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特权思想作祟“新官不理旧账” 山西拿下600件涉党政机关执行“骨头案”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特权思想作祟“新官不理旧账” 山西拿下600件涉党政机关执行“骨头案”

来源:法治日报2023-04-04 09:36

特权思想作祟“新官不理旧账” 一些党政机关不配合执行消极执行

山西拿下600件涉党政机关执行“骨头案”

漫画/高岳

  本报记者 马超

  创造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去年12月履新山西省委书记后,蓝佛安治晋理政的基本思路。事实上,在担任山西省省长时,蓝佛安就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然而,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有一个“硬骨头”犹如拦路虎,若不及时解决,则不仅会破坏营商环境,影响党委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损害司法权威,还极易产生信访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这个“硬骨头”就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涉党政机关执行难。究竟难在哪里?为什么会如此之难?面对这个各地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山西又是如何在短短9个月的时间里硬生生拿下600件涉党政机关执行“骨头案”的?

  带着这些疑问,《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进行了深入采访。

  被执行人身份特殊

  导致执行难度极大

  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是指被执行人为党政机关的执行案件。通俗地讲,就是法院作出判决并生效后,党政机关未在法定期限内履行判决而被当事人申请执行的案件。

  该类案件因被执行人主体身份特殊,案件历史成因复杂,执行过程中受制约因素多,执行难度极大,历来是执行工作的“硬骨头”。

  有些党政机关并没有意识到其带头履行法院生效裁判是法定义务,而是简单地将裁判文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当作一般的通知或要求,拒不配合执行或消极对待执行。

  有些党政机关在诉讼阶段没有积极应对,到了执行阶段却又认为判决不够合理,不愿承担败诉后果,再加上特权思想作祟,消极对待执行。

  有些党政机关因机构改革合并、撤并,或主要负责同志更换,对所涉案件产生的前因后果不知晓不熟悉,“新官不理旧账”,推诿塞责不配合执行。

  还有些党政机关无自有财产可供执行。部分党政机关的自有资金在财政部门的账户上,单位自身账户并无资金。因受政府财政体制所限,各地政府对于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的资金预算不足,导致党政机关履行能力受限,案件执行周期拉长,执行难度加大。

  “法院在执行过程中,为避免影响党政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很少对党政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这也是这类案件执行难的原因之一。”山西省高院执行局副局长李宛地坦言,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因被执行主体身份特殊,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及时予以解决,刻不容缓。

  “一把手”各领责任

  集中攻坚力度空前

  为坚决贯彻党中央、省委关于切实解决执行难的重大决策部署,2022年5月,山西省委政法委、省高院联合35家省级执行联动成员单位开展了“三晋执行利剑”集中攻坚行动,其中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是集中攻坚的重中之重。

  攻坚难度空前,攻坚力度也必须空前。

  山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郑连生和山西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冯军担任集中攻坚行动“双总指挥”,同时同步主抓,省委政法委和省高院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督导,各市县区委政法委、中基层法院统一组织、统一推进、统一协调,各级党委政法委、法院上下联动、内外联动。

  攻坚行动中,山西省高院每周向省委政法委报送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进展情况,并同步更新未执结案件台账。山西省委政法委、省高院对各地党政机关履行义务情况和执行法院攻坚进展情况进行动态排名,并直接通报给各市市委书记、市长、市委政法委书记。

  对于未按照攻坚方案时间节点执结的案件,山西省委政法委和省高院逐案进行挂牌督办;对于攻坚进展缓慢、重视程度不足、措施不力、成效不显的地市和法院,对相关市、县(市、区)党政“一把手”进行专题约谈督导;对不能如期实现攻坚任务目标的地市,在年度平安建设、文明创建、营商环境考评中予以扣分。

  为进一步实现全省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在法定期限内动态清零的目标,形成涉案党政机关自觉主动履行法院判决的良性机制,集中攻坚行动中,山西省委依法治省办专门下发《关于深入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切实履行法院生效裁判的通知》,将是否履行法院生效裁判情况纳入党政机关“一把手”职责范围和年终述职内容,无正当理由不履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党政机关及其主要负责人,在评先评优时实行一票否决。

  “以前,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与其他案件一样,主要就是法院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难度太大,效果很不理想。”山西省高院执行局政委李智告诉记者,这次集中攻坚行动,一改涉党政机关执行案件过去由人民法院一家单打独斗的模式,而是采取了紧紧依靠党委,由党委政法委牵头统筹、人民法院督导推进,地市党政机关“一把手”各领责任,相关职能部门全力配合的工作模式,成效十分显著。

  集中攻坚行动开展前,全省共有涉党政机关未执结案件603件。截至2023年2月,600件案件已被执结完毕,结案率达99.5%,实际执行到位金额3.17亿余元。尚未执结的3件案件正在全力攻坚中。

  攻下一批“骨头案”

  有力保障群众权益

  2019年1月,在未达成任何协议的情况下,太原市民高女士的房屋遭到违法强拆。随后,高女士将太原市杏花岭区人民政府告上法庭。经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责令太原市杏花岭区人民政府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六十日内赔偿支付高女士917414.10元及利息。

  然而,太原市杏花岭区人民政府并未在法定期限内主动履行法院判决。2022年9月27日,高女士向案件一审的阳泉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阳泉中院立案后,向太原市杏花岭区人民政府发送了执行通知书。

  受疫情影响,阳泉中院执行干警多次通过电话、微信与杏花岭区分管副区长及对口部门的同志、街办负责同志联系,督促履行,并发送督促执行函,一直未有推动。随后,阳泉中院与太原市委政法委、杏花岭区委政法委多次沟通。

  其间,阳泉中院对太原市杏花岭区人民政府的银行账户采取了冻结、扣划等强制措施,并送达了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告知书、预罚款决定书,同时与太原市人民政府积极沟通协调。

  在太原市委政法委、太原市人民政府的联合敦促下,杏花岭区人民政府主动与阳泉中院和申请执行人高女士沟通联络,短时间内将本金、利息、迟延履行金全部付清。2022年11月11日,该案执行完毕结案,强制执行本金、利息、迟延履行金共计1016479.53元。

  “当法院通知我去拿钱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申请执行才一个多月,这么快就能拿到。因为当时官司赢了以后,有的人说赢了官司也不一定能拿到钱,有的人说即使拿到也猴年马月了!”回想起接到执行干警电话的那一刻,高女士仍然激动不已。

  同样激动的还有晋中市某建筑公司(以下称晋中建筑公司)的曹先生。

  2011年6月,晋中建筑公司承揽了和顺县自然资源局(原和顺县国土资源局)的一个工程,两年后工程竣工。然而,和顺县自然资源局拖欠工程款43万余元迟迟不给。2020年8月,晋中建筑公司提起仲裁,仲裁裁决和顺县自然资源局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工程款及利息。

  由于和顺县自然资源局始终没有履行裁决,2022年7月4日,晋中建筑公司向晋中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晋中中院通过查控系统查询到和顺县自然资源局名下账户有足额存款,立即采取冻结措施。同时,通过法院专递向和顺县自然资源局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执行裁定书等法律文书。2022年8月3日,由于和顺县自然资源局依旧未履行,晋中中院对冻结的其款项进行了强制扣划,并于同日将案款发放给晋中建筑公司。

  “拖欠了近10年的工程款居然一分不少地拿回来了,真是没想到。而且,从我向法院申请执行,到拿到工程款,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我原本以为还得拖个几年。”曹先生高兴地说。

  山西省高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丁毅表示,一批沉积多年的“骨头案”被攻下,有力保障了老百姓的合法权益,有力维护了司法权威,更有力维护了党委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真正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相统一。

  “三晋执行利剑”集中攻坚行动副总指挥、山西省委政法委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书记苗伟告诉记者,早在201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联合下发《关于做好党政机关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和裁定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行政机关必须按照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内容自觉履行义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规避和抗拒执行”。

  苗伟介绍说,为建立长效机制,山西正在制定《关于强化涉党政机关案件执行措施的意见》,并推动建立党政机关自动履行生效裁判考评机制,构建形成源头防范、执前督促、考评约束、惩戒兜底的党政机关自动履行生效裁判工作大格局,为全省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举行中国电影日活动

  • 赞比亚举行隆重活动纪念“非洲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人员成功诱导干细胞发育成充满液体的羊膜囊。这种模型囊体直径约2厘米,相当于一个4周胚胎周围羊膜囊的实际大小,可用于研究早期妊娠。
2025-05-26 09:21
你有过牙齿酸酸胀胀的体验吗?这会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牙齿有多敏感。其实,在咀嚼食物时,这种敏感性大有用处,它能提供关于温度、压力,还有疼痛方面的重要信息。
2025-05-26 09:18
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论文报告发现一个原以为“不可能存在”的神秘结构。日本国立天文台团队对宇宙年龄只有26亿年时的一个星系的观测结果,揭示了这个神秘的棒状结构。它的出现非常令人意外,因为其特征本应摧毁这个棒状结构,但它看起来却极其稳定。
2025-05-26 09:18
阿尼玛卿雪山保存着50余条冰川,年均径流量占黄河上游总流量35%,其变化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具有重要影响。
2025-05-26 09:16
如今,在各地田间地头,植保无人机凌空起舞、无人拖拉机破土前行、水肥一体精准施肥、北斗导航精准播种、智能机器人全天候巡检……科技感十足的农耕图景随处可见。
2025-05-26 09:15
可持续的减肥从不靠极端节食,而是科学的生活习惯。
2025-05-23 13:30
邓宏章对此形象地比喻:“传统LNP像‘硬闯城门’的士兵,难免伤及无辜;而TNP则是‘和平访问’的来客,以最小代价达成使命。”
2025-05-23 13:13
加强统筹协调,健全部际协同、央地协作、区域合作的工作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统计监测,深化开放合作,着力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
2025-05-23 13:50
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将于近期陆续开展。
2025-05-23 13:01
这一发现对恒星演化理论、致密星吸积物理和双星并合引力波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5-05-23 08:01
若不采取紧急行动,到2030年,全球至少半数青少年(超10亿人)将生活在健康风险高发的“多重负担国家”,面临HIV感染、早孕、抑郁、营养不良等多重威胁。
2025-05-23 09: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马玉乾团队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制备出高透明、高转化效率的上转换隐形眼镜,可实现人类近红外时空色彩图像视觉能力。相关研究成果5月2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上。
2025-05-23 08:55
近年来,中国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强化生物多样性监督管理、织密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网,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稳步提升。
2025-05-23 08:53
这是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航天员首次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首次关联耦合实施。
2025-05-23 08:51
在5月30日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中国科协层面将举办1个主场活动,省级科协层面将推出2300余项特色活动,百余家全国学会将开展各类活动,50余个高校科协及企业科协等基层组织将开展200余项活动。
2025-05-23 09:04
5月22日,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小米正式发布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
2025-05-22 21:54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网络的经纬,更是人类文明的基石,而今这张网络正被快速撕裂。联合国也呼吁各国迅速编制与KMGBF目标一致的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并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2025-05-22 09:44
自然界中,鱼类能在水流复杂多变的水下灵活游动、避开障碍,主要得益于身体两侧能感知水流变化的侧线系统。
2025-05-22 09:42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的奋斗路上,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2025-05-22 04:35
与大科学装置近距离接触,聆听院士专家讲解科学前沿,沉浸式感受神奇的科学现象……近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举办,所属135个单位“开门迎客”,
2025-05-22 04: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