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虚假视频“误伤”公益,平台应该做点什么?
首页> 法治频道 > 正文

虚假视频“误伤”公益,平台应该做点什么?

来源:青岛财经网2023-09-25 09:19

  9月20日,四川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布信息称:“凉山、攀枝花,老人卖石榴屡遭拒?真相:主播带货,视频全是摆拍!”“这些热门视频的背后,实则为卖惨带货的营销套路。”

  今年8月,攀枝花市早已发布了《关于规范网络交易经营行为的提示函》,提出对采用扭曲卖惨式营销,构成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相关违法的行为将依法处置,并督促网络平台对恶意营销账号给予严格惩处。

  平台如何起到规范作用?各平台均对借助发布“助老”“助残”“助困”等内容进行了处置。而腾讯视频号则在更前端的预防和鉴别上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在短视频征集活动中,对公益短视频的内容进行界定,在发布和传播过程中用“红花赞”进行标示等。

  被利益驱使的假公益、假助农视频

虚假视频“误伤”公益,平台应该做点什么?

部分假公益、假助农视频截图

  “锋哥在路上”于8月30日发布的一条视频,点赞数达到了13.7万。视频中,一名老人背着背篓,站在一辆皮卡车旁推销石榴,但车内的人却将老人递出的石榴扔到地上,老人捡起石榴后,还向车里的人鞠了一躬……

  但相似的情节,却有不同的版本。凉山州会理市、攀枝花市的石榴进入成熟季,不少主播通过短视频平台销售石榴。一些拍摄于当地石榴产区的催泪视频,获得了大量点赞。据封面新闻记者调查发现,这些都是摆拍的“带货视频”。

  此类假公益、假助农视频频现,消耗着网友的同情心。

  9月20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以“凉山曲布”“赵灵儿”“凉山孟阳”为主要代表团队的“系列网红直播带货虚假宣传案”。这是凉山警方破获的四川省首例系列“网红经济”乱象专案,共计抓获犯罪嫌疑人54名(其中涉案网红主播11人),已批准逮捕18人,捣毁MCN机构(专门从事短视频内容创作与营销的机构)5个,查封涉案公司14家。累计清理网上各类违规信息14157条,处置违规账号346个。

  隐患存在已久,2021年4月,假公益、假助农团伙头目韩某,就因虚构大凉山贫困,从事网络直播带货牟利,被凉山州警方行政拘留。为了让故事看起来更惨,该团队让小女孩表演痛哭,哭不出来就掐,给女孩的“善款”也在拍完视频后就收回……

  摆拍虚假视频在网络上可谓铺天盖地。今年个平台对借助发布“助老”“助残”“助困”等内容,谋求商业变现的账号,进行了无限期封禁等处置。

  平台如何有效封堵虚假公益视频

  9月是各大平台的“公益月”,各种公益话题、公益短视频征集活动密集呈现在抖音、腾讯视频号、微博等平台、B站,各平台在“打假”上下了不少力气。各监管部门也一再督促网络平台对恶意营销账号给予严格惩处。

  公益内容究竟该如何界定?何为真何为假,如何从源头上封堵造假行为和打擦边球的行为?

  记者在腾讯视频号“好事传千里”活动中找到了这样一段“公益视频内容指引”的文字:

  1、介绍过往参加公益活动的心路历程,公益活动介绍等,如照顾孤寡老人的初衷、经历、思考、对社会的倡导等。

  2、宣传或点评身边的好人好事、公益正能量内容。

  3、介绍某个公益项目或者组织成立意义、初衷、社会价值等。如介绍希望工程等品牌公益项目及其背后的故事。

  4、科普相关公益知识,如公募组织与非公募组织的区别等。

  视频号还明确将“演技派”剔除出了公益内容范畴,

  比如“公益卖惨”:指包含大量展示人物残疾、痛苦等,通过卖惨吸引眼球,却没有关于公益活动的介绍,只为博取流量或者骗捐而非为了传播公益项目或者活动。

  再比如“公益内容虚假”:强烈的导演痕迹,用情景剧、短剧等拍摄手法,在视频中制造悬念、冲突;为了显示自身的公益行为,自编自导自演受捐助对象;扮演孤独症、自闭症、残疾人等病人的引发伤害的行为。

  让真公益内容“浮出水面”收获信任

虚假视频“误伤”公益,平台应该做点什么?

视频号相关公益内容截图

  而在传播的过程中,视频号也对公益内容和“类似公益内容”进行了区分。

  被认定为公益内容的短视频,发布和传播过程中可以触发“爱心赞”变“红花赞”,能挂捐款链接。而非公益内容则不可能获得这种赋能。

  比如在“与莫言同行”的视频号中,同为“99公益日爱心直播”中剪辑出来的短视频,王宝强等人演绎莫言新剧《鳄鱼》的那一条,就未被定义为公益视频,未能获得“红花赞”的功能加持。而“在99爱心公益直播现场,莫言讲述了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这个视频就被认定为“公益视频”,触发“爱心赞”变“红花赞”,挂了捐款链接。

  有评论称,善意是网络空间弥足珍贵的人际基石,当善意被消解,同情被消费,正义被利用,人与人之间就会少了信任、多了警惕。

  现在大量短视频MCN机构崇尚“流量至上”“变现为王”,在内容生产环节一味刺激人们感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力,从而带来经济效益,而对于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缺少考虑,甚至造假。

  现代慈善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其中大众媒体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内嵌其中的一个关键角色。公益视频的生产有利于慈善捐助的公开透明,也能聚合更多的社会力量,期待各互联网平台都能积极行动起来。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