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ChatGPT风口下的灰色“生意经”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ChatGPT风口下的灰色“生意经”

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2023-05-25 10:17

“山寨”版充斥网络 卖号卖课多为噱头

ChatGPT风口下的灰色“生意经”

  ● 随着ChatGPT在全球爆红,部分商家开始充当“二道贩子”为国内网民提供镜像服务,此举存在用户隐私泄露风险。一旦此类镜像访问询问涉及个人、企业等敏感信息,那么这些信息便会暴露给提供镜像服务的公司,同时也会上传至OpenAI的服务器

  ● 账号交易是一些商家利用ChatGPT赚钱的另一种方式。以“G皮踢”等为关键词搜索,能看到不少销售ChatGPT账号的商家,大多以“个人用现货秒发”“自动发货”等作为广告词,价格在25元至259元不等。从评论区留言来看,有不少人因此被骗

  ● 面对激烈的知识付费竞争市场,无论是贩卖ChatGPT账号还是提供课程服务,卖家都要保持诚信和负责任的态度。同时,消费者也要保持理性,不要被虚假宣传所迷惑,应选择合适的渠道和方式来获取信息和知识

  □ 本报记者 文丽娟

漫画/李晓军

  当地时间5月18日,人工智能开发机构OpenAI在美国发布了适用于iPhone的免费ChatGPT应用程序,其中包括通过其Whisper AI语音识别模型提供的语音输入支持,App还可以与网页版AI助手同步聊天记录。这是ChatGPT首次推出官方移动客户端应用程序。这一消息再次引发公众对于ChatGPT的关注。

  随着ChatGPT在全球爆红,一批名字中包含“ChatGPT”的社交公众号、小程序和App等产品大量涌现,头像与ChatGPT官方图标非常相似。这些ChatGPT服务到底是真是假?《法治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回答问题出错

  次数用完收费

  记者以“ChatGPT”为关键词在应用商城内搜索,“中文版智能AI聊天机器人”“AI聊天写作机器人”“ChatGPT内核中文版聊天创造机器人”等App便出现在结果栏里。公众号里也有不少,比如“聊天智能AI”“超级AI智能聊天”等,账号主体为各种科技或数字有限公司。网页搜索则多显示各类入口,比如“chat4.0-国内入口”“Gpt国内入口”等。

  此类App和公众号提供了与ChatGPT类似的语言聊天功能,且头像和Logo与ChatGPT极为相似,或是换个背景颜色,或是将图案换个方向,或是变换图案大小,极具迷惑性。

  记者进入一款下载量近7万的“智能AI聊天机器人”App,其简介为“这是一个革命性的人工智能软件”“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智能对话模型”。记者测试发现,该App只有1次免费提问次数,用完后需要充值成为会员才能继续使用该App,价格分别为连续包年168元、连续包季98元、连续包月68元,成为永久会员则需要198元。该App称,订阅会员后可获取无限次提问次数。

  另一款宣称“无限制会话、使用最智能的GPT模型、访问速度最快、无广告”的App中,记者花38元购买月会员后获得提问资格。被问及“由谁开发”时,该App回答称,其“是AI模型,由OpenAI团队开发和培训,并在他们的AI平台上运行”。但记者查询发现,该App的开发者实际为个人。

  在公众号平台,记者发现很多账号都自称能为用户对接ChatGPT,可实际体验并非如此。

  记者关注了一个名为“××AI”的社交公众号,注册时间为2023年1月30日,IP属地河南。简介显示其为“当下火爆全网的智能Chat聊天软件,内置open对话聊天板块(即开放chat AI)”。关注后,系统弹出“下载App,可以免费获得3天会员”链接,要求用手机号和验证码注册登录。完成后,记者点击其子栏目“聊天AI”时,系统提示“页面不存在”。这意味着,记者向运营方提供了手机号,却没有享受到相关服务。

  另一个名叫“××pro1”的社交公众号,账号主体为“个人”,IP属地安徽,注册时间为2023年5月7日。在其推送的消息中,有一篇题为《××pro违规封停,本账号接力继续服务!》的文章。关注后,系统弹出“Gpt使用地址”和购卡地址,并在页面下方显示“GPT使用”入口。记者点击该入口,系统发来一张图片,显示“因监管要求,直接进网站使用”。根据系统提示,记者进入名为“ChatGPT”的页面,提问“今天是几号?”系统回答“今天是2023年5月20日。”但实际上,当天为2023年5月23日。

  连续提问4次后,系统显示“试用次数已用完”,要求“购买密钥”,点击后跳转至另一个购买链接,商品包括“试用日卡密钥8.8元”“月卡密钥39.9元”“季卡密钥88元”“年卡密钥298元”“Gpt4.0官方代注册充值220元”。商品详情页面显示“全新站点,速度全网最快,聊天稳如磐石,不封号”“基于OpenAI官方最新3.5数据接口,实时返回数据”。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此类App或公众号的注册主体或背后开发公司,大多为国内的小微企业,注册资本一般为几百万元至几千万元,但实缴资本仅几十万元,公司业务范围大多为计算机信息、网络、电子科技领域内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等。

  “这些App、网站或者公众号中,有一些是公司简单开发的,有一些是公司利用其在海外注册的ChatGPT账号,在国内生成类似ChatGPT的镜像产品。他们利用云服务器或其他程序形成接口,一端连接海外官方程序,一端连接国内用户。用户在本地的App上提问,他们就会转述给官方网站,再回传给用户,成本很低。”上述业内人士说。

  他还提醒,部分商家充当“二道贩子”,为国内网民提供镜像服务,存在用户隐私泄露风险,一旦此类镜像访问询问涉及个人、企业等敏感信息,那么这些信息便会暴露给提供镜像服务的公司,同时也会上传至OpenAI的服务器。

  在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杜秀军看来,如果这些App或公众号本身和ChatGPT毫无关系,却以“ChatGPT”为名,甚至图标都与其一致或者相似,让消费者误认为该程序是“ChatGPT”或者与之存在特定联系,那么这一行为涉嫌违反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可能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

  “对于OpenAI公司而言,如果其没有在中国注册ChatGPT文字和图形商标,上述行为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如果已经注册相关商标,上述行为可能涉嫌侵犯OpenAI公司的商标权,同时构成不正当竞争。”杜秀军说。

  此外,对于App或公众号以宣传免费使用“ChatGPT”吸引用户再收费最终诱人充值牟利的行为,杜秀军认为,此举可能违反广告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依法查处并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诈骗罪。

  账号交易频现

  使用一月失效

  账号交易是一些商家利用ChatGPT赚钱的另一种方式。

  记者近日在电商平台、论坛、社交群和二手交易平台搜索发现,有一批售卖ChatGPT账号的商家,还有商家推出包月访问服务,会员数量可观。不过在审核机制之下,一些商家“挂羊头卖狗肉”,以销售App周边产品为名销售账号。

  以“G皮踢”等为关键词搜索,能看到不少销售ChatGPT账号的商家,大多以“个人用现货秒发”“自动发货”等作为广告词,价格在25元至259元不等。这些账号分为短期共享账号、个人有期限的专享账号以及永久使用的个人专享账号等。从评论区留言来看,有不少人因此被骗。

  记者随机点击进入一商家,系统发来一段文字“直接下单就好。送教程,就是你要的G成品号,操作简单,敏感词不回复,拍下送使用教程,小白也能轻松上手”,还有一个链接,点击进入后可以看到对方提示“聊天时GPT请用g代替”“这里有您想要的ChatGPT账号”“主要采用正规××邮箱手工注册”“全部为官网正版独享账号”等。

  另一商家则发来价格表:套餐一3.5版本28.8元,套餐二4.0版本190元。记者询问“使用一两次后会不会被封号”,对方回复称“不会的”。购买套餐一后,该商家自动发来账号和密码,还附带使用教程,包括如何使用VPN下载登录。然而记者尝试多次,系统均提示登录失败或者账号、密码不存在等信息。

  在一些提供账号服务的卖家评论区,记者注意到不少网友留言称“不到1个月就不能使用账号密码了”“只能用一天,花钱买了个体验”。

  对于此类现象,上述业内人士解释称,电商平台上售卖的账号大多是批量注册账号,即用程序批量注册,很容易被后台检测出来导致封号,不过假设是个人注册账号,那么风险低很多。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记者发现,除了提供ChatGPT代注册服务外,还有不少卖家提供代问服务。

  记者随机联系了一位提供代问服务的卖家。对方称,前来咨询的消费者大多是希望利用ChatGPT完成文章撰写工作,还说“ChatGPT撰写的千字以内的论文可读性较高,更多字数要求的论文可以拆开提问,不过它拆出来的结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结构”。

  针对上述各类ChatGPT代注册、代问生意,杜秀军认为,上述经营行为触犯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第六条、第十四条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直接进行国际联网,必须使用邮电部国家公用电信网提供的国际出入口信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建立或者使用其他信道进行国际联网。

  “以营利为目的,利用国外服务器搭建VPN,未经国家信息产业部门许可,擅自经营VPN业务,并经营买卖国外账号,涉嫌非法经营。对于经营者,一般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联网,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涉案金额较大的还可能构成犯罪,要追究刑事责任。”杜秀军说,消费者如果购买了此类服务或充值了会员,事后可能面临维权难、退款难的情况。

  教学课程风靡

  实际内容注水

  还有不少人推出与ChatGPT相关的课程,内容包括ChatGPT的使用方法和各种趋势预测。记者搜索发现,有相当多“教你如何用ChatGPT赚钱”的课程、社群和资料在网上流传。

  在一款体量较大的“××ChatGPT AI变现圈”内,记者看到,其课程售价为279元,介绍页面写着:“原价599元,目前早鸟价,1万人以后逐步随人数涨价。”付费人数已经超过1万人。

  记者付费后进入该社交群,浏览一段时间发现,“教学课程”大多是一些观念性的内容,包括对ChatGPT的简单介绍、有关ChatGPT的国外新闻和应用场景等。还有一些实操案例来自社群里其他成员的分享,包括用ChatGPT进行AI绘画、做PPT、写会议记录等,但这些几乎都是ChatGPT的基础应用场景,在网上搜索可以免费学习。

  在另一个售价为100元的“××赚钱社群by ChatGPT”内,介绍页面写着:“社群独家生财秘方;一年必回本;专家指导ChatGPT用法。”有买家称,该社交群宣称的“社群独家生财秘方”实际上是“低门槛的薅羊毛指南”,内容包括在各种App拉人注册新用户、刷广告赚取返现红包、在社交群里转发广告等。

  来自湖南怀化的谢女士花了380元购买了一套“利用ChatGPT赚钱”的课程,学了两三天时间后直言自己被坑了。“这个课程主要是讲如何用ChatGPT绘画,包括使用方法、提示词技巧以及AI画出图片后如何调整参数等,这些大多数在网上能找到,并且是免费的。”谢女士说。

  除了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外,记者注意到,大多数课程会给用户描绘“赚钱”图景,比如利用AI绘画给解说类视频配画面,以此接一些市面上小型的剪辑单子;或是利用ChatGPT进行公文写作,代写论文、演讲稿等;有的是先用软件生成文案,再用文案生成视频,最后把视频投放到各个视频平台。

  有网友留言称,自己根据课程内容做过一些视频,但播放量几乎都是个位数;还有人将视频投放到平台时遭到拦截,被系统提示“发布的视频存在加工方式简易的问题”。

  “目前AI尚未完善,能够一天生成几十篇爆款文章过于理想化。在这次卖课程的浪潮下,一些自媒体的课程主要卖点是‘破局’‘变现’和‘掘金’等,无论是文案还是课程主题,给消费者的第一感觉就是‘学完了就可以走上人生巅峰’。”上述业内人士说,这些商家可能并不了解ChatGPT的商业化应用,只是单纯地借助这个热门话题来获取利润,他们站在风口的顶端,抓住流量,制造爆款话题,利用焦虑赚钱,有“割韭菜”的嫌疑。

  他提醒道,面对激烈的知识付费竞争市场,无论是贩卖ChatGPT账号还是提供课程服务,卖家都要保持诚信和负责任的态度。同时,消费者也要保持理性,不要被虚假宣传所迷惑,应选择合适的渠道和方式来获取信息和知识。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酷暑催热“清凉经济”

  • 多措并举 应对高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