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临沂市建立山东省首个人大智库
首页> 法治频道> 理论·实践 > 正文

临沂市建立山东省首个人大智库

来源:齐鲁网2023-05-22 16:47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实现科学发展,人才是关键,推动转型升级,人才是引擎。临沂市是一座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城市,求才若渴,拳拳见真情。临沂市积极落实“人才强市”战略部署,出台“1+N”人才新政,设立“人才日”,打造“人才来临沂定能赢”品牌。市人大常委会守正创新、务实作为,精心谋划、积极组建人大智库,高质量参与人大立法、监督和代表等工作,将制度和人才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临沂实践”,为沂蒙老区繁荣振兴、创新发展贡献“金点子”。

  5月20日上午,临沂人大智库启动仪式举行,93名智库专家接过聘书,正式开始履职。

  “人大智库专家都是社会各行业精英和高素质人才,希望大家通过智库这个平台,围绕事关民生民情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助力临沂高质量发展。”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崔凤友对人大智库专家作用发挥充满期待。

  去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立足新时代对人大工作更高更新的现实需求,积极探索新型人大智库体系建设,努力提高人大依法决策、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水平,有效推进了人大高效履职。

  人大工作涉及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各个方面。迈入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进一步增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科学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2022年3月,在多方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全面启动人大智库组建工作。

  临沂人大智库主要依托临沂大学智力资源组建,定位为地方综合性人大智库,主要负责为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经过多次专题研究、层层推荐、严格审核,从全市征集遴选了93名智库专家,设立法、财政经济、计划和预算、监察和司法、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城乡建设与环境资源保护、农业与农村、民族侨务外事、社会建设等9个专家组,每组1名召集人。

  “人大智库的结构兼有专业性、代表性、广泛性的特点。它的组建,能够让人大常委会充分借力‘外脑’集思广益,可以更好服务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高效履职,增强人大立法、监督、代表等工作的‘专业性’,为实现临沂‘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贡献更多人大智慧。”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海玲说。

  临沂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张立富表示,临沂人大智库的组建是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提高新时代人大工作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积极配合、全力支持市人大常委会,推荐选派最优秀的专家学者参与智库建设,积极支持专家学者发挥专业和智力优势,开展相对应的专业咨询服务,为实现临沂人大高质量履职提供有力智力支撑。”

  据悉,这是临沂市首次组建人大智库,也是山东省首个地市级人大智库。此次创新探索不仅填补了市人大常委会专家智库的空白,也让市人大常委会自身履职工作有了“智囊团”。人大智库组建过程既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生动体现,更是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的有力举措。启动仪式上,智库专家、临沂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赵长芬教授围绕“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了精彩的辅导讲座。

  “能成为人大智库的一员,既深感荣幸,又倍感责任压力,今后我将充分发挥自己从事法律工作的专业优势,围绕我市改革发展重大事项、重点领域和重大问题开展法律咨询服务,用专业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当选为首届智库专家后,临沂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超说。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专家智库能否规范运行,离不开规章制度的规范保障。为保障人大智库专家有序开展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强化管理创新,制定了《临沂人大智库章程》,对智库专家聘用条件、聘任形式、解聘情形、参与事项、享有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向专家提出咨询的方式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对受聘专家的工作职责、权利与义务、表彰与解聘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智库专家实行任期制,专家的聘期与人大常委会任期一致。《临沂人大智库章程》的及时制定出台,为智库健康有序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智库专家、临沂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吴作凤发言时表示,“我会珍惜人大智库专家这份荣誉,竭尽全力发挥专业特长,不辱使命,积极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立法论证、执法检查、专项监督、专题调研等活动,在实践中建务实之言、献管用之策,为临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百姓民生福祉持续改善贡献更加专业的良谋良言。”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进一步完善智库管理,充分发挥智库专家作用,着力在规范运行和长效机制两个方面下实功夫,不断优化工作流程,健全功能发挥机制,将智库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工作效能,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智慧力量,展现新时代临沂人大的风采和魅力。

  记者 孙飞霞 见习记者 傅宇晨 通讯员 徐希友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2025考研季科技类专业科普行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从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获悉,截至11月21日,我国最长原油管道——西部原油管道实现安全平稳运行18年,累计输送原油超2亿吨。
2025-11-24 03:15
作为中国和南非两国合作推动科普教育的重要实践,中国科学技术馆与南非Sci-Bono科学中心合作建设的“倾听科学空间”2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逾百嘉宾和观众到场体验。
2025-11-24 03:15
为AI4S领域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产业落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行业生态构建。
2025-11-24 03:15
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从科技、文化、社会等维度,综合勾勒出2025年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科技前沿动态、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融合的整体态势和核心方向。
2025-11-21 15:11
枫清科技与麒麟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AI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信创产业生态的完善与发展。
2025-11-21 13:13
走进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种子冷库,零下20摄氏度的寒气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编号的收纳容器中,是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各类野生植物种子。
2025-11-21 09:53
小雪时节,容易发生感冒、皮肤干燥、关节疼痛及咳嗽等不适,大多因为寒燥外袭、津液失调。
2025-11-21 09:52
当前,关于精神疾病与心理治疗,公众还有哪些常见误解?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安定医院多位专家。
2025-11-21 09:49
2023年11月,“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发布,截至目前,访问量已突破3700万次,覆盖海内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实验任务数超过270万个。
2025-11-21 09:47
20日,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沈树忠院士团队的侯金波博士等人记录了湖北省通山县一处距今约5.4亿年的埃迪卡拉纪化石宝库,并将其命名为“通山特异埋藏化石库”。
2025-11-21 09:38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