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普通食品变“神药”?别被直播里的虚假宣传忽悠了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普通食品变“神药”?别被直播里的虚假宣传忽悠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05-24 14:15

  普通食品变“神药”?别被直播里的这些虚假宣传忽悠了!

  利用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带货,已渐渐成为一些主播和商家的选择,但某些虚假宣传行为需要引起大众警惕,例如明明是食品或者是药材,被主播故意夸大虚假宣传成具有治疗作用的药品卖。专家表示,把食品当药品售卖是违法行为,对于直播中的这种乱象,平台要负起监管责任。

  食品还是药品?直播带货声称“包治百病”

  近期记者发现,在多家短视频平台上,一些网络主播通过各种打擦边球的方式,夸大、虚假宣传,把一些食品当成是具有疗效的药物来进行推销售卖,有的甚至声称“包治百病”,误导消费者。

  记者在某直播平台上看到,有一款名为“苦瓜三七复合肽固体饮料”的产品,在数十个短视频账号上被多位主播直播售卖,在这些主播的描述中,这款“固体饮料”产品不仅专门针对“糖高”人群,而且还能解决身体的根本问题。

  在另一个账号中,这位男主播在直播中还声称,只要服用14天就能有效果,3个月就能摆脱糖尿病。

  记者发现,多个相关的账号在售卖上述产品,其中粉丝人数最多的有7.8万,最少的400多。根据销售记录显示,有的直播间这款所谓“降糖”的产品已经售出了1223件。

  在这个名为“中食肽科-逆糖之旅”的直播间中,同样是这款“降糖”产品,这位身穿白大褂的女主播甚至声称这款产品可以做到药物不能解决的问题。

  记者观察发现,这些主播中,很多都穿着白大褂,很容易让观众误以为他们跟医疗工作有关。当记者在直播中问主播是不是医生时,这位男主播承认自己并非医生。

  记者发现,这些主播在推销过程中会刻意回避某些具体相关病症的完整关键词,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缩略词,如“小糖人”代表糖尿病人群,“小白片”代表药片,“针针”代表胰岛素等针剂,“白大褂”代表医生或医院等等。另外,直播间醒目位置还会打出“逆糖”“停片停针”等诱导性宣传语。

  “特效药”实为普通食品 治病说法不可信

  这款主播们声称专门针对“糖高”人群的产品,它到底是药品还是食品呢?它真如主播所讲的那样,能从根本上解决糖尿病患者的问题吗?

  记者在直播间花费268元购买了这款所谓的“降糖”产品,根据外包装显示,它的名称明确标注为“苦瓜三七复合肽固体饮料”,而记者没有看到任何有关“降糖”功效的说明,在产品的包装上记者也只看到了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在我国,根据相关规定,药品的包装都会明确标注“国药准字”的批准文号,而保健品则会标注为“国食健字”的批准文号。

  在这个账号名为“中食肽科-逆糖之旅”的直播间内,当有观众问主播这款产品到底是药品还是食品时,原本自信满满的主播却没有正面回答。

  不一会儿,工作人员在直播间评论区打出了这样的回复,“中医理念 中草方子”。那么,它到底是食品还是药品呢?记者带着这个疑问打通了生产厂家的电话。

  采访中,厂家客服承认该产品是食品,并非药品。那么这款食品又是否有治病的功效呢?记者把该产品的相关信息发给了从事药剂研究的专家,专家看过产品相关成分后明确告诉记者,这款产品不是药品,并不具有治疗作用。

  虚假宣传 “琥珀粉”被说成治百病的神药

  记者调查发现,上述将食品当成药品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的问题并不鲜见,在一些直播平台,有些主播不仅会把普通食品当成具有疗效的药品来卖,甚至把一些原本普通的中药材说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

  记者在某直播平台上看到,这款名为“福记坊琥珀粉”的产品,被主播宣传成了能包治百病的神药。

  记者看到,直播间中这款净含量50克的琥珀粉售价288元,销售记录显示已经卖出3075件。而记者在其他的电商平台上看到,稍贵一点的琥珀粉15克售价仅33.15元,便宜点的250克一罐34元。

  那么,主播口中包治百病的“琥珀粉”又到底是什么呢?真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吗?

  专家表示,琥珀粉实际上是一味药材,具有安神、活血等功效,但是它单独能起到的功效非常有限,通常医生会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将琥珀粉与其他药材配合使用,这样才能对患者起到更好的效果。

  专家表示,身患疾病的消费者,如果出现相关的身体不适,应该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找专业的医生进行对症治疗。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主任药师 杨红莲:最科学的方法首先就是说不要让患者去听信这些广告宣传,他要来正规的医院,找专业的医生给他进行前期的诊断,然后开具相应的处方。再一个就说有些他是打着医生的旗号,但是他本身可能没有学过中医,所以他给开具的中成药、相关的其他药物也是不适合患者的。

  直播带货涉嫌虚假宣传 记者举报后仍在售

  记者调查发现,在多家直播平台上,类似通过夸大、虚假宣传某些食品功效的主播还有很多,比如,这个名为“湿节草本植物饮”被主播说成能治结节、囊肿等,这个“菊郡主旰旰茶”被说成专门针对肝部不适的各种症状,这个“清肤消银丸”被说成能治各种皮肤病,这个产品名为“道田青汁”的大麦苗被说成能清理血管淤积。

  针对上述账号,记者对相关平台进行了举报,但是这些产品依然在售卖。

  专家:把食品当药品售卖是违法行为

  明明是食品或者是药材,被主播故意夸大虚假宣传成具有治疗作用的药品卖,这些主播的行为是否涉嫌违法?而放任这种乱象长期存在,直播平台要承担什么责任呢?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73条中规定,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另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17条中规定,除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使推销的商品与药品、医疗器械相混淆的用语。那么,直播的主播在销售时夸大普通食品功效可治疗疾病等行为,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呢?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俊海:第一,把食品当药品售卖,违反广告法,是违法行为;第二,你不是医生穿着白大褂冒充医生,这本身也属于对于广大消费者知情权的一种严重误导,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干扰正常的医疗秩序,影响医务工作人员的公信力。同时也扰乱了这个平台上正常的企业和企业之间公平的竞争秩序。

  专家认为,相关平台有法定义务要为广大消费者把好关,杜绝相关危害消费者的情况出现。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俊海:平台有这种能力,有这样的法定义务,也有这样的伦理义务,也就是说帮助消费者抵制这种食品领域的虚假药品广告,这是平台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也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电子商务法共同设定的法定义务。

  针对目前直播中的这种乱象,专家建议平台要负起监管责任,严格审核直播经营者的资格同时,还要对相关内容定时定期进行巡检,发现问题要及时暂停直播经营者的行为,并留存证据配合相关主管部门进行打击治理。

  (总台央视记者 张岗 聂继承 郝亮 李明 李大杰)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国部分地区2023年高考结束

  • 非遗进校园 缤纷嘉年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在北京发布。
2023-06-09 10:08
从个人生活角度看,电子证照正在不断深入异地就医报销、婚姻与生育登记、不动产登记、户籍迁移等应用场景。
2023-06-09 10:07
科幻电影、科幻网络电影、科幻剧集、科幻微短剧和科幻中短视频等取得的成绩均可圈可点。
2023-06-09 10:06
海西州共有大小不等的盐湖33个,各种无机盐探明储量达3709亿吨,钾、镁、锂资源储量均居中国首位。
2023-06-09 10:04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工业互联网,促进了数据等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为企业开展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支撑。
2023-06-09 10:00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
2023-06-08 09: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
2023-06-08 05:20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3-06-08 04:10
珠峰是地球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高哨位,对该地区开展严格的生态保护,对中国和全世界意义都很重大。
2023-06-08 04:10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
2023-06-08 04:10
受制于材料、工艺等原因,该水电站此前使用的大型冲击式机组核心部件转轮长期依赖进口,费用、时间成本高。
2023-06-08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
2023-06-07 04:35
健康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壮的身板,一颗丰润的心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副副“小眼镜”,挡住了孩子们望向远方的清澈目光。
2023-06-07 04:3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眼健康管理。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近视,成年后易于出现视疲劳,40岁之后随着调节力的生理性下降,会出现花眼,老年后由于光损害及自然衰老会出现眼睛机能减退甚至眼病损害等。
2023-06-07 04:35
孩子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在诊疗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用眼护眼还存在不少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就自己注意,不戴眼镜也能康复”“戴了眼镜眼球会变形”……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023-06-07 04:35
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2023-06-07 04:20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
2023-06-07 04:20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