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私自攀爬箭扣野长城为何屡禁不止?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私自攀爬箭扣野长城为何屡禁不止?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3-03-03 14:57

  私自攀爬箭扣野长城为何屡禁不止?

  专家:对违反规定者可顶格处罚 驴友执意进入应为自己行为负责

  3月1日,北京怀柔蓝天救援队通报称该救援队一名经验丰富的救援队员刘金艺在箭扣长城搜救被困驴友时,遭遇岩体坍塌不幸坠亡,年仅32岁。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两名被困驴友均为年轻男子,当日到未开放的箭扣长城旅行时,因天黑迷路被困,经过一夜救援成功获救均未受伤。

  近年来,驴友在箭扣长城遇险的情况屡见不鲜,不少驴友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救援人员向北青报记者表示,箭扣长城地势险要,又没有开发,缺少安全保障,加上很多驴友没有量力而行,导致危险频发。专家表示,当地可以用旅游公告、旅游行业黑名单等方式引导驴友文明旅游,“这种情况下,驴友仍要执意进入,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调查

  有多位驴友在箭扣野长城遇险

  2月几乎每周收到一起求救

  北青报记者从怀柔区蓝天救援队总督查徐先生处了解到,近年来,驴友在箭扣长城被困的求助可谓层出不穷,“就说刚刚过去的2月份,算上刘金艺遇难的这次救援,我们接到了3起发生在箭扣野长城的救援请求,几乎是每周一起”。北青报记者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今年以来相关部门已收到过6起涉及箭扣长城的求助信息。

  北青报记者检索发现,箭扣长城曾多次发生驴友伤亡事件,2009年6月,5名驴友在爬箭扣野长城时遭遇雷击,其中一对夫妇当场身亡,另外3人受惊过度,被困野长城上。2014年2月,6名驴友在攀爬箭扣长城时遇险,其中一名男子坠落悬崖不幸身亡。同年7月,有驴友在从箭扣穿越途中中暑死亡。2018年,4名驴友在箭扣长城被困,一名女子不幸踩空死亡。

  此前专业救援人员曾向北青报记者表示,箭扣长城因像箭扣在弦上而得名,地势起伏陡峭,加上城墙年久失修、砖块松动,总体都很危险。其中最险的当属鹰飞倒仰、天梯、小布达拉宫和正北楼之间的地段,攀爬者容易在攀爬这些地段时受伤。“天梯基本就是直上直下,接近90度,而且没有扶手也没有围栏,容易踩空。很多地段本没有路,都是人踩出来的小路,仅容一人通过,上到城墙也无路可走。”

  发现

  很多驴友携带装备严重不足

  有带不会走路的孩子爬长城

  “箭扣野长城不少路段非常陡峭,难度极高,就算经验丰富的救援人员去攀爬都难以完全规避风险,更不要说普通游客了。”徐先生表示,很多驴友对行程缺少规划,“上山容易下山难,有些驴友上山时觉得容易,结果留给下山的时间不够,天一黑下来,就不敢继续走了,只能对外求助”。

  另一方面,不少驴友缺少风险意识,携带的装备严重不足。“补给、照明都没有,还缺少必需的通讯设备,箭扣长城刚登上去的时候可能手机还能收到信号,等爬高之后,信号就没有了,一旦被困就处于失联状态,风险极高。”

  更让徐先生担忧的是,不少驴友会带着孩子到箭扣长城冒险,“有时我们救援时要救助七八岁的孩子,甚至有一次,我们看到有人抱着还不会走路的孩子去爬箭扣长城。”有救援人员也回忆说,此前一次箭扣长城的救援中,被困者包括3名大人和3个孩子,刘金艺和队友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援,带着6人下山。有些地方非常危险,落差极大,刘金艺下去后,用肩膀、膝盖当台阶,让被困者踩着他的身子下去,一路护送被困者到了安全位置。

  徐先生坦言,箭扣长城并未对公众开放,但不少驴友来此冒险。“其实近年来,当地政府在不少箭扣长城的入口处安排了专人值守,阻止驴友上长城。但有些驴友会自己寻找其他入口,绕开值守人员上山。” (北京青年报记者 屈畅 统筹/蒋朔)

  提示

  违规攀登“野长城”可被处以相应罚款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北京长城保护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组织游览未批准为参观游览场所的长城,禁止攀登未批准为参观游览场所的长城,违者可被处以相应的罚款。

  针对驴友违规攀爬箭扣长城屡禁不止的情况,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韩元军曾向北青报记者表示,文物部门可以联合旅游、公安部门开展执法,对违反规定的行为顶格处罚,也可以用旅游公告、旅游行业黑名单等方式引导驴友文明旅游。“这种情况下,驴友仍要执意进入,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们奉劝大家不要冒险攀爬这些未开放的野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也对救援人员的生命负责。”蓝天救援队的徐先生说。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

  • 全国职业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京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使用供暖设备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2025-11-10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