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公益诉讼助力外来物种入侵防治
首页> 法治频道> 案件快递 > 正文

公益诉讼助力外来物种入侵防治

来源:法治日报2023-02-07 10:19

  马树娟

  近日,全国首例非法投放外来物种民事公益诉讼案,在江苏公开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两名被告需就违法放生承担对当地造成的生态资源损失等各类费用5.8万元。

  这是一起非常典型的“好心办坏事”的案件:徐某为给亲友祈福,从刘某处购买了2.5万斤的外来物种革胡子鲶,投放到当地淡水湖中。相关部门耗时10天,仍有近5000斤未能打捞上岸。由于这种鱼类具有较强的入侵能力,会对本土鱼类及生物多样性造成潜在损害,检察机关遂提起公益诉讼。

  这起案件,可谓是外来入侵物种经由非法放生进入自然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受非法贸易、非法放生等因素影响,我国已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了有效防治外来物种入侵,我国生物安全法和刚刚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均明确规定,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丢弃外来物种。刑法修正案(十一)也明确规定,非法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入侵物种,

  情节严重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以说,我国法律在防治外来入侵物种方面的态度是非常鲜明的。

  但从现实生活来看,一些人对于放生外来物种可能造成的危害并不知晓,对于非法放生的法律后果也不甚清楚,致使非法放生频频发生,给生态环境造成潜在威胁。在这种情况下,由检察机关依职权提起公益诉讼,不仅能对非法放生外来物种的行为产生更大的警示震慑效应,也能在更广范围内对公众起到法治宣传、警示教育作用。这起全国首例非法投放外来物种民事公益诉讼案的办理,即有力地佐证了这一点。

  公益诉讼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力制度安排。希望检察机关能够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公益诉讼的作用,引导公众科学放生、文明放生、合法放生,既避免放生演变成“杀生”,也有力阻断外来物种入侵的通路,织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网,从而更好地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 西康高铁全线20座隧道全部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加载更多