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吴谢宇弑母案二审今开庭,看守所同监室人员:他大部分时间在写东西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吴谢宇弑母案二审今开庭,看守所同监室人员:他大部分时间在写东西

来源:澎湃新闻2023-05-19 10:46

  中止审理一年多后,“吴谢宇弑母案”二审5月19日将开庭。

  5月18日,澎湃新闻联系到两名曾与吴谢宇在福州市第一看守所同一监室的“狱友”。他们如今已经不在该看守所。

  这两名“狱友”回忆了他们对吴谢宇的印象:吴谢宇看起来整体情绪比较稳定,没有和其他人发生过争吵;曾上过北大的他在被人请教时会提供帮助,还会鼓励低落的同监室人员;他买了很多本子和笔,大部分时间里都在写东西。

  犯罪心理学专家、中国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曾指出,吴谢宇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是一个高智商的犯罪人,他的聪明让他绰绰有余地应付现实、应对各种人。

  2015年7月,吴谢宇趁48岁的母亲谢天琴回家换鞋之际,持哑铃杠连续猛击谢天琴头面部,致谢天琴死亡,并在尸体上放置床单、塑料膜等75层覆盖物及活性炭包、冰箱除味剂。吴谢宇潜逃3年多后被抓,2021年8月,福州中院一审对他判处死刑。一审法院认为,吴谢宇为实施故意杀人犯罪,经过长时间预谋、策划,主观恶性极深,犯罪手段残忍。

  一审宣判后,吴谢宇提出上诉。

  前“狱友”:吴谢宇大部分时间在写东西

  2019年4月21日,涉嫌杀害母亲后潜逃三年的吴谢宇在重庆江北机场被抓获。之后,吴谢宇被押至福州,关押在福州市第一看守所。7个月后,王椿(化名)因涉嫌非法采矿罪进入了福州市第一看守所,和吴谢宇在同一监室。

  王椿说,吴谢宇个子比较高,戴眼镜。监室里有20多个人,大家都知道吴谢宇和他涉及的案件,但不会去特意找他聊与案件相关的事。他在看守所期间,吴谢宇看起来整体情绪比较稳定,没有和其他人发生过争吵,也没有看到过他有生气、愤怒之类的情况。

  “大家都心知肚明,都知道他什么案件,但大家都不会找他聊案情。”另一名曾经和吴谢宇同监室的人员杨鹏(化名)说,在里面,他们一般不讨论别人的案件。另一方面,吴谢宇“不爱跟别人多讲”。

  杨鹏说,吴谢宇一般不主动和他人聊天,但如果大家有事需要帮忙,他会提供咨询帮助,特别是法律上的问题。一些人文化程度低,不知道如何给家属写信,或者遇到一些不会写的字,会找到他请教。除此之外,吴谢宇也教其他人英语。

  王椿则说,在看守所,吴谢宇教了他不少文化知识,还会详细讲解。“比如,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不仅会解释这句话的意思,还会拓展讲很多有关的典故。”

  王椿说,因为案件被罚不少钱,他一开始对未来陷入迷茫和困惑,而吴谢宇对他说了很多鼓励的话,比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之类的。

  王椿记得,在看守所里,吴谢宇大部分时间都在写东西,“我们一般都是买点纸或者明信片写信寄回家,而他买了很多本子和笔,一直在写,也不知道在写什么。”

  此前,澎湃新闻从吴谢宇亲友处了解到,吴谢宇在2021年10月,先后从看守所写下给其舅舅、阿姨和案件中的诈骗受害者至少3封手写信件。每份信件都超过万字,最多的达到一万八千字,总字数接近五万字。

  在信件中,他讲述了自己的学习成长经历、父亲病逝等事件,以及作案弑母、诈骗亲友及归案的过程和想法。信中,他花了较大篇幅表达忏悔,希望获取原谅,争取“一个活着去赎罪的机会”。

  吴谢宇在写给舅舅的信中说,由于一审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按规定,他在看守所必须戴着手铐脚链,这影响了自己的写字速度。在看守所里,他每天都在最痛苦地反思,陆陆续续写下来近千页的草稿,那是他对这一生最彻底的反思,最后整理出的《自述材料》三份有近400页。

  在福州市第一看守所待了15个月后,王椿被送往监狱。他说,临行前,吴谢宇唱了一首张震岳的《再见》送给他。

  今年3月,王椿刑满释放。在监狱时,王椿还收到吴谢宇的来信,信中询问现在的工作生活情况,“就是表示关心,也没其他内容”。出狱后,王椿也给吴谢宇写了信,目前还没收到回信。

  案件回顾:弑母后二十多天每天冷静清理现场

  当年作案时,吴谢宇有着凶残的一面——作案前他进行了长时间的预谋,杀害母亲时手段残忍,作案后冷静清理现场,随后潜逃。以下是对该案件的回顾。

  2015年上半年,吴谢宇产生杀害母亲谢天琴的念头,并网购作案工具。

  2015年7月10日17时许,吴谢宇趁48岁的谢天琴回家换鞋之际,持哑铃杠连续猛击谢天琴头面部,致谢天琴死亡,并在尸体上放置床单、塑料膜等75层覆盖物及活性炭包、冰箱除味剂。

  之后二十余天,吴谢宇白天清理清洗作案现场,晚上住在酒店。为监控案发现场情况,他在家中安装了摄像头及报警器。

  2015年7月31日,吴谢宇离开福州。

  2015年8月,潜逃期间,吴谢宇模仿母亲的笔迹,伪造了一封辞职信,邮寄到了谢天琴工作的学校。

  2015年7月下旬至12月上旬,吴谢宇虚构谢天琴陪同其前往美国的大学交流学习,以需要生活费、学费、财力证明等理由骗取亲友 144 万元。

  2016年1月间,为逃避侦查,吴谢宇通过QQ平台先后联系多名贩卖他人身份证的人员,购买身份证。吴谢宇到案后,民警从其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暂住处内搜查出12张他人身份证。

  2016年2月14日,福州警方发现教师谢天琴死在福州一所中学教职工宿舍内,其22岁儿子吴谢宇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悬赏万元缉捕。

  2019年4月20日,吴谢宇在重庆江北机场被抓获。

  2021年8月26日上午,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吴谢宇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以吴谢宇犯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买卖身份证件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三千元。

  一审法院认为,吴谢宇为实施故意杀人犯罪,经过长时间预谋、策划,主观恶性极深,犯罪手段残忍。(澎湃新闻 记者 王选辉)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国部分地区2023年高考结束

  • 非遗进校园 缤纷嘉年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白皮书在北京发布。
2023-06-09 10:08
从个人生活角度看,电子证照正在不断深入异地就医报销、婚姻与生育登记、不动产登记、户籍迁移等应用场景。
2023-06-09 10:07
科幻电影、科幻网络电影、科幻剧集、科幻微短剧和科幻中短视频等取得的成绩均可圈可点。
2023-06-09 10:06
海西州共有大小不等的盐湖33个,各种无机盐探明储量达3709亿吨,钾、镁、锂资源储量均居中国首位。
2023-06-09 10:04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工业互联网,促进了数据等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为企业开展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更多支撑。
2023-06-09 10:00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一次评估报告认为,北冰洋预计最早在本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夏季无冰的现象。
2023-06-08 09: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
2023-06-08 05:20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
2023-06-08 04:10
珠峰是地球感受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高哨位,对该地区开展严格的生态保护,对中国和全世界意义都很重大。
2023-06-08 04:10
  自从进了研究所的大门,我一直做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从核武器到高能激光,其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很多,这让我体会到了大量基础学科的问题,也尤感基础研究的重要。
2023-06-08 04:10
受制于材料、工艺等原因,该水电站此前使用的大型冲击式机组核心部件转轮长期依赖进口,费用、时间成本高。
2023-06-08 09:2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系统论述农业强国的中国特色时,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14亿多人口的中国,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
2023-06-07 04:35
健康快乐的童年是什么样?必不可少的,是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副茁壮的身板,一颗丰润的心灵……然而,近年来,青少年视力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一副副“小眼镜”,挡住了孩子们望向远方的清澈目光。
2023-06-07 04:35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需要进行眼健康管理。我们在青少年时期可能会近视,成年后易于出现视疲劳,40岁之后随着调节力的生理性下降,会出现花眼,老年后由于光损害及自然衰老会出现眼睛机能减退甚至眼病损害等。
2023-06-07 04:35
孩子近视了,要不要戴眼镜?在诊疗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对于青少年用眼护眼还存在不少误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近视了就自己注意,不戴眼镜也能康复”“戴了眼镜眼球会变形”……这些观点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2023-06-07 04:35
在嘹亮的汽笛声中,中国新能源轻轨列车6日在中国中车唐山公司正式发布,也标志着中车出口阿根廷胡胡伊项目首列车成功下线。
2023-06-07 04:20
陆元九,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1941年至1945年,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
2023-06-07 04:20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马延和指出,二氧化碳排放与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2023-06-06 08:39
自4月底以来,来自5支科考分队13支科考小组的170名科考队员,继续聚焦水、生态和人类活动,战高寒、斗风雪,在珠峰地区探索自然,奋勇攀登。
2023-06-06 08:38
作为北京市属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典型代表,日前在2023中关村论坛国际技术交易大会发布。
2023-06-06 08: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