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甘肃灵台“老曹警官”网络“出圈”:将反诈宣传进行到底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甘肃灵台“老曹警官”网络“出圈”:将反诈宣传进行到底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6-13 15:49

  图为灵台县公安局民警曹晓鸣视频直播网络反诈宣传。  赵江宏 摄

  中新网兰州6月12日电 (赵江宏 朱强徐娜)平台粉丝42.6万人,累计发布反诈及法律法规类宣传短视频350余条,网络总播放量、点击量达11亿次;现场在线观众超3000万人次,点赞量超1亿,评论条数超200万余条……

  甘肃平凉市灵台县公安局民警曹晓鸣在快手平台注册的“老曹警官”政务新媒体账号,成为该局网络文明实践及宣传的一张崭新“名片”。一连串的数字背后,凝结着这位“70后”民警的执着与坚守,艰辛与付出。

  图为曹晓鸣写的反诈视频文案草稿。  赵江宏  摄

  “老曹警官”出圈路

  走进灵台县看守所办公区二楼曹晓鸣的办公室,办公桌前摆放着的两块纪念奖杯让人眼前一亮,一块是“2021年荣获快手平台优秀创作者奖”奖杯,一块是“2022年荣获快手平台年度影响力政务账号”奖杯。

  今年53岁的灵台县看守所所长曹晓鸣,从警30多年来一直奋战在基层一线,无论是在刑侦岗位上和犯罪分子斗智斗勇,还是扎根社区服务群众,或是“高墙”下的坚守,筑起监所安全的铜墙铁壁,军人出身的他,凡事兢兢业业、精益求精。

  2018年,时任灵台县公安局蒲窝派出所所长的曹晓鸣在日常工作中发现,辖区电信诈骗案件高发,虽然当时开展社区警务工作时都会同步进行反诈宣传,但偶尔还有群众被骗,他的心里不是滋味。

  于是曹晓鸣暗暗下定决心,要寻找一条辐射面更广、宣传效果更好、群众喜闻乐见的反诈宣传新模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闲暇之余看到有人利用“快手”发布公安法治宣传的视频,他也开始“触网”,零散地拍一些反诈短视频发到网络上。

  “翻阅书籍、请教朋友、购买教程,终于学会了制作一些简单的视频作品。”曹晓鸣说,没想到自己的视频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喜爱。2020年,“老曹警官”政务新媒体账号上线“出圈”,他的“反诈宣传”直播也越做越火热。2021年他制作的《不需打官司也可以要回钱的办法》短视频,播放量更是达到了11.1亿次。2022年发布的《诈骗套路(案例一至案例九)》9部作品,播放量均在百万级以上,这也让老曹对网络反诈宣传充满了信心。

  图为曹晓鸣获得的网络平台宣传奖杯及证书。 赵江宏 摄

  “出圈”背后的坚守

  “出圈”的背后,曹晓鸣已在反诈宣传这条道路上默默坚持了5年。从最初进村入户发放传单提醒民众,到摸爬滚打录制短视频投放网络平台,再到如今每周一、三、六晚固定视频直播。有找他倾诉被骗经历的;有向他咨询办事流程的;他基本都会回复,有时几个小时的直播下来,身上板正的警服,被汗浸得一块深蓝一块浅蓝。

  灵台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南缘,东南与陕西省长武县、彬县等地接壤,又与宁夏部分地区方言相近,曹晓鸣凭借着独具魅力的方言直播,收获了不少外省“粉丝”。正是这样接地气的直播方式,与网友互动起来平易近人又不失端正庄重,网友们也亲切地管他叫“老曹警官”。

  前段时间,在他的直播间里,收到了一位宁夏籍刘先生的特别感谢,原来之前曹晓鸣直播“如何辨识诈骗新套路”时,刘先生听了他讲解的“投资理财类”诈骗套路后如梦方醒,没想到自己心心念念投资的2000多元“理财”产品,正中了骗子布下的“陷阱”,原本想继续加大投入时,幸好被曹晓鸣及时劝阻了。

  将反诈进行到底

  为面对众多网友在直播间里形形色色的提问,曹晓鸣平时处理完手头的业务工作外,总是给自己“充电蓄能”,学习最新的政策理论知识;深研公安方面的业务知识;总结反诈方面的最新套路,因此老曹也被网友戏称为“百事通”。

  为了做好每一期直播节目,曹晓鸣都会提前准备好提纲,然后认真构思,桌子上一叠厚厚的手抄稿就是他精心准备的最好写照。看似一条简单的视频,里面却汇聚了很多创意和想法。老曹说他最怕自己太生硬,大家不愿意看,他所做的事情是反诈公益宣传,账号也不接受任何“打赏”,他只希望用自己的创意让更多的人喜欢看。

  提起直播,最让曹晓鸣感到欣慰的就是直播间里和各路“网红大咖”主播连麦,幽默的他直播结束时还不忘给对方布置作业:“你要告诉你的粉丝和观众,一起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对他来说,涨不涨粉不重要,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全民反诈,天下无诈”。(完)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 走进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