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对“拍脑袋式”调动 员工有权说不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对“拍脑袋式”调动 员工有权说不

来源:工人日报2023-05-25 10:11

  阅读提示

  公司未经协商即通知员工到外地办公,后以旷工为由将其解雇。该案经一裁二审、再审,法院亮明态度:工作地点属于劳动合同中的重大事项,用人单位对工作地点的调整如果对劳动者带来实质性影响,应征得劳动者同意。

  工作地点调动带来生活难题,很多员工都经历过。湖南女孩王树清(化名)也遇到了这一情况。公司在未经协商的情况下,通知王树清调至外地办公。她拒绝后,公司便以旷工为由将其解聘。双方就是否违法解除劳动关系产生争议,先后申请仲裁并诉至法院。

  公司变更工作地点,员工是否有权说“不”?法院认为,工作地点属于劳动合同中的重大事项,用人单位对工作地点的调整如果对劳动者带来实质性影响,应征得劳动者同意。该案经仲裁、一审、二审及再审,判决公司赔偿王树清14.26万元。

  公司未经协商变更工作地点

  王树清于2009年5月22日入职长沙一家数据公司。后经公司调动,于2014年4月前往北京的分公司工作。2018年1月1日,公司和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020年7月至8月期间,公司发出通知,要求验收部全体员工暂赴长沙工作,工作期间为2020年8月5日至2021年2月8日,王树清等员工应于2020年8月6日到长沙报到。王树清否认收到该通知。

  2020年8月13日,公司向王树清发出《限期到岗通知书》,要求其在2020年8月18日报到上岗。王树清确认收到该通知书,并于当日回复公司,称其不认可该通知内容,有公司领导解释此次调动是为了节约成本、裁撤部门。公司表示收到了王树清的回复函。

  没过几天,公司又以旷工14天为由向王树清发出解聘通知。王树清认为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请求仲裁裁决公司向其支付经济赔偿金14万元及欠薪。仲裁机构不予受理。

  公司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

  王树清向法院提起诉讼。公司在庭审中提交微信聊天记录,称2020年7月6日长沙母公司向北京分公司负责人王某发微信,内容是《工作地阶段性调动通知书》。王某随即将该通知转发给下属部门并安排验收部员工签字确认。验收部5名员工除王树清外,均签字同意。

  公司称,在向王树清发送《限期到岗通知书》时,公司与其协商将调动工作地点时间缩短至2个月,这样做是为了照顾她。王树清称,双方的确协商过,但在未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公司就解雇了她。

  经查,公司于2020年7月起将办公设备运往长沙,且北京分公司于2020年8月6日取消了位于北京的考勤机,其中有包括王树清在内的验收部员工的名单。由此,一审法院认为王树清不能正常提供劳动系由公司造成,公司应按照王树清正常出勤支付当月工资。

  法院认为,王树清自2014年起长期在北京工作,公司于2020年7月、8月要求其前往长沙报到上岗属于公司提出对王树清工作地点的变更,而工作地点作为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应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进行变更。本案中,公司向王树清发出限期到岗通知书后,王树清已回函表示不同意变更工作地点,在此情况下,公司直接以王树清旷工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律规定,应当向其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

  综上,一审法院判决公司支付王树清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14万元、2020年8月工资差额3779元。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维持原判。

  变更工作地点须遵循法定程序

  一审二审后,公司不服,申请再审,称其为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决定利用经营淡季对北京分公司办公场地进行整体装修,并将部分员工临时调回长沙母公司工作,此举具有合理性和紧迫性。

  公司表示,其临时调动王树清的工作地点有合同依据。根据双方于2018年1月1日签订的《劳动合同变更协议书》,王树清同意“根据公司工作需要变更工作岗位”,而工作岗位当然包含工作地点。

  此外,公司称,临时性调动工作地点具有合法性。莫说临时性调动工作地点的时间仅为2个月,即使是6个月,相对于双方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也是短暂的,因而对劳动合同的履行不会产生实质影响。再者,临时性调动工作地点后,并未调整王树清的工作岗位及内容,也没有降低其薪资福利待遇,具有正当性。况且,王树清与其配偶及父母的户籍都在湖南,其婚后也在长沙买了房,临时性调动工作地点也不会给其家庭生活带来较大不利影响。

  公司认为,虽然《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但也不可否认用人单位在生产结构、经营范围进行调整或外部市场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可以行使经营管理自主权,对劳动者岗位进行适当调整,劳动者对此应予以配合。王树清作为公司员工,理应服从公司经营安排,但其拒绝到岗工作构成旷工,应当解除其劳动关系且无须赔偿。

  法院指出,劳动者工作地点属于劳动合同中的重大事项。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对工作地点的调整如果对劳动者带来实质性影响,应征得劳动者的同意。如果用人单位认为存在不可抗力或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必须对劳动者工作地点进行调整的,也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解决。本案中,公司安排王树清异地工作,即使如公司所称仅是临时性调动工作地点,也对其带来了实质性影响。在双方未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公司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没有法律依据。法院再审判决驳回公司上诉,维持原判。

  赖志凯 (来源:工人日报)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