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直播“喝酒致死”,看客、平台、PK对手谁该担责?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直播“喝酒致死”,看客、平台、PK对手谁该担责?

来源:国是直通车2023-05-26 11:05

  文/赵斌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网红“三千哥”疑因直播输掉PK履约受罚喝白酒过量去世,当晚他喝了至少4瓶白酒。

  如果直播“喝酒致死”,直播平台、PK对手、起哄的看客乃至死者本人,该承担什么责任?

  谁来为喝酒致人死亡买单?

  “三千哥”的朋友刘星(化名)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三千哥”在直播平台“打PK”输了喝酒已有几年时间,账号里喝酒视频很多。

  据了解,针对各种“海量喝播”,各家平台其实早已发布公告,对直播中的醉酒、PK饮酒等行为进行常态治理;一旦发现“海量喝播”的短视频或直播相关内容,平台做下架、不推荐、断播等处理。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以此为噱头的主播,坚持喝播。

  线下喝酒出了事故,同桌喝酒的人可能担责,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判例也并不罕见。但线上喝酒出了人命,到底是责任自担,还是平台、PK对手乃至看客都要承担责任?

  有法律界人士认为,作为一名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三千哥”应该可以预见到过度饮酒是高度危险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如没有发现他人威胁、引诱或者劝酒,他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自担风险,因此意外身亡很难进行追责。

  但是,和“三千哥”和他人PK立约、输了罚喝酒,算不算引诱或劝酒呢?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张明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认为,共同饮酒者相互之间应当负有合理照顾义务,如果相关人员在共同饮酒过程中存在以下情节,则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第一是强迫性劝酒,如故意灌酒、用言语要挟对方喝酒,或者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第二是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酒,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不宜饮酒,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第三是未将醉酒者护送至安全环境,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交到家人手中而出现事故;

  第四是酒后驾车未对其进行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后果的。

  线上直播喝酒致人死亡,是否也和线下共同饮酒一样需要承担责任?

  张明认为,无论线上线下,只要有证据证明相关行为人言语等起到促使受害人过量饮酒作用并因此导致发生事故,就有根据具体情节、证据而让行为人担责的可能。当时喝酒过程中的视频、文字留言等都有可能成为确定责任的证据。

  家属不追究,各方就没责任了吗?

  据刘星介绍,家属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并未积极追责,且已将死者遗体火化。

  一位在地方法院经常主持民事案件判决的法官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从判决角度看,类似案件一般首先要确定死者死因与饮酒有必然因果关系。

  一般的做法是进行司法鉴定即尸检,如果确定过量饮酒是致死的主要原因,才能进一步根据证据确定相关责任人及本人的责任比例,从而可以支持一定数额赔偿。如果家属不支持鉴定或无法证明死亡和饮酒的直接关系,一般无从确定责任。

  互联网上,不乏通过做出有自伤风险行为来赚取流量牟利的主播。

  据梳理近几年媒体报道后发现,2019年,大连一29岁男子以直播喝酒、喝油赚取打赏,在外出期间猝死。2020年,一男网红直播跳黄浦江,引来千余粉丝点赞,警方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其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违法行为处以行政拘留5日。2019年,女主播为“吸粉”直播自残,民警破门制止教育,该女主播被平台封号……

  张明表示,如果相关主管部门一旦确定直播平台对相关不良引导的直播、视频等存在监管不力等违法行为,可以依照《网络主播行为规范》以及相关行政规范对涉事平台作出处罚,这与受害人家属是否追究无关。

  网络“不良引导”缘何屡禁不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不仅国家对违规、违法直播行为要进行整治,对那些存在“不良引导”的行为,或他人模仿后有导致损害身心健康可能性的直播,平台也应该制定相应规定和细则加以约束。

  其实,各直播平台一直持续出台各种规定,对不良直播现象进行规范和治理,但为什么“低俗直播”“不良引导”屡禁不止呢?

  一个重要原因是,利益诱惑巨大,导致一些主播铤而走险,把脑筋“动歪”到“低俗”甚至“自伤”等不良引导上,追求不劳而获和少劳多得的投机行为。

  抵制带有“不良引导”性质的直播、视频,需要各方更加重视起来。一方面,监管部门和平台要持续发力;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正确引导,粉丝们不要成为消费别人健康和生命的“看客”。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国部分地区2023年高考结束

  • 非遗进校园 缤纷嘉年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在北京发布。
2023-06-09 10:08
从个人生活角度看,电子证照正在不断深入异地就医报销、婚姻与生育登记、不动产登记、户籍迁移等应用场景。
2023-06-09 10:07
科幻电影、科幻网络电影、科幻剧集、科幻微短剧和科幻中短视频等取得的成绩均可圈可点。
2023-06-09 10:06
海西州共有大小不等的盐湖33个,各种无机盐探明储量达3709亿吨,钾、镁、锂资源储量均居中国首位。
2023-06-09 10:04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工业互联网,促进了数据等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为企业开展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支撑。
2023-06-09 10:00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
2023-06-08 09: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
2023-06-08 05:20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3-06-08 04:10
珠峰是地球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高哨位,对该地区开展严格的生态保护,对中国和全世界意义都很重大。
2023-06-08 04:10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
2023-06-08 04:10
受制于材料、工艺等原因,该水电站此前使用的大型冲击式机组核心部件转轮长期依赖进口,费用、时间成本高。
2023-06-08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
2023-06-07 04:35
健康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壮的身板,一颗丰润的心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副副“小眼镜”,挡住了孩子们望向远方的清澈目光。
2023-06-07 04:3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眼健康管理。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近视,成年后易于出现视疲劳,40岁之后随着调节力的生理性下降,会出现花眼,老年后由于光损害及自然衰老会出现眼睛机能减退甚至眼病损害等。
2023-06-07 04:35
孩子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在诊疗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用眼护眼还存在不少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就自己注意,不戴眼镜也能康复”“戴了眼镜眼球会变形”……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023-06-07 04:35
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2023-06-07 04:20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
2023-06-07 04:20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