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精神病辩护制度的域外经验
首页> 法治频道> 理论·实践 > 正文

精神病辩护制度的域外经验

来源:人民法院报2023-11-20 09:27

  精神病辩护制度的发展历程

  在英美法系国家中,精神病辩护制度是刑事审判中重要的辩护事由及辩护程序,它最早可以追溯至英国的爱德华一世(1272年—1307年)时期。如今,在“犯意缺失”“刑罚效果缺失”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考量下,该制度已不再是国王对精神病人的独立赦免程序,而是一项固定的抗辩事由与法律规则。

  回顾精神病辩护制度的发展史,存在留存与废除两种观点的对立。鉴于现代刑事法治无不以自由意志为责罚的逻辑起点,基于社会防卫的预防性立场和精神病辩护制度可能被滥用的现实,无法废除精神病辩护制度。相反,精神病辩护制度还能获得更高位阶的宪法权利的支撑。因此,许多国家的刑事法律都明确规定了精神病辩护制度,例如美国《模范刑法典》规定,“如果由于精神疾病或者缺陷,被告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缺乏理解其行为的犯罪性(非法性)或者缺乏使其在行为符合法律要求的实质能力,则被告人对该行为不负责”。除此之外,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也规定精神病可以作为独立的抗辩事由。

  从辩护效果上看,被告人患精神病的辩护意见曾经引发较为普遍的无罪判决,例如约翰·欣克利在1981年因刺杀美国总统里根而被捕,尽管在审讯中他表示刺杀总统只是为了引起好莱坞女明星的注意,但陪审团还是基于精神病的理由而裁定欣克利无罪。

  但是,一些行为人即使可能患有某种精神障碍,但其既能够清楚地了解到自己行为的性质又可以知道该行为的对错,对此一律宣告无罪,自然与刑罚的基本目标以及民众的一般期待相扞格。因此,精神病辩护普遍无罪裁定的格局被打破,部分患有精神疾病的被告人也需要为其所做的不法行为而承担刑事责任。

  这一立场转变的现实基础在于,医学专业知识的发展可以区隔出不同的精神疾病类型。例如美国部分州出现了“有罪但患有心理疾病”的判决结果,就是因为现代医学可以辨明被告人所患心理疾病尚不能达到法律意义上的精神病标准。又如《欧洲人权公约》第5条第1款第5项规定了“‘精神不健全的人’可能被依法剥夺自由”。不难看出,精神病辩护制度从完全(不)采纳的单一制度,逐步发展成了需要承担部分刑事责任的“减轻责任”制度。

  精神病辩护制度的主要争议

  关于精神病辩护制度,域外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争议,其一是精神病的定义,其二是精神病的判定标准。其实,二者并非是完全独立的两个问题,而是反映了精神病界定过程中形式与实质的不同侧面。

  精神病的判定标准,主要有“麦纳顿标准”“不可控制标准”“德赫姆标准”“模范刑法典标准”四种。从四种标准的演进过程看,精神病的认定标准逐步放宽,原本较为严格的精神病界定模式被不断松绑。

  “麦纳顿标准”侧重于行为人的意识方面,若行为人由于精神上的缺陷而不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性质和后果,或者即使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后果,但不能认识到行为是错误的,则该行为人患有法律意义上的精神病。

  相比之下,“不可控制标准”则由对意识方面的侧重转向了对意志要素的判断,认为即使行为人能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对错,但因“不可抑制或不可控制而实施犯罪”或“在对错之间进行选择的能力被破坏”时,也能够认定行为人存在精神障碍。

  “德赫姆标准”认为,如果行为人的不合法行为是精神疾病缺陷的产物,那么该行为人是可以被宽恕的。然而,这一标准却过于依赖精神病辩护在医学上的证明从而忽略了刑法中的规范判断。由于精神疾病与危害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在精神病专家的评估下能够得到轻易地肯定,因此应受谴责的人可能在“德赫姆标准”的立场下被宣告无罪。

  而“模范刑法典标准”实质上是对“麦纳顿标准”之意识方面与“不可控制标准”之意志方面的综合。

  过于宽松的精神病认定标准会产生放纵犯罪之嫌,因此,英美法系国家对精神病的界定方案出现了回调现象,从严把握的倾向愈发明显,即最早确立的“麦纳顿标准”在经过不断修正之后再一次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主流选择。究其原因,“麦纳顿标准”的回归主要是受到了欣克利案无罪判决的深刻影响,其背后体现了精神病辩护制度废除者与保守者的基本态度。

  精神病辩护制度的发展趋势

  “麦纳顿标准”的主流地位并非是固定且不可辩驳的,它也不是一项必须要被遵守的法律规则。行为人意志要素的剔除使得刑法中精神病人的范围变得狭窄,由此会引发对精神病患者覆盖不足与关切不够的实践障碍。正是基于“麦纳顿标准”的局限性,部分观点认为该标准已经过时了。例如英国刑法学者认为,“不可抗拒的冲动”虽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精神疾病情形,但其也应该作为改革内容融入精神疾病辩护之中。总体而言,英美法系国家对精神病的界定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第一,精神病的认定标准逐步从形式化的判断规则转向为实质化的认定方案。美国漫长而曲折的精神错乱辩护历史已经表明,真正能够决定被告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的并不在于医学认定而在于法律意义的探明。例如美国法官发现,“德赫姆标准”的运用,会对陪审团在价值问题的判断上施加不适当的影响。因此,这就不难理解美国与英国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法律改革运动——如果精神错乱否定了定罪所需的意图、明知和轻率要素,就会导出无罪认定,如果不能否定这些要素,那么这个证据就是不相关的。

  第二,精神病的基本概念被重新界定。作为上位概念的“精神疾病”由于始终无法涵摄“心智发育不完全”“无意识行为”等责任减免类型而饱受诟病。英国曾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将癫痫、梦游症和糖尿病等疾病作为精神病抗辩事由,但这种做法毫无疑问为不适格人群贴上了精神病的标签。因此,英国法律委员会建议将“精神疾病”一词替换为“公认的健康状况”,以满足对被告人的准确评价。出于类似的考虑,加拿大Dickson大法官将精神病定义为“损害了人的精神和其功能的任何疾病、紊乱或者不正常状况”。精神病概念或定义的变化再一次折射了精神疾病法律判断的独立意义与价值。

  第三,用严重的精神疾病或障碍来推定被告人精神病患者的法律地位。例如巴特勒委员会曾建议,如果精神紊乱程度严重,就不需要确定它是否影响被告人的认知。只要法院确信该行为可归因于这种紊乱,就应作出特定裁决。但值得警醒的是,通过医学紊乱程度来直接推定法律结果只是一种司法便利主义做法,不仅遮蔽了精神紊乱实际上的类型多样性与复杂性,更会悄然滑向“德赫姆标准”。

  第四,精神病抗辩标准不断开放。“麦纳顿标准”的主流地位并未对法官产生实际上的拘束力。换言之,精神病界定标准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而言完全是处于开放的状态,正当程序也没有规定对于合适的法律和医学的精神病测试应当是怎样的。例如在克拉克诉亚利桑那州一案中,被告人所提出的“法院没有采纳‘麦纳顿标准’是违反了正当程序”的主张,并没有得到联邦最高法院的肯认。实际上,各州完全有权规定并采用自己的精神病标准。这背后实际蕴含的思想是,刑法中的精神病认定标准一方面需要适应精神病医学领域的进步与改变,另一方面也要坚持精神病辩护中法律判断的实质化、规范化与独立化。

  (作者:吴沛泽 陈峰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 责编:余晓妍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