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法治护我心】因粉色头发被网暴的女孩去世 致命网暴如何治理?专家解答
首页> 法治频道> 原创策划 > 正文

【法治护我心】因粉色头发被网暴的女孩去世 致命网暴如何治理?专家解答

来源:光明网2023-02-20 17:28

  【法治护我心】

  光明网记者 孙满桃

  2023年2月19日,噩耗传来:因染粉色头发遭网暴的24岁女孩走了……

  据媒体报道,24岁的杭州女孩郑灵华,2022年7月曾因粉色头发而遭遇大规模网暴,最终患上了抑郁症。

  郑灵华的一位高中挚友确认,郑灵华走了,她和抑郁症抗争半年多。

  回到2022年,在被保研到华东师范大学后,郑灵华第一时间拿着录取通知书到医院,与病床上84岁的爷爷分享这一喜事。病床前,染着粉红色头发的她拍下和爷爷的合照,并分享到社交平台留作纪念。

【法治护我心】因粉色头发被网暴的女孩去世 致命网暴如何治理?专家解答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是一次平常普通的分享,却没想到自己的照片被盗用,并被各个平台扩散。许多人针对她的粉色头发,辱骂她“陪酒女、夜店舞女、不正经……”甚至有人造谣称,“老人带病考取研究生,还娶了一个小女生”。

  大规模的网暴给郑灵华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此后,郑灵华一直在网上收集证据,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让网暴者得到应有的惩罚。

  2月19日,有网友爆出心碎消息,郑灵华因抑郁自杀去世。

  近年来“网络暴力”愈演愈烈。就在不久前,因开拖拉机自驾去西藏走红的“管管”离世。“管管”妻子发布视频称,丈夫因长期遭受网络暴力,在直播时服农药自杀离世。

  2020年7月,浙江杭州女子小吴取快递被造谣“少妇出轨快递小哥”。因网络暴力,小吴一度被医生确诊为“抑郁状态”。

  刘学州因网暴而患上抑郁症。2022年1月24日,他最终在海南三亚服药自杀。刘学州去世一年以后,今年2月13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对刘学州被网暴致死案进行网上开庭。

  “刘学州案”代理律师周兆成认为打击网络暴力,就需要法律长牙,对网暴者重拳出击,零容忍。

  关于网络暴力治理,光明网记者采访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精武。赵精武认为,不同于网络谣言,实践中的网络暴力言论并非是简单的信息传播,而是以信息轰炸的方式干扰被网暴者的日常生活。

  “在绝大部分导致当事人自杀的网络暴力事件中,往往伴随着个人信息的泄露。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住址、家庭信息等信息的泄露往往导致网络暴力的损害结果不单单是精神损害,更导致人格权损害结果的加重,甚至涉及到财产安全问题。”赵精武说。

  另外,在网络暴力事件中,部分自媒体、水军为了谋取流量优势,选择对相关事件进行二次加工,夸大事实,扭曲、删减、改变事件细节,诱导网民群体的集体性情绪对立,这不啻于在网络暴力危害性上“火上浇油”。

  为了规避平台的用户不当言论筛选机制以及把握舆论导向,部分水军甚至用上人工智能机器人,批量式发布信息,以海量信息覆盖的方式,恶意引导舆论导向。

  赵精武认为,与网络谣言相比,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往往具有集体性倾向,一条或数条网络负面言论很难称得上属于网络暴力,但是群体性的网络负面言论却能掀起舆论海啸,使得被网暴者承受超乎寻常精神压力。

  但是,“网络暴力”并不存在“法不责众”的问题,现行立法对恶性的网络暴力行为人和信息发布者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赵精武指出,目前,国内有关按照“政府——平台——行业自律组织——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到网络暴力治理活动中的类似观点已成共识。现在面对的问题是,在网络信息内容生成的不同阶段,如何设置和明确法律主体的相应义务。他说,网络暴力事件的危害性通常不是一次性行为导致的,更不是简单通过不当言论达到特定数量即可认定。

  他认为,从前述内容分析来看,彻底从风险预防层面断绝网络暴力事件不太可能:一是因为并不是网民表达的所有负面评价、指责性言论均具有违法性;二是法律不可能禁止或限制所有的负面评价活动;三是平台现有技术虽然能够提高识别存在网络暴力的评论,但是网络暴力往往具有群体情绪的“突然爆发性”,即完全无法事前预判网络暴力活动的发生时机。

  他建议指出,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社会问题往往是依循着信息传播逻辑予以产生和发展,不妨可以考虑将网络暴力活动拆分成四个阶段予以规制,实现层层削弱负面评价对被网暴者的不利影响。具体为:

  第一,在平台用户单独发布信息阶段,平台应当设置自动化审核和人工在审核机制,对于明显存在恶语相向、措辞极端化的信息进行筛查。尤其是禁止或限制涉及特定自然人身份的信息内容上传。

  第二,在平台信息内容开始出现短时间热度上升等现象时,平台业务人员应当主动介入、审核和评估是否存在发生网络暴力事件的可能性,删除和屏蔽具有辱骂、侮辱他人的评论信息,并确认是否有必要按照网络暴力应急处置预案进行处理。

  第三,在发生网络暴力事件时,平台除了采取删除、屏蔽、关闭评论区等管理措施之外,还应当在评论区以弹窗等形式提醒用户理性评论,倘若发现违法行为时,有必要协助执法机构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第四,在网络暴力事件处理之后,平台应当回溯判断是否存在主动挑起集体情绪对立的“网络水军”,采取弹窗警告、注销账号等措施,涉嫌违法犯罪的,则将相关信息提交至监管机构。

 

相关新闻:

短视频|【光明云说法(20)】遭遇网络暴力怎么办?法官为你支几招!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江苏无锡:一把二胡奏响富民曲

  • 贵州:观百里杜鹃花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近一看,“小房子”好像挺简单——灰顶是覆盖的太阳能板,蓝色外壳下的两条履带,恰好跨在两道茶垄上。
2023-03-29 09:18
安市白甸镇瓦甸小学学生在科技社团活动中体验操控机器人。
2023-03-29 10:59
重点加强教师配备、实验室建设、实验员配备、课时总量和结构、教学方式、实验教学等科学教育条件和活动的监测。
2023-03-29 10:59
利用纳米技术控制日常环境温度的多功能“相变油墨”是一种概念验证,可以层压、喷涂或添加到油漆和建筑材料中。
2023-03-29 09:24
该团队开发了一种只有邮票大小的可穿戴超声贴片设备,可以24小时对心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即便剧烈运动时也不妨碍其正常工作。
2023-03-29 09:40
总的来说,他们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会降低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
2023-03-29 09:38
当微塑料在海鸟的肠道中大量存在时,干燥棒杆菌这样的有害细菌似乎会茁壮成长。对人类来说,干燥棒杆菌可致人罹患心脏炎症、脑脓肿和感染。
2023-03-29 09:25
《规划》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为数字中国建设锚定了新时期发展方位,为加快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谋划了战略路径。
2023-03-28 04:30
创新型人才起步在大学,奠基在大学,大学教育为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根铸魂、启智储能。
2023-03-28 04:40
建设数字中国,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一环。适应科技发展趋势、以数字化促进发展水平提升是各国人民共同的追求。
2023-03-28 04:30
此次,科研团队对我国西北地区约1.7亿年前的一种侏罗纪远古植物化石进行了重新研究。
2023-03-28 03:40
解伟介绍,该研究基于“在最适宜的地区生产最适宜的农产品”的原则,开发大型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模型,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多个维度开展单目标或多目标优化。
2023-03-28 03:40
在全人工繁殖、实验室环境仿自然繁殖的成功突破基础上,积极探索长江鲟野外自然繁殖,开展相关试验活动。
2023-03-28 09:06
他们深爱着这一切。记者采访时,看到考古队员们喜欢放置各种水下设备当作纪念品。即使在北京办公室的咖啡机旁,也要放一个考古船的模型。倒一杯水的时间,思绪便能回到那些水底的高光时刻。
2023-03-28 04:40
细胞可以通过命运决定过程来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并完善自身功能。
2023-03-27 10:41
地球的历史,浓缩在自然博物馆中。
2023-03-27 10:06
近日,一蛙类新物种在浙江省舟山群岛被发现,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金园庭教授研究团队历时十年开展的两栖动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3-03-27 10:03
芯片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芯片速度的提升得益于晶体管的微缩,然而当前传统硅基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逐渐接近其本征物理极限。
2023-03-27 10:02
实用的知识技能、良好的实践体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社区科普大学的教室。
2023-03-27 10:00
2023 年 3 月 26 日,“典赞·2022 科普中国”揭晓盛典特别节目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 CCTV-1 播出,现场揭晓 2022 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
2023-03-26 17: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