,引发对立,获取不法流量的目的,同时也有危害社会稳定,破坏来之不易的网络安定环境的目的。可以说对这种网络戾气的全方位治理,在维护公民合法权利和自由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维护网络安全,增加网络信任和维护国家安全层面有着深远的意义。

  新闻链接:以网络代骂 网络造谣牟利

  刚才专家提到了,煽动网络戾气的原因,很多都是以吸引流量和广告收入为目的,甚至有组织和个人为盈利,专门进行“网络代骂”“网络造谣”,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案例。

  今年8月,在互联网某平台上,多条替他人提供网络辱骂服务的留言引起了湖南长沙警方的注意。这名网名为“代骂声讨一哥”的网友连续发帖称,自己长期承接在网络上辱骂他人的服务。

  民警立即开展调查,发现该发布留言网民的真实身份为22岁的李某,8月8日,警方依法将李某抓获归案。

  违法行为人李某:我一般发广告的话是在贴吧里面,然后我的广告内容是“接代骂”。有些有需求的“老板”,他如果看到的话,他就会根据我广告中的联系方式,就会主动加我的。

  据李某交代,找自己下单的人,下单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的是因为情感纠纷,有的是因为玩游戏闹了矛盾,还有商家为了利益,恶意抹黑竞争对手的。去年10月至今,李某已经接了100单左右。

  这是发生在今年5月山东的一起网络谣言案件,网民“街头乞丐哥哥”在网络平台发布一条标题为“山东潍坊安丘发生一起毒饵害人凶案,因高利贷,下毒杀死4人”的短视频新闻。视频发布后,迅速冲上当地热搜,引起社会关注。但是,山东潍坊网安部门核查后发现当地未曾发生此类案件。

  山东省潍坊安丘市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刘硕:发现虽然视频当中,有部分的判断片段显示的是安丘的地标性建筑,但是在视频当中,接受采访的民警、接受采访的法官以及视频中显示的警车,大部分都是来源于网络的拼接。

  网安民警发现这个视频账号上发布有大量热点案事件短视频,标题惊人,有些短视频点击量过万,但绝大部分是假新闻。为杜绝假新闻继续传播,民警决定立案侦查,很快锁定了视频账号负责人杨某某。杨某某到案后供认了其利用AI智能工具及网络平台制作发布假新闻、散布网络谣言的事实。

  据了解,2022年7月以来,杨某某所在的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网络平台注册两个MCN机构账号,同时在网上购买142个自媒体账号,将从网上搜集到的热点案事件,随意更改时间、地点,拼凑成新闻后通过自己运营的账号再次发到网上,炒作敏感案事件进行引流牟利,并以发布数量和流量计算员工报酬。很多不明真相的网民极易上当受骗,也给当地造成了负面影响。

  加强平台“功能设置”与“环节设置”管理

  网络戾气整治,具体措施有哪些呢?据了解,此次“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的具体举措包括:从严查处违规功能设置方面,将强化直播弹幕、PK等重点功能管理,坚决清理处置网络戾气内容;集中取消一批批量组织恶意举报的功能应用;加强对表情包、P图拼图、视频剪辑、AI合成等功能的审核管理,清理下架含有恶搞攻击、挑起对立等内容的表情包、图片和视频。从严查处违规平台环节方面,将督促网站平台加强榜单、话题、推荐、评论、私信等环节管理,严禁在榜单、推荐等位置推送煽动、宣扬网络戾气的内容,通过设置“私信折叠”“消息盒子”等减少陌生人私信骚扰。

  (总台央视记者 张岗)

[ 责编:余晓妍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在武汉开幕

  • 济南:国内超大直径穿黄隧道盾构掘进过半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在科学研究上不断革故鼎新的同时,钟义信始终坚守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追求,在信息论、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潜心躬耕育人。
2025-09-10 09:35
9月9日10时0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9 11:03
在中药房里,有这样一些“扫地僧”——它们价格低廉,常被忽视,却有着出人意料的疗效。
2025-09-09 10:15
近日,河南一名女童出现咳嗽、呕吐、嗜睡等症状,被家人误判为普通感冒,不料竟是暴发性心肌炎,且病情发展极为迅速,在转院治疗途中不幸离世。程翔提醒,当身体发出以下信号时,一定要引起重视,警惕并排查暴发性心肌炎:  一是胸痛、胸闷、气短。
2025-09-09 10:14
随着关键研发方向不断取得新突破,通用智能体在多任务处理方面,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完成度也会更高。
2025-09-09 10: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